首页 >>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17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答案是肯定的。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从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接着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的决议。第二段“夫物。”,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突出中心。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不能沉着应对,面对一些物质的事物,也不能够地面对。所以我立志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格。而我也很庆幸读了这本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很有启发的书。
没错,就是它—《古文观止》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观止》读后感2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感觉自己的文学功底太过浅薄,学生时代专注于理科专业的应试教育,仅存的那点语文知识也随着时间的冲涮所剩无几,越来越难以应对所从事的文字工作。于是,我拿起孩子上学用的《古文观止》开始品读,每天沉浸于艰涩却饶有趣味的古文化海洋,似乎回到了学生时光。
“不合时宜”的骨气:
今天,读到宋元文苏轼几篇文章,篇篇精华,而其中最触动我灵魂的是《凌虚台记》。此文大体内容是叙述苏轼在中进士后任判官,为知府陈希亮属下。陈知府“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便心血来潮,修建了高出屋檐的高台,命名为“凌虚台”,要求苏轼作记,欲居功扬名。苏轼却并未趁机讨好上司,歌功颂德,反而对陈知府直面批评,他认为事物有成有毁,不应以兴建工程来向人炫耀而自足。
读完文章,我顿感热血沸腾。暂且不论苏轼文笔如何美妙,立意如何深刻,单就苏轼这种敢于对顶头上司直面批评的精神实在让我钦佩。这也许正是朝云对苏轼的“一肚子不合时宜”的现实解读吧。这种不合时宜是不随流俗,敢于正视问题,敢于坚持个人观点的文人骨气。
无独有偶,《古文观止》周文篇《晋献文子成室》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晋献文子主持修建的一座宫殿落成了,晋国各位大臣、贵族都出席落成典礼以示祝贺。参加典礼的人中有一位“张老”,他发表祝词:“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为,这宫殿真高大呀,真华美呀!大王您将在这里祭祀、奏乐,您也将在这里居丧哭灵,您还将在这里与祖先聚会(暗指死后的牌位也将被放在这里)。这位张老不知是搭错了哪根神经,竟然在国王宫殿落成大典上不奉上绵绵祝福,而是大放厥词。
抚今追昔,当下社会多少人对领导唯唯诺诺,不敢说半个不字,不论好坏,不加甄别,一律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唯恐不及,尽是作秀捧场官样文章,又能拿出多少掷地有声的宏文大论。文学呼唤苏轼一样的大师,文人呼唤苏轼那“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文骨。
“叫板经典”的胆气:
早在小学,就学过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将蔺相如维护国家尊严、识大体、明大义、不畏强暴的种种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的印象中,蔺相如成为了忠义、爱国、智慧、宽容的化身。蔺相如也成为了千古名臣的杰出代表。可是,明朝“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在《蔺相如完壁归赵论》中,读后感.却对此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认为蔺相如的所谓“智”“勇”,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纵横家的权谋机巧而已。
历史的是非曲直暂且不论。但对王世贞这种学古但不泥古、敢于否定经典的精神叫好。像这样的文学作品在《古文观止》里还有很多。如:苏洵的《管仲论》批判了一代名相管仲在临死前未能荐贤自代,以致在他死后齐国发生内乱。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否定“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指出孟尝君仅仅是个“鸡鸣狗盗之雄”,实在批得精巧,批得有力。
历史本身并非缠绕在我们现代人身上的一种枷锁,相反,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留存。但由于历史也是古代史学家撰写整理而成,所以即使是秉笔直书的史圣——司马迁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代入自己的情感在《史记》中。我们看了很多关于曹操的史书之后,可能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是善于猜忌、奸诈、狠毒、报复心强,殊不知曹操还有温情与宽容的一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对待历史,我们要独立思考,要有怀疑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
成语说“不破不立”。我们不能盲从,要从自身的独特眼光建立做起,用批判的精神来看待历史。古人已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学古而不泥古,我们只有像王士贞、苏洵、王安石那样,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敢于“否定经典”,不断在否定中否定,才能够吸收历史文化更多的“精气神”,从而让历史文化勃发出现代生机。
“家国担当”的血气: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也。《古文观止》收录了这两篇表文。
表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一种文书。自古以来,以《出师表》与《陈情表》最为后人称道。文以厚德载物,以实情动人。这两篇表之所以铭传后世,很大原因就是这个“情”字。所谓以词达意,以语传情,两篇文中的“情”都是由语言表现出来的。二者均为上奏陈情的表,语言都是极为恭敬恳切。前者反复劝勉少主继承其父刘备的遗志,近贤人远小人,兴复汉室。陈述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后者则是向君主申述不能应诏赴任,请求辞官养母的文章,情词恳切委婉。历史的钟声回响,脚步依旧。荡气回肠的同时,又有一些人们无法忘怀的东西。
中华万古,忠孝传家。忠和孝的观念,是中国人道德体系的两块基石。什么是忠?一般的理解是忠于国家,不出卖民族利益;什么是孝?一般的理解是孝顺双亲,不伤害父母感情。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忠和孝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忠是担当,孝是责任。这个担当,不仅仅是对国家的担当,还包括对理想的担当、对情感的担当、对工作担当、对操守的担当;这个责任,不仅仅是对父母的责任,还有对长辈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可见,忠孝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忠是孝的放大,孝是忠的浓缩。正是忠孝在肩的家国担当,造就了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忠孝情怀。这是祖先留下的优秀品质,已经深深镌刻进我们的魂魄。发扬光大忠孝品质,维护促进家国发展,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
写到这里,掩卷沉思。我不禁想起著名作家王跃文在为我散文集《红岭晨钟》作序时写到的话:能为文学者,其人须有文学之血与骨。作家既须有菩萨之悲,亦须有金刚之怒。拍案与愤怒、呼啸与呐喊都是作家的胆气。我想“腹有诗书气自华”所指也许正是如此吧。
周郑交质的故事——《古文观止》读后感3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周郑交质这一篇仍然是左传中的篇章。首先,国家档案中记载道:什么也没有!???没错,隐公三年项下三之三的记录是:夏四月辛卯,君氏卒。根本就没提郑国什么事。然而吊诡的是,左丘明老先生就堂而皇之地在传三之三里讲了这么个故事。
郑武公和郑庄公(就是我们上一篇里讲到的那个追杀弟弟钻地道会老娘的那个郑伯)都是东周的执政大臣,周平王指望着晋文侯、秦襄公、卫武公和郑武公这几位才成功地搞了搬迁活动,这几位自然觉得自己是功臣,怎么可能让别家兄弟来分一杯羹?于是周平王跟虢国国君西虢公眉来眼去的时候,郑庄公就跳起来跟周平王怼,平王当然耍赖皮,于是两家就各自拿亲生儿子交换人质,反正那时候王啊侯啊都挺能生的,有的是劫材拿来交换。但这些都没用,儿子可以再生,权力是不可能自己生的。这一年三月平王驾崩,郑庄公就按耐不住,四月就去抢周王家的麦子,秋天又去抢人家周天子家门口的谷子,两家就此结仇。
左传的评论部分主要是骂周平王,当着天子自己都没法用信和礼来约束诸侯,指望诸侯还把你当领导么?正经和正传就是这么多,走正常套路,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那我们的不一样的读书笔记该怎么写?就成了大问题了。今天我们就剑走偏锋,讲讲这一段故事背后隐藏着的历史。
首先,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本来就是周厉王的少子,所以也是姬家的人,当着自己家王朝的大臣不算,想方设法到东边搞土地开发,硬是从东虢和郐国那里弄出了十里之地建起了郑国。
平王东迁一路跑啊跑啊,就跑到了郑国的西边停下来了,建了洛阳城堡又住了几百年。这就是郑国和东周的地理位置。
然后说虢国,这一国牌子可老,是周文王弟弟家传下来的,所以是周平王家的老亲戚。位置在今三门峡市。在洛阳的西边不远。虽然是小国,但是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一点足迹。周郑交质的故事里虢国露了个小脸,另一个故事里就很惨了。那就是著名的唇亡齿寒,晋国跟虞国借道灭虢,回来的时候顺手把虞也给灭了。
然后说卫国,卫武公是卫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国君,主要也就是帮着平王搬家的功劳。位置在郑国的北边,跟洛阳还隔着郑国。祖上是周文王的九儿子康叔。今天的故事里没他的份,所以这里也就是顺便一提。
然后说秦国,秦国在平王东迁的时候可是出了血本,跟少数民族死磕,就贴着东周的西边落了脚,这时候还在老远的西边跟马背上的民族在练骑射呢。具体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大秦帝国这套书,保证你会被各种误导,但是秦国早期的历史还是大差不差的。
最后说晋国,晋国的历史比较有趣。重点说说。
晋国又是哪儿来的呢?晋国可是老牌诸侯,祖上一直可以上溯到周武王,周成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儿子,叔虞。
这里插播一条:叔虞建国也是有传奇故事的,话说周成王(就是有个大臣叫周公,吃一顿饭要吐三次,洗一次澡要裸奔三次,天下英才尽入其手还不肯放弃吐饭和裸奔的那个周公的领导)跟小弟弟叔虞不知道为什么在玩树叶,拿着一片桐树叶子跟小弟弟说:凭这个封你国。然后刚才还在吐饭裸奔的周公就进来一把把成王给按住了:您是天子,不作兴耍赖。周成王挣扎了一会最终没挣脱,就这么,叔虞就给封到了唐国,也就是后来的晋国,也就是唐朝的唐的来历。
话说晋文侯帮着平王搬家以后,他的国就在东周的北边,地盘老大了。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按说周平王怎么也该找他们家当职业经理人是吧?什么时候轮到地盘一点点大的老亲戚郑庄公来蹬鼻子上脸了呢?关键还是跟非常没出息的几百年前的另一个老亲戚西虢公眉来眼去的时候被抓了现场。这周平王是不是把北边这个强大的老亲戚晋文侯给忘了呀?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隐公三年是前720年,晋国这个时候已经在搞分裂了。晋国国君的叔叔曲沃桓叔跟住在翼城的侄子国君晋昭侯从前746年开始以三代人血与火的代价暗杀了5个国君绵延战火67年才解决了谁当老大的问题。前724年,桓叔的儿子庄伯派人暗杀了昭侯的儿子孝侯。读后感.大家可以看看今天的地图,曲沃和翼城都属于今天的临汾县,两地相距仅几十公里,庄伯打个喷嚏,孝侯就一脸唾沫星子,两家来来回回打群架太方便了。所以前720年的前后,晋国内部正乱成一锅粥,根本就没人有空出头来管国外的事情。
可怜的周平王从西边两京一路求爷爷告奶奶跑到东边洛阳住下,名义上还是天子,可是朝东一看,是屡行不轨的郑家父子,春秋小霸。朝北一看是晋家自相残杀的豺狼(后来三家分晋,也算马后炮地证明了晋国有杀领导取而代之的传统)。朝西一看还是算了吧,咱就是从那儿来的。朝南一看除了几根春葱一般细小的小国,就是南蛮子楚国。周平王心里这个绝望,恐怕今天的诸位是无法体会与理解的。
病急乱投医这种事情,没病可不要乱尝试。所以,四顾茫然彻底绝望的周平王去找比较老实的亲戚西虢公来帮他重振雄风,从地理和时间上,都是走投无路的选择,堪称病急乱投医了。
故事说到这里,我觉得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当年这段历史。应该已经可以平静地得出结论了。
郑庄公一代奸雄,也是时势所造。经历了西周末年的天下大乱,周平王一路狼狈逃窜到洛阳,以当时出力的几大诸侯分处洛阳周边拱卫王京,自然是谁拳头大谁有理。秦国还在西边和戎狄鏖战抢地盘,无力东顾;晋国自己家联排别墅之间打得鸡飞狗跳没法南来;其余小国又没这个实力。只剩下在洛阳小朝廷上站班的郑武公郑庄公父子,那还不趁机扮演一把曹操,岂不是太浪费了?所以郑国以十里之地不断吞并小国扩张成千乘之国,那可不是君子自强,而是实实在在的“狐假虎威”,挟天子以令诸侯!
郑庄公的台词是这样的:周桓王你看好了,你爷爷周平王就没能把我怎么样,你二叔王子狐到我家来做人质随便我欺负,你爷爷死了我把他放回去没多久就死了,现在你当周天子,我就把你口粮给抢了,你能怎么样?还不乖乖听话?
周平王以西周末年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而能东奔洛阳,无疑也是一代明君,起码是敢作敢为。但是,当时的情境,说实话,也就是个寄人篱下之实。他想要东山再起,显然必须再次借助忠诚的诸侯之力,也必然将面对强大到敢以下犯上的权臣诸侯的阻挠。从周郑交质这件事,我们可以推测,周平王和郑庄公之间,一定早就发生过严重的冲突了,最终还是以孱弱的东周天子认怂结束。君主无力,霸权凌驾,这一切只是历史的必然而已。
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礼崩乐坏,尽在此间矣。
左丘明老先生批评周王不能以信和礼来约束臣下诸侯,显然是有失偏颇了。以时势而言,哪里还有什么信和礼?周王朝从烽火戏诸侯开始就已经失信失礼,东迁洛阳之后更是连近卫军都丢得差不多了,连军队实力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王道?而诸侯也早就信奉了霸权主义,连楚国南蛮子都敢来问鼎的尺寸分量,面子都不给你周天子了,谁还把你当个啥呢?从郑国一代目二代目三代目开始,春秋战国的争霸赛也就正式开场了。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还去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礼和信,这话左小跟孔老聊聊也就算了,拿去跟郑庄公说,估计就得下黄泉;跟周平王说,估计能封太师,然后郑庄公来抢麦子的时候被喊出去犒劳郑师,看看有没有机会把人家的大兵忽悠回去。所以,左传里的评论,只好当牢骚,听听算了,不能拿来当作历史的评价。这样,才能树立客观公正的历史观。
之前我们说到的郑伯克段,是封建时代诸侯国内争夺主权,今天讲到的周郑交质,是诸侯与天子争夺话事权。短短的两篇文章,绕到背后一看,居然是时代大乱斗。
历史还是那段历史,古文还是那篇古文。
这个月我看了古文观止这本书,有着深奥的道理,使我甚至有点看不懂虽然有译文翻译但我只用书下的解释来破解原文,有时侯看一片需要20分钟那时我看得头都大了,真得想放弃了,但每当我灰心丧气的时侯,妈妈总会送我四个字: 聊胜于无 因此我坚持在看这本书。
古文观止这本书运用了许多文焉文,讲述了殷商时期和西周时期的历史故事.文中运用了许多 《论语》《老子》《孟子》《墨子》……来生动得描古代故事。其中叔向贺贫令我映像十分深刻,使我终身难忘,文章讲述了韩宣子家境十分贫困,叔向知道了他的心思,却向他祝贺这令韩宣子疑惑不解。叔向举了栾武子等人的例子。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凡事只要能传播美德,遵纪守法各诸侯也能归顺于你。
的确在生活中的贫穷并不代表你的品德贫穷,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有益处的也能交到许多朋友,俗话说得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果你很有钱但贪得无厌,违法乱纪,放利聚财,为所欲为,人家也不会理你,说不定还会讨厌你,不喜欢和你做朋友。我有一个叔叔,因为住在乡下,那个村很贫穷,盖得都是毛草房,每次下倾盆大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他们有乐观的心态,白天大伙都去干活了,干得满头大汉也不觉得累,因为有了付出也就有了回报, 由于多年的操劳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几个厚厚的老茧现在他们都改上了三层小楼。我被他们的行动感动了。
心灵美,才能创造家的幸福。
人生的百科全书 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后来,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
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
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答案是肯定的。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从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接着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的决议。第二段“夫物。”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突出中心。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不能沉着应对,面对一些物质的事物,也不能够地面对。所以我立志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格。而我也很庆幸读了这本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很有启发的书。
这个月我看了古文观止这本书,有着深奥的道理,使我甚至有点看不懂虽然有译文翻译但我只用书下的解释来破解原文,有时侯看一片需要20分钟那时我看得头都大了,真得想放弃了,但每当我灰心丧气的时侯,妈妈总会送我四个字: 聊胜于无 因此我坚持在看这本书。
古文观止这本书运用了许多文焉文,讲述了殷商时期和西周时期的历史故事。文中运用了许多 《论语》《老子》《孟子》《墨子》……来生动得描古代故事。其中叔向贺贫令我映像十分深刻,使我终身难忘,文章讲述了韩宣子家境十分贫困,叔向知道了他的心思,却向他祝贺这令韩宣子疑惑不解。叔向举了栾武子等人的例子。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凡事只要能传播美德,遵纪守法各诸侯也能归顺于你。
的确在生活中的贫穷并不代表你的品德贫穷,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有益处的也能交到许多朋友,俗话说得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果你很有钱但贪得无厌,违法乱纪,放利聚财,为所欲为,人家也不会理你,说不定还会讨厌你,不喜欢和你做朋友。我有一个叔叔,因为住在乡下,那个村很贫穷,盖得都是毛草房,每次下倾盆大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他们有乐观的心态,白天大伙都去干活了,干得满头大汉也不觉得累,因为有了付出也就有了回报, 由于多年的操劳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几个厚厚的老茧现在他们都改上了三层小楼。我被他们的行动感动了。 心灵美,才能创造家的幸福。
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后来,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
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
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
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与武昌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无独有偶,王勃的《腾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同成千古绝唱。但细品下来却是两种人生轨迹。王勃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传诵至今。且年少得志,14岁就被表为官。总觉得一个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随一些苦果。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与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贫苦,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已经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见潦倒之义,反而光华夺目,掷地有声,矍烁古今。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那种心胸,那种情怀令无数英雄浠嘘不已。对王勃所能说的只是可爱,而之于范老先生却是高山仰止。
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热播的电视剧(剧名我忘记了,只记得是陈宝国主演)之后,明朝一直被除数我认为是一个被奄割的时代。抛开外患不说,统治者的确是足够腐朽。能称上大帝的一个是洪武一个是永乐,但都残暴致极;碰到一个温柔型的,却是个玩主皇帝;玩主过气了,却来了一个不合作皇帝;就这么拖拉地过了几百年,终于迎来一个想励精图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夹得他在万岁山翘了辫子。然而在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下竟然不断出现一批铁骨铮铮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个。最初认识方老先生的时候不是他那写得纵横阖捭的《深虑论》,而是“诛十族”。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灭他十族的的朱棣凶杀成性、冷酷无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被老先生视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这么高的造诣。其实老先生的《深虑论》中也写道: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却偏又逆道而为。
老先生在表现出无限智慧的同时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小坑,极带可爱的迂腐。虽然老先生的迂腐掺杂着一抹血色,但我仍称之为可爱。少了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单凭那篇《深虑论》可能很难让人认识他,走近他,景仰他。读书读人,或使人警醒,或使人振奋,或使人高尚,或使人坚强,得失寸心知吧。
初读《古文观止》我被盗版的鱼鲁帝虎,搞得困惑不已。再加上今人阅读古文本身有些难度,我只走马观花浏览了一番,并无太深印象。后来在岳翁家藏书中见有一套正版,一时心血来潮,便腆颜求借,竟蒙老丈人慷慨相赠。窃喜之余也深为长者之殷殷而自身之噩噩而惭愧。
自此我常读《古文观止》。今天在这里我把读这本书的一些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或者是缘于浅学后生对于古人的过分膜拜心理读《古文观止》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我以为唐宋文章宜在清晨诵读。煦日临窗清风徐来读骆宾王的激昂李太白的飘逸读韩退之的跌宕开阖王安石的深刻独到。大师们的杰作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毕口舌生津唇齿留香。先秦文章宜在深夜默读。读郑伯的老到冯谖的远见读勾践的忍辱负重苏秦的巧舌如簧。常不觉夜已渐深万籁俱寂。此刻虽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意却也能思接千载神游八极飘然有超凡脱俗之感。文品即人品读文可知人“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千百年来人们对司马迁、司马相如的文采推崇备至对诸葛亮经天纬地的政治才能赞赏有加。读完《古文观止》让我对这些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千载而后的我辈读来司马长卿的《谏出猎疏》相比太史公的《孔子世家》、《管晏列传》到底多了御用文人哗众取宠的浮华少了据事实录、仗义执言的底气。而相比诸葛亮“功盖三分国”的政治成就更让我敬仰的是他在前后《出师表》中所体现出来的赤胆忠心。后人评论说读《出师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也读《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友也杜甫也有诗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想杜老夫子亦是在拿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自勉吧。卧龙已矣但其《出师表》中所体现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必将弦歌不断。在明文中有一篇文章《深虑论》作者方孝孺也是一位大忠诚。很多人知道方孝孺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而是因为被“诛十族”。
读读《深虑论》能让你了解到这位读书人为国家长治久安而殚精竭虑的思考与探索以及文字背后的那份对国家社稷的热爱。这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被时人谓之“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人为什么能从容面对“诛十族”的暴行虽九死而不易其节。“毁家纾国难”封建士大夫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人格在方孝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后世以方孝孺为迂者真该好好读读《深虑论》。言而有文行之方远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诵读的骈体文之一。骆文慷慨激昂气干云霄王文则行云流水水银泻地风格虽然迥异然皆文采斐然。其中的优美辞藻和韵律之美常常让我反复吟诵不忍释卷。“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者敢为“万世开太平”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扑面而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子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那种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喷薄而出。只不过同为“初唐四杰”的骆王二人也同样命运多舛骆一生失意兵败被杀而王勃也因溺水受惊而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滕王阁序》本为聚会上的应酬之作王勃临席赋文而倚马可待且千古流传真正是天纵其才但他二十几岁而历几沉几浮的人生经历和后来的英年早逝又让人陡生天妒英才之叹每次读两人文章感受他们无与伦比的才情之时也难免为他们的惨淡身世感慨系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李陵的《报苏武书》有说系后人托名伪作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描绘让人几欲落泪不忍卒读。如《报任安书》中的写狱中的屈辱“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写受腐刑后的心灵创伤“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苏武书》中写身处异域的悲凉“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起听之不觉泪下”写遭朝廷曲解的冤屈“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再有如《春夜晏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兰亭集序》、《严先生祠堂记》、《五人墓碑记》等等都是辞章优美的不朽文章很多名段名句脍炙人口得以千古传唱。学路漫漫上下求索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读懂更为古奥的先秦文章我先后通读了《东周列国志》、《白话左传》等一些相关书籍回过头来再看《古文观止》中的先秦文章又觉得理解更深一层。“学然后知不足”读《古文观止》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我费尽周折弄清文中一句话的句读的时候几百年前的三尺蒙童已能倒背如流了可见在古文学习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贤们的不朽文章观止矣而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
朋友小牛发来一片古文观止观后感,没时间细看,保存先,惊为天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
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
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与武昌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无独有偶,王勃的《腾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同成千古绝唱。但细品下来却是两种人生轨迹。王勃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传诵至今。且年少得志,14岁就被表为官。总觉得一个人太早的成功要伴随一些苦果。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与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是溺水身亡。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范仲淹青少年贫苦,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庆历新政改革的主持者。而他写《岳阳楼记》的时候已经被贬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正是人生失意的时候。然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见潦倒之义,反而光华夺目,掷地有声,矍烁古今。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那种心胸,那种情怀令无数英雄浠嘘不已。对王勃所能说的只是可爱,而之于范老先生却是高山仰止。
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和看了那部热播的电视剧(剧名我忘记了,只记得是陈宝国主演)之后,明朝一直被除数我认为是一个被奄割的时代。抛开外患不说,统治者的确是足够腐朽。能称上大帝的一个是洪武一个是永乐,但都残暴致极;碰到一个温柔型的,却是个玩主皇帝;玩主过气了,却来了一个不合作皇帝;就这么拖拉地过了几百年,终于迎来一个想励精图治的主,可是晚了,大清的铁骑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夹得他在万岁山翹了辫子。然而在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下竟然不断出现一批铁骨铮铮的文人,真是令人菲夷。方孝孺先生算其中一个。最初认识方老先生的时候不是他那写得纵横阖捭的《深虑论》,而是“诛十族”。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虽然灭他十族的的朱棣凶杀成性、冷酷无情,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被老先生视为知遇之君的建文帝未必有这么高的造诣。其实老先生的《深虑论》中也写道: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既然是天道,却偏又逆道而为。老先生在表现出无限智慧的同时又给自己挖了一个小坑,极带可爱的迂腐。虽然老先生的迂腐掺杂着一抹血色,但我仍称之为可爱。少了这份迂腐可能方孝孺也不再是方孝孺了,单凭那篇《深虑论》可能很难让人认识他,走近他,景仰他。
《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答案是肯定的。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从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接着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的决议。第二段“夫物。”,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突出中心。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不能沉着应对,面对一些物质的事物,也不能够地面对。所以我立志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格。而我也很庆幸读了这本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很有启发的书。
没错,就是它—《古文观止》。
余以三年光景,每日晨读,阅毕《古文观止》,虽非正业,却是入职学校以来最大收获,颇有些心得,请略陈陋见。
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古人为学入门读物,余在而立之年始读,为生平一大憾事,亦可见当代中国教育之偏颇。
就其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来源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取《左传》传承“春秋大义”的宗旨与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与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比较相符。苏东坡曾称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若就“文以载道”论,韩文公逆谏人主,纠治世风,力挽唐代崇佛之狂澜,足可当之;但若就文字论,韩氏文章似未达这等境界,东坡先生的评价多有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
古今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观止》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无疑是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笔尖所及,气贯长虹;余每每读罢,未尝不为之折服、为之太息。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这四篇奇文,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同,不必苛求。
《观止》一书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易察觉,而且不才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儒家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且以立德为本,因而不取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也有异议,故几乎不取魏晋一代的文章;编者是清代学者,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之争影响颇深,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观止》大缺憾;另外,清代外族入主,这是一件以“士”自居的清代学者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以上诸点,令“观止”黯然失色。
历朝历代之文,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阳明心学多偏锋,皆不足法,其余更不足论,其原因仍不得正解。个人以为,或许中华文明历经5000余年,至明代已垂垂老矣,国运不济,国势保守,文风英气不足,老态有余,全无汉唐气象。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文明自“经重于史”的时代起,即自南宋起,文明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能力就日渐衰退。从武术的角度讲,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血性渐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自宋始,愈演愈烈,直至近代不能复兴。可悲可叹!
燥热的盛夏,温上一壶香茗,捧读《古文观止》,茗香微动间,试看文坛众生,轻叩古人闲远之意境,自有那清凉一隅。一语观止,道尽了这本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国历代文言文散文典范之作的奇书,其见证中国古文学优秀作品之灿如星辰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翻读着一篇篇美文,也翻出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他们携着礼义仁智信忠孝勇和……信步向我们而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完美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就有了气吞山河,感人至深的《前后出师表》。从三顾毛庐,对刘备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进而心怀天下;白帝托孤,尽管幼主毫无治世之才,却并无半分取代之意;到因阿斗之掣肘,虽六出祁山亦无功而返,然为社稷计仍忠贞不改初心;上谏后主以情动人循循善诱,殚精竭虑以攻为守,为兴蜀汉步步为营……每每出师皆抱必死之心,身前身后一如心系朝堂,想先生文韬武略,智盖三国,倘不以小忠大义计,只受托于人便忠至死,此番忠义,可鉴日月!
归去来兮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里,他诗意纷呈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清新美丽﹑一派祥和的世外桃源。在黑暗腐败的东晋末朝,当能否为官一任从而造福百姓,可以施展政治抱负,只看你的家世背景时,我们这位可爱的只上任了81天便辞去官职的彭泽令,他选择遵从内心,从此闲云野鹤栖身田园,躬身耕作自得其乐。无论知己良朋,还是农人樵夫,都能成其座上宾﹑酒中客,那份随和亲民如他最钟爱的大自然般朴素珍贵。因了他的高尚情操,他所推崇的回归田园诗意人生,即使在千年以后,依然成为人们心中向往不已并孜孜以求的梦中乌托邦!
自古来高官厚禄本就难拒,若说真心请辞第一人,恐非李密所属,一章《陈情表》,字字泣诉,行行沛然。出生穷困﹑命途多舛﹑潦倒不堪,若以常理论,君主赐官怕是要感恩戴德了。偏是李密,三番五次以奉亲请辞,最后还写了感天动地的请辞奏章,连皇帝也对他无话可说,无咎可追,谁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怕只是未到情深处吧!当读到“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也”时,总能为其孝心潸然泪下,感动不已。他的再三辞诏,固也有为前朝守节之志,然言由心生,若无乌鸟反哺之孝心,又岂能作出如此感人之大作呢!
每次读《滕王阁序》,不管是其音律﹑对仗﹑辞藻,还是天文地理﹑人史典故,都能得到一份看大片的心情。只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能将你带回千年前那个流光溢彩﹑天人合一的午后,天才少年王勃,一身束装风度翩翩,临江而立借景抒怀。当他极目远眺,天高云淡秋水阑珊,渔舟唱出清寂断肠,雁群惊于江山夜寒,“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是这位因才遭嫉﹑屡受打击的天之骄子无可奈何又不屑同流合污的感时伤怀。然并非一味沉沦,当下笔锋又转“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无路请缨,有怀投笔”,华丽的词藻背后,深藏了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只是吟诵越畅快淋漓,失落越无处可托罢了。最终上天将王勃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他最美好的气宇轩昂的二十七岁,短暂的一生里他才华横溢却又壮志难酬。我们婉惜怀才不遇给了王子安颠沛流离挫折横生的境遇,又庆幸于郁郁难平的子安才给出了如此瑰丽壮阔的绝唱。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仍静静相望,穿越千年而不老,正如永远年轻的王勃,还有他留给后人的千古名作。
不觉翻篇到了北宋,《前赤壁赋》就这样牢牢占据了我的眼睛,苏子与客泛舟游过我的脑海。空灵飘渺的江面,载着那一叶扁舟,欢声笑语中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阴霾已然散尽。是啊,世间万物皆有变与不变之两面,若变就算是天地之大也无法更改,若不变,渺小如我亦能终我之初,那万物又有何可羡慕的呢?万物各有其主,若不是你该得的,一丝一毫也莫强求,只是造物主又何其慷慨,将无穷的清风明月让你我尽情享用,徜徉其间其乐更无穷。逆境磨难又怎样,坎坷多舛当如何,起起落落我自一笑置之。从此开荒置种,亲事农桑,与渔樵杂处,为醉人推骂,渐喜于不为人识;更欢于笋鲜鱼香,于清苦处悉心研制注定会流芳百世的东坡肉鱼;即使在他被贬到更远更荒凉之地,也总能苦中作乐去发现廉美的食材将之改造成美食,诸如荔枝、羊脊骨、牡蛎,并跟儿子逗乐“无令中朝士大夫告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天真烂漫状,令人捧腹!
如果说此中欢乐给了苏轼以豁达和乐观,屡遭逆境又让他始终保持着对诗画文艺的敏感明亮,所以名篇大作更迭而出,对客观事物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感悟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苏轼又是政绩卓著的好官,所到之处兴水利、减税负、开办慈善事业和公立医院,即使年老被贬惠州和海南,也绵绵致力于当地的水利教育民生,“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可见影响之深远。为官一任时必造福一方心系苍生,低谷窘境中粗鄙野菜亦能成就其有味的人间清欢,天大的事自有那碗东坡肉顶着,这样的东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堪称中国政治文人之典范!
再来看《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调做人更高调做事的范仲淹;《邹忌讽齐王纳谏》,玉树临风位高权重的邹忌,由小事领悟治国大道,以其有才有度之君子风范向齐王巧妙地进谏忠言,为齐国扬风正气,终助其繁荣昌盛;《师说》,桃李满天下的韩愈,仍不断学习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向学之人心中的一盏明灯;《陋室铭》,简陋的居室内,装满了刘禹锡的安贫乐道与洁身自好,何陋之有啊……通读全篇,当我费尽周章方解其一句,千年前的三尺蒙童已然是倒背如流;纵观全书,流芳百世的名篇里,历代伟人丈夫几尽跃然纸上。我钦配这些伟丈夫,多数皆遭过常人所不能承受之难,然虽万难,既定初心便矢志不改,终为后世万人留下经天纬地之大文章,气吞山河之大气象。艺术与苦难是一对好兄弟,他们比肩奔跑,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愈显其璀璨夺目,他们是不刺目之光芒,光照万丈;他们拥不张扬之力量,力透千古。
一部《古文观止》,浮光掠影般向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历代社会斑斓多姿的画卷,摊开一个个形形色色的故事,灵活丰满的人物,似乎每个人总能从中找到那个与自己相似却又飘渺的影子。相似于我们的本真如此一致,飘渺在身处这个巨大的名利场,那被不断激起的漩涡深藏着永无止境的欲望,并将不断吞噬迷失着芸芸众生。或许我们可以,学古人焚香试茶,听雨浅读,剪一段清明时光,撷一缕云淡风轻,放下纷繁困扰,找一找最初的自己。无论漫步无论独处,慢一些,再慢一些,生活本该如此。
从《左传》到《后汉书》,从李斯到张溥,文中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题目中的“观止”也看出了作者的用心。
韩愈的《原道》中说“《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可见古人所谓正心和诚意,都是为了要有所作为。现在那些修心养性的人,却想抛开天下国家,灭绝天性,做儿子的不把他的父亲当做父亲,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上当做君上,做百姓的不做他们该做的事。”
韩愈看待事物,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批判角度和价值观,他是一个很爱国,很有抱负的人。他对仁义、礼仪和伦理是很尊重的,他推崇《诗经》、《尚书》、《易经》和《春秋》。他认为只有用这些来教育自己和别人才是合适的。转身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人的内心都已将这些抛诸脑后了,忘记我们的本性。他们对道德、对伦理的认识,只是放在心里,而并没有将它作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我们对自己的祖国热爱,也表现在了这些忧国忧民的人身上。自古总是有很多的文人,为国家的设计建言献策。作为我们现在社会的人,也不能忘记这些被载入史册的故事、人物和道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分工有所不同,不可能让每个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能被重用,可是这不能成为你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理由。哪怕你只是空气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你也应该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再看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句定义了老师的作用,那就是教会孩子做人,传授知识,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在成为老师的过程中,我们要一直不断的学习。老师不一定什么知识都拥有,他也需要向有才能的人学习。这个有才能的人,他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是不确定的,只要这个人掌握了你不知道的知识就可以你的老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在生活中,最怕听见别人说,你是老师都不知道。凭什么做老师的就应该什么都知道呢?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只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和教育学生的领域有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并不是百科全书。师者,要知道活到老,学到老。
《古文观止》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先秦文、汉文、六朝文、唐文、宋文以及明文,其以散文为主。《古文观止》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每朝每代最富盛名的文章,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陈情表》、《出师表》、《滕王阁序》等。书中的每一篇古文都不算长,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反复思考,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爱国,百善孝为先,民贵君轻,寄情山水陶冶情操等等,都是《古文观止》篇篇文章中的真知灼见。刘禹锡的《陋室铭》写出了一种淡泊名利,志趣高洁的高尚品质,这让我们后人赞叹连连,也激励着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并不完全等于他金钱的多少,住处的好坏,而是由他的志趣和品德成就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渔人打鱼的时候偶然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里一片祥和宁静,富足的景象。桃花源里的百姓与世无争,不过问世间事事。桃花源里自由美好的生活,是作者是每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许是人们对现实生活有诸多不满才会更渴望桃花源真的存在吧,但这终是梦一场……
《古文观止》中还有很多流传千百年仍被人们所熟知的文章,它的思想深度,文学造诣都高,值得我们后人阅读,分析。《古文观止》中的文章都多少表达了作者的无奈,而这些无奈又何尝不在困扰着我们,经历了千百年人们的烦恼或者问题是亘古不变的,借助前人的经历和思考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消除我们的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阅读这本书,体会它的魅力,它所蕴含的价值是不菲的珍宝。
一、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二、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四、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五、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
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八、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我从十岁起开始接触史料,素来沉迷于过往的我对这些史书显得十分爱护。可上面记载的文言文我竟然一个字也看不懂。这种文字表达形式特别精炼,能够在短短数十个字中表达是我现代文体形式的一篇数百字的文章。我当时既对它怀着崇敬之心,又想着使用这种文字表达形式可以在做课堂练习时尽量地偷懒。于是,我下决心了解文言文。
可文言文比我想象中要凶恶地多。我上网一查发现文言文一字多义的情况有很多,与现代文学表达形式褒贬不一,意思大相径庭的也有很多。比如“爪牙”在古代是褒义词,在现代是贬义词。学习文言文,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呀,我想。
有一次我上网浏览资料,发现了《古文观止》于是我自掏腰包,把它买了下来。
《古文观止》是从郑庄公掘地见母开始,按朝代划分,将各朝各代的文言文部分片段摘录其中。我买的虽然有注释,但是文章也很难读懂,而它近乎现代汉语词典那样的厚度,把我着实吓了一跳。
过了没多久,我发现其中的文章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叙事,比如开始讲的郑庄公的事迹;第二类是借事歌颂人的美德;第三类是祭文,如明朝官员(我不记得名字了)为杨继盛所写的祭文。这些文章有些短小精悍,有些寓意深刻,有些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接触了许多我闻所未闻的文章。
反观现在,传统文化的缺失,使中国陷入了一个暂时的文化空虚阶段。许多人以“时代不同了”而将老东西全盘否定。更多的人对中华文化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而我以为,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五千年而不衰,定有它的可取之处。将其迂腐的弊端否决即可,何必全盘否定?文化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平。中国文化的损失,必须由我们拯救。
一个失去了其传统论的文明,只是一个空壳并无文明的实质。换句话来说,就是它已经"名存实亡"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文观止》:登岳阳阳楼记。
虽说还未到那淫雨霏霏的季节,可六月的阵雨仍是飘得让人心烦意乱。早成出门去上课也是走的匆忙,几日阴雨仍未晾干的衣物自然不在穿着考虑之内。出门后才发觉,这平日里不曾穿的衣裳那么胡乱一搭配到更是像奇装异服了。一路上先前下着雨,我便撑伞疾步快走,生怕迟到了,心思也很单一地复习昨日学过的公式以验证一道判断题。然而,正当我几乎要适应了这般潮气,天又渐阴,雨停了。我只得收起伞继续赶路。没有雨伞遮蔽我的脸,我这如此着装的怪人岂不要给人看了脸去?想着,眼睛也心虚地向路人看去,东瞄西瞟,时而看到同我一般年纪的学生们打扮地时尚,潮流,有些甚至前卫地像那长了翅膀想要飞向“成熟”的鸟儿,在少年之地留不得片刻,心生感叹:我同他们是一样的面孔啊,却注定入不了他们的眼;时而,我又看到一些和我同却似不同的人们,他们发型古怪,站在与我都一样的一片厚云霭下却还要用墨镜掩藏自己的眼神或心灵,鞋子的款式也是别出心裁,叫人难以捉摸他们到底是需要被关注还是不屑于世俗的眼光。
但最终我还是迎来“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眼神。我不过仅仅是在街上随意地浏览这个世界,却可以瞧见拐角走来那位手推婴儿车的女士眼中被我品尝了一分钟的鄙夷。与她的对视不过一秒,却有许多疑惑产生,我甚至对其中的部分还有了臆想。她或许是从头到脚打量了我一番才决定用嘲讽的眼神与紧蹙的眉宇表达她的厌恶之情?有可能是对我身上这件老皱的卫衣表示愤怒吧:天哪,这个女孩子居然穿成这样就出门了,也太随意了吧!也应该为她和自己都找个理由:她要照顾孩子,辛苦与烦恼写在脸上凑巧被我曲解了…….。无论怎么说,也无论在短短几十分钟路程里想的是否有个芥子劫那样多,我都应该在这种从古至今都每日异新唯独复杂不变的社会中,收藏好前人的箴言,悟得漫漫生存之道。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古文观止》:郑伯克段于鄢。
适才走到马路上又见一橘衣卫士环卫工人,并非不想夸奖他们为城市卫生的付出,实是这既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又如古语,都是老生常谈显腻味。我所见虽是偶然之事,却实为亲眼所见,联想翩翩,不吐不快:三叉路上,黄灯刚刚亮起,一条马路上的轿车难得全都规矩地停了下来,半是出于日益严苛的交规,半是出于修养地静待车前他人车水马龙。没成想一个黄色身影斜飞而出,险些与飞速而驰的私家车相撞。我们旁观的路人还慌神未定呢,皮肤黝黑的环卫工人便与摇下车窗的司机对骂了起来。固然我们应当赞美劳动者,但同样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之处,他们有的素质低下,甚至出口成脏,仅在形而下的环境作了保洁,却在形而上的城市形象上抹了黑。在《古文观止》中的注解中也有说道一条让我记忆尤为深刻,郑庄公之所以记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的失教。因此,有主人翁意识的我们更不会“子姑待之”,而是为了共同家园,而加入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队伍中来。打造一个文明又清洁的城市,大雨冲刷万具净化的躯体,营造和乐平睦的社会环境。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古文观止》:宋玉对楚王问。
初看这是极清高极有学问的一句话,但是以我这等年纪还尚不丰富的阅历来说此话又常常陷我于思维的矛盾困境中。我常常羡慕那三两好友作伴而放声大笑的朋友,担心自己是否孤僻可怜:也曾加入其中一探究竟,却不知其所欢为何物,使心中尽载迷惘与憎恶;并非没有想过是庸人故作姿态自娱罢了,也不敢妄自标榜高洁标签。因此与自己相处的妙,孤独也成了享受,偶尔沾赏风雅也是自得其乐。
银毫入池碎波纹,
蓑衣静立芦叶横。
谁道嫦娥匿冷月,
高出凝寒何人承。
只有在雨天才会有这么多的感慨与闲话了吧,怕的是这份思量就是连晴天里那个踏着球鞋到处蹦的自己也不会懂。
初读《古文观止》后,第一学到的便是遇事思考,就算“我们懂得许多道理也仍旧过不好这一生”,也无妨将“钝感力”称为木讷,把吃亏算作福气。如此,习文便不是浮于纸上而是用于生活,还原道理出自的本身,生活也似古人的悠哉豁达“乐天命复奚疑”地回归淳朴,此书不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