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年级作文除夕守岁

六年级作文除夕守岁(9篇)

篇1:除夕守岁精选作文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下面是关于除夕守岁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除夕守岁作文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除夕守岁作文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除夕守岁作文

  今天晚上是大年夜,是一个让人高兴的夜。因为晚上是一个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夜晚,所以我决定守岁。

  在爷爷奶奶家吃了年夜饭后,对了我给你们说说我吃的东西吧,什么烤鸡,烤鸭等等,反正是许多平时难得吃上的东西,哎呀,太多了!我也说不清。可说得上是山珍海味啊!回到家,我就开始守岁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春节联欢会》,里边表演的小品让我乐翻了天,什么马大姐外传,打工幼儿园等等,都让我开怀大笑一场。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马大姐外传》,说的是一个男的找对象,一会儿要马大姐说合,一会儿又要马大姐说散,弄得马大姐团团转,真是太好笑了。就这样,我吃着零食,同大人一起看着电视,随着节目慢慢度过着大年的夜晚。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半了,我那不争气的眼睛就开始打架了。妈妈笑着对我说:"不行就去睡吧!别硬撑着!",爸爸在一边直看着我乐,我本想再坚持一下,可是太困了,只好乖乖上床睡觉去了。

  这就是我的守岁之夜,他是我记忆中的幸福时光,我会永远记着它。

  除夕守岁作文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除夕夜人们通宵不眠,据说守岁而无倦意,是表示着来年的精力充沛。

  关于守岁的由来有一个说法相传中国在太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巨大怪兽,长得面目狰狞,头长触角,而且生性残暴,饥饿时从昆虫到人类,凡是生物一 概不拒,令人闻之丧胆。后来大家渐渐掌握年的出现时间,“年”只在冬天食物短缺时才爬上岸出来觅食,而且刚好每三百六十五天出现一次,总是在夜里才出来饱餐一顿,到清晨时,早就消失无踪了。因此,每到这天,大家就把这一夜看作是关口来过,称为“年关”,也就是现今的除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 好晚饭,再把鸡圈、牛栏全部关紧,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驱赶厄运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 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守岁的习惯。

  到午夜时晚辈向长辈拜年家长则在这时给小孩儿“压岁钱”,也有的家庭是正月初一早晨给压岁钱的。这个传统习惯至今未变。压岁钱实为“压祟钱”。祟,据说是曾经猖獗一时,残害儿童的鬼怪,传说八仙曾变了八枚铜钱来躲在孩子枕头下,吓退了万恶的祟。后来就形成了新年给孩子压祟钱,以祝福孩子平安的习俗。“祟”与“岁”谐音,“压祟钱”现在都通称“压岁钱”了。

  我认为过年表示辛苦一年后的松弛和安乐,除夕时,异乡的游子一定会赶回家团聚吃年夜饭,即使未能回家吃团圆饭的家人,也要替他摆一副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午夜拜年时,便可以拿到家人发的压岁钱,过年表示一家的团圆并一起享受团圆的天伦之乐。

篇2:除夕守岁

  除夕这天晚上,我们在奶奶家里守岁。

  吃过晚饭,放完烟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爷爷奶奶端来好多食物放在桌子上。我拍着饱饱的肚子问道:“爷爷奶奶,我们不是才刚吃过丰盛的晚饭吗?怎么还要吃东西呀?”奶奶笑着说:“今晚是除夕呀,我们得守岁哟!”听奶奶这么一说,我也猛然想起要守岁。“什么是守岁呀?”我问爸爸。爸爸说:“守岁,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 “哦,爸爸懂得可真多呀!”我调侃道。

  再看看桌上的东西,可真多呀!有苹果,大红枣、柿饼,年糕等,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很疑惑:“吃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讲究)吗?”“当然有了!”妈妈回答我,“吃苹果预示着平平安安,红枣预示着春来早,柿饼预示事事顺心,年糕预示着一年比一年长得高……”“原来如此,I see!”我嘀咕着。

  看来我对守岁一无所知呀!我正失望地想着,这时爸爸说道:“关于守岁的诗……” “我知道!我知道!”我高兴地喊道,“苏轼写了首诗,名字就叫《守岁》,我还会背呢: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真不错啊,奖赏妞妞个红包!”爷爷奶奶乐呵呵地各自从兜里拿出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都是百元大钞耶!我兴奋极了,脱口而出:“谢谢爷爷奶奶,祝你们在新一年里,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好!”妈妈拍手夸奖道:“发压岁钱也是守岁的节目之一呢!说到节目,春晚应该开始了吧!”我一看,可不是嘛,都八点了,我们边看春晚,边聊着,吃着,欢笑声,鞭炮声时时响起,好热闹啊!

  “咚——”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Happy New Year! ”妈妈抱起我,祝福我。“Oh,Happy Chinese New Year! ”我昏昏沉沉地说着,还一边打哈欠。“好了,你快去睡吧!”妈妈催促道。

  早晨,我被一阵阵鞭炮声吵醒了,年味可真浓啊!

  回想昨晚守岁的情景,可真有趣啊!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我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篇3:除夕守岁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怎么了?那还用说,除夕了!家家放鞭炮,好热闹!

  你瞧,小孩四处跑;你瞧,大人到处串门;你瞧,到处有说有笑。

  我与同伴们嬉戏,一会儿奔跑,一会儿开玩笑,我跑到这个人家,又跑到那个人家。只听见欢快地叫声,“乒乒乓乓”地巨响,只看见漂亮地烟花,开心地笑容。

  我正在这美丽的又热闹的时刻,与妹妹玩呢!妹妹追着我,我左躲右闪,不一会儿,就扭转形式,我追着妹妹这个小兔子跑,毫不费劲的追上了他。妹妹却趁我不注意是,一溜烟就跑了。“跑的比兔子还快。”我一边追一边假惺惺地说,妹妹听了,有点生气了,他可上了我的苦肉计,我像一只老虎逮到猎物了一样,扑上去抓住了妹妹,妹妹不停地拍打我的脸,我痛苦地说:“救命呀,我毁容了呀!”逗得妹妹哈哈大笑。

  除夕之夜快乐又热闹,明天是新年了,不知道会有什么好事呢!不管了,守岁去喽!

篇4:体验除夕守岁作文

大年三十,人们都要守岁,今年,我亲身体验了一次除夕守岁。

那天晚上,我们刚吃完年夜饭,妹妹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去放烟花,放完烟花已经是八点半了,现在干什么呢?大人们打扑克牌,我们就来玩游戏棋吧。十点半了,再过一个半小时,新的一年就要来了!这时,奶奶端来了枣、柿饼、杏仁、长生果、年糕,于是,我说道:“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妹妹也不甘示弱,说:“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年年长高。”奶奶也说。吃完东西,我又和妹妹提着小灯笼四处走,祝碰见的熟人有个吉祥年。此时此刻的我,十分激动,再过半小时我就十二岁了,旧的一年马上要过去了,新的一年马上要来临了!回到家里,我就和家人们一起,开始新年倒计时,20XX年12月30日23时59分55秒,56秒、57秒、58秒、59秒!20XX年正月初一0时0分0秒!时间好像在这一刹那间凝固了,我们都沉浸在这欢庆的情浓时刻!

朋友们,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做好自我准备吧!愿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叔叔阿姨的工作旺上加旺!

篇5:除夕守岁

今天是除夕,听说:除夕守岁,我今天也要守岁。

如果不干一些事情就很容易睡着?我想:怎样能让我不睡着?我为了这个问题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一想想出了两个,一个是现在就用的,一个是备用的。第一个办法是一个是放鞭炮,因为鞭炮发出的响声可以把睡意驱走,如果不想放了,我就读书,(是随着能让自己入迷的事情来判断的)因为我非常喜欢读书,书可以使我入迷,你们一定会问:我为什么喜欢书?我会说:从书中我们能学到我们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所以我非常喜欢书。

晚上我就照样子来实施我制定的计划,我先放大的鞭炮,就把我的睡意消了一半,我又放了几个大地花开,一点着就到处乱蹦而且身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然后我就放了一根彩纸带,只见一点着一个小东西就飞上了天空,然后砰的一声它就散在天空中,我还看爸爸放了一箱烟花,砰的一声巨响一个东西飞上了天空,大面积的向外扩散,形成一个圆圈。我不想放了,我就选了一本书拿到桌子上去看,我刚进书的海洋不旧就被几声巨响给吵了出来,我抬起头来看发生了什么事,妈妈看见我抬起头来了说:别看了,是爸爸在放鞭炮。我一听就又钻进了书的海洋,后来一声也没有了,等到天亮我问妈妈:今晚爸爸放了几包鞭炮?妈妈说:两包。我心想:我只听见了放一包鞭炮那里来的第二包呢 ?

这真是快乐的除夕守岁!

篇6: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往年的这时候,我哥还有我一定在下面放鞭炮,可是今年却没有,因为据说爆竹对空气的影响很不好。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都长大了,不在喜欢小时候的那些玩意了,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其实都懒得放,因为毕竟有了电脑这一类的东西,不在有了小时候老一代的那种很多个小伙伴凑在一起的那种感觉了。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又是一年年三十,真是开心啊。


篇7:除夕守岁的来历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以上便是传说中除夕守岁的来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篇8:除夕守岁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也就是除夕。我们一家坐在餐桌前吃着团圆饭。

这是一个特别的夜晚——实际上也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是我太兴奋罢了。

桌上摆满了美味家肴,有鱼啊、肉啊、虾啊------都是营养丰富的菜。看着这一桌子的菜,我突然有了一个主意——“守岁到天明。”爸妈听了之后,都表示不同意,“不用守岁到天明了,你以前不都很早就睡了吗!”但外公外婆却帮着我说:“孩子想嘛,就让她守岁吧!”妈妈打趣地说:“父母命难违,你要守就守吧!”

吃完了饭,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讨论这一年中的收获。等待着12点的到来。哎,多么漫长的5个小时啊!

大约10点左右,我们拿着烟花爆竹到阳台上去放,只见一缕缕银丝像梭子般射向天空,那闪电般的光辉划破了天空,雷鸣般的响声震撼了大地,朵朵闪光芒的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接着,那一颗颗魔术弹、大头弹、天女散花、降落弹都陆续飞上了天空,向大地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喊。

“噹——噹——噹------”悠扬的钟声响起,12点到了!顿时,家家户户都挂上了鞭炮,像是在迎接新年的到来。

天蒙蒙亮了,虽然守了一个晚上,但是精神仍很好,毕竟这是第一次守岁呀!我越来越激动,按捺不住情绪的高涨,我不禁跳了起来,边跳边喊:“我又长大一岁了!”

篇9:除夕守岁

“守岁”这一个词语我从小到大听过许多次,但从没有真正体会到“守岁”的含义。今年除夕,我决定亲身体验一下。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爸爸妈妈,没想到他们一致同意,还答应陪我一起守岁。

吃过年夜饭,在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我们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哟!魔术!真神奇呀,鱼能听指挥排队,还能从画上游进水里?还有,人能穿过镜子?能把64张小报纸复原?真是不可思议呀!还有相声、小品,嘿嘿,都是我最喜欢的。舞台上相声、小品演员们一个个滑稽搞笑的动作,一句句诙谐幽默的话语,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5个小时过去了,在最后一支歌曲结束的同时,春节联欢晚会也结束了。爸爸马上站起来说:“不行了,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睡吧!”妈妈也说:“天亮了还要去拜年呢,还是睡吧!”我坐在沙发上,睁大眼睛说:“不行,我今天一定要完成‘守岁’!”爸爸妈妈打着哈欠说:“那就随便你吧,我们先睡了。”

虽然我努力地睁着眼睛,但是我的上下眼皮早就开始打架了,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行,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便看起了电视剧。我看到电视里的小朋友过年拿到了很多压岁钱,于是在想:我今年能拿到多少呢?没想到一转身,看到妈妈拿了一个特大的红包给我,我抱着红包“哈哈哈哈“地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听到妈妈在叫我:“心心,干什么呢?快起床!”我睁开眼睛一看:“啊?我怎么在床上啊?”爸爸笑着对我说:“你呀,昨天看看电视就睡着了,是我把你抱上床的。”我撅着嘴说:“那我‘守岁’又没有成功呀!”妈妈笑着说:“没关系,明年继续。”

我看着镜子里自己的“熊猫眼”,大声宣布着:“我明年一定要‘守岁’成功!”爸爸妈妈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