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步履不停八百字作文

步履不停八百字作文(5篇)

篇1:小说《步履不停》读书笔记参考

  午后阳光和煦温暖,坐在图书馆窗边的我静静的合上了《步履不停》。早已看过这个电影,也曾经被它感动过。而如今看完是枝裕和写的书,又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心情。

  书中写到了有电影中没有的回忆,叙事依旧是淡淡的。透过那些平淡的语言,在那些琐碎的家庭生活中一家人的情感也生动的体现了出来。就是在这些琐碎的生活中,时光悄悄的流逝,不留痕迹的改变了很多东西的样貌,即使看到的百日红依旧那么鲜艳。如今感觉到父母的老去,那种无力改变的挫败感无法抑制。

  就是在这个寒假前夕,我照常父亲打电话让他去车站接我,他一口答应了。临近回家那天,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只说让我下火车后来二院一趟,父亲生病了。我心里无比忐忑,不知道到底是情况。终于到了医院,病房在住院区十二楼,一群人在电梯门口围着,有的手里提着饭,有的拿着CT片子。医院的走廊燥热散发着消毒水的味道,可能是晚上陪护睡不好,一些人的脸色暗黄眼神也有些许呆滞麻木了。我拖着大包小箱的行李站在人群中间有些醒目,但脸上的神情已经和他们一样了。我是一个特别害怕进医院的人,一种说不出缘由的惧怕。

  电梯上鲜红的数字缓慢的变化着,从来没有等过这么长时间的的电梯。时间仿佛漫长地过了一个世纪,终于到十二楼。我走到病房外面,透过门中的玻璃看见父亲在床上躺着睡觉,妈妈在一旁忙碌。推门进去,我问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前几天父亲在工作中突然感到不适,到医院后需要手术,没什么大事。虽然母亲嘴上说的轻松,但我看到她疲惫的脸还有床上躺着的父亲,心里沉重的像压了千斤的石头。

  印象中的父亲总是生龙活虎,在外独当一面,在家像是个不可一世的君主。心里一直对这样的父亲嗤之以鼻,也时常奋起反抗和他吵架顶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变的脾气和顺,有什么事也开始和我商量。时间就这样改变一个人,我忽略了他头上渐渐密集的白发,忽略了他日渐消减的脾气,忽略了他日渐不支的身体,不停地往前走。

  我们总是忽略那些平淡生活中的琐事,嫌弃父母的行为对产生烦扰。随口应承父母的许多诺言,没有实现几个。而他们或许已经等不及了,让我们此后再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了。人生总有一点来不及,产生许多无法挽回的悔恨,从此有些遗憾便只能埋藏在自己心底。《步履不停》中良多没有让母亲坐上他的车,没有和父亲一起去看足球,关于黑山姬的话题也无人谈起。

  电影中的结尾是良多带着家人在母亲忌日那天去扫墓,恍然如母亲那天和他一起去给死去的哥哥扫墓一样,而后良多一家人扫完墓便离去,背影渐行渐远,脚下的脚步不会停歇。这样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尾,让我潸然泪下。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是我们舍得的,还是不得的,都将离我们远去,而我们也会继续前进步履不停。

  行行复行行,失去的没有必要在原地介怀了,继续前进珍惜身边的美好吧!

篇2:思考不止,步履不停——《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思考不止,步履不停——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心得体会:

我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一本拖延了很久,尝试过几次但最终没能坚持读完的书。一直好奇却又难以真正的起步阅读的一本书。面对各种生涩的哲学词汇带来的昏昏欲睡,直接投奔软床的怀抱。

现在,终于在一次逻辑而又系统的哲学了解中开始了起步……

《苏菲的世界》就是用一个故事穿透了西方的哲学史。厉害的就是贾德用了嵌套的手法,构建了三重世界。可以说是用“上帝”视角来对生命进行一次随着时代变迁的反思。以至于到最后合上书本的时候你依然会怀疑我们自身是否真实的存在。

手里拿着柏拉图的《理想国》对比了乔斯塔贾德《苏菲的世界》,才能意识到能写出苏菲的世界需要多么宏大的哲学体系构架、还需要能把抽象概念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伴随着一个空间层次的故事构架。这些能力缺一不可。

个人觉得《苏菲的世界》不单单知识对于哲学的思考,而是对整个人类认知方式的一种阐述。从哲学诞生之际对于自然万物的研究;到古典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将视野从对于自然的研究拉回了对于人性本生的探索和理性思考;其中还穿插了基督信仰的诞生与哲学文化的融合、碰撞;到贯穿整个中世纪以“神”权为主导的黑暗时代,以至于在被黑暗时代压抑了许久的到人性本性爆发的“文艺复兴”开始了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的文化运动,哥白尼、伽利略推翻了人类自以为是的“地心说”,将人与神剥离开来,莎士比亚、达芬奇的出现让人类沉淀出来的艺术得到绽放;接着时间长轴就到达了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真实性,拉开了现代哲学的帷幕;黑格尔与康德对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融合;之后就来到了我们最为属于立足于我们思想认知根本的马克思的行动哲学,上层建筑又生产模式决定和对于资本主义的否定和社会主义的认可;达尔文对于人是上帝创造的否定。又有佛洛依德对我的潜意识的一种探考,才知道我们人不是真的就是自己身体的主人。“自我”“本我”“超我”的已经梦的解析。然后就到了对于宇宙探索……文化不止,苏菲的世界的故事就还会如此继续。


于是自己开始联想到如果把认知世界分为三个方面,那么就是宗教、哲学、科学。其实对应起来的就是认知范畴里面的未知、想知和已知。也对应起来了这哲学对于个人的意义就在与“想知”,知道自己的无知。需要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未知的领域、拓展已知的领域。并且不断的对自己认为“已知”的世界进行检省。

哲学史其实主要是分成三个部分的:一个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哲学。二是笛卡尔、黑格尔、康德为代表的现在哲学。第三就是处在我们熟悉的认知范围内的马克思的行动哲学。

一、古典哲学

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是开辟了哲学的源泉呢?因为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我个人理解为就是对于未知的一种思考,思考世界的构成,因为那是的科技没有显微镜、天文望远镜之类的技术手段,协助人们去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所以哲学就是、填补了人类已知范围之外的空白。

而苏格拉底就是这样,把人类对于自然的思考拉回人类的本身。这些思考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都有体现。他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激发人类的思考和对于“满足”的愚蠢。他相信每个人心中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挖掘这种真理需要不断的通过理性的思考。他用理性的思辩不断的帮助每个人发觉到内心的智慧。不断而提出问题检省自我。

而柏拉图的“理型论”就是对于先有鸡还是先有鸡的概念的一种思考。柏拉图认为这世界存在一个理性的概念,而这种概念就是“存在”的模型。所有事务会根据这种模型被创造出来。套用书里说的话,为什么厨师能够做出一模一样的姜饼人,而且无论这个姜饼人是缺少胳膊,还是一挑腿短一点。我们依然知道那个就是姜饼人。因为我们内心本身就存在这样的一个概念。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型论。

而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现有概念在有存在的理论。他认为是现有了鸡,人们心中才会多了对于鸡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理论认知来自于他对于实践的探索。他不仅仅是哲学家,还是逻辑学、自然分类、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的开创者。

故事的主人翁,带着这样问题,进一步的开始思考。

二、现在哲学

拉开现在哲学帷幕而就是那句“我思故我在”的主人公,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希腊古典哲学到笛卡尔拉开现在哲学的这段时间里,在欧亚地区有闪族文化演化而来的以色列产生的犹太文化与基督教,这些信仰与古希腊哲学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接着而来的就是被称作“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一直都是以神“权”为主导意识的。之后的文艺复兴,让人性得到一次释放的机会,艺术家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人性的光环和对于有神权专项人权的认知恢复。而笛卡尔就是再这样的时代里,在先人的哲学体系都无法满足当下的哲学需求时,开创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说明一件事情真实性的存在原因,就是来自这个人本身的怀疑,正式这个思考的“我”要比所有看见、听到、闻到的事物更加真实。这就是“我思故我在”的来由。

英格兰的经验注意哲学家休姆又对于笛卡尔的观点存在不同见解。他认为人的言行和存在不是理性存在的,而是感性决定的。我们有时对于世界和外在而看法和行为并非出于理性,而是感性的结果。

而康德就是把这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碰撞结合起来。故事里的哲学老师形容,就像是一个人挑选了绿色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一样。你所看到的,认知到的世界,就是绿色的。单你不能说这个世界就是绿色的。而这个绿色的眼睛就是理性的偏好,理性中的这些偏好就会影响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

黑格尔更是他的哲学思想带到了这个世界,那就是“世界精神”,一条河流是不断变化的,他流到哪里都是河。不会因为流到一个特定的地点才能叫做“真实”的河。这条河就是理性的历史。我们的思想方式就像这条河流样,潮起潮落,曲折蜿蜒,我们没有办法判定任何思想在某一出判断就是对的,流到下一处可能就不是完全正确的。而这条河就是“世界精神”。

三、行动哲学

到黑格尔为止,可能哲学理论体系就告一段落了。之后哲学就有了新的方向,就是具有行动意义和改变意图。在这个历史就是一位重量级而哲学家的思想,那就是对中国影响巨大的马克思。

在我们当今社会中,一定对“上层建筑”不陌生。上层建筑就像是一个希腊神庙的模型。这样的一个模型你第一眼看见的一定就是美妙优雅的屋顶。这个屋顶就叫做“上层建筑”。它的下面又三个台阶组成,分别是“生产工具”“生产条件”和“生产关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这种生产模式决定的。

“生产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是这个社会的根本,也是这个社会的整体文化与性质,就像以前游牧民族和农耕社会的文化差异一样。“生产工具”即使利用“生产条件”的机器、设备、工具。而这种“生产工具”的所有权的归属,就产生了“生产关系”。有了“生产关系”就又了“生产模式”决定了社会阶级。“资本主义”最终一定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生产关系里。而我们现在生活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政策“各尽其才”,使得劳动成果和劳工之间的疏离感消失,改善资本主义社会里面的不人道,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团结。

本书的故事精彩就不做剧透了。在此时故事性的转折,让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我们本身是否现实的问题,而这种思考就是本书在通识的哲学教育之后最想赐予他“女儿”的礼物吧。

书本的最后介绍了,达尔文和佛罗伊德。让我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就是人类史上的三个耳光,拍在无知和自以为是的人类脸上。第一就是哥白尼否定的“地心说”把我们从宇宙中心的无知中唤醒,激发了对未知宇宙的思考与探索。第二就是达尔文,把人类由优秀的神创意识就拉回到了和黑猩猩都有起跑线上,人类只是大自然里,基因突变的产物而已。其三就是佛罗伊德对于“潜意识”的心灵探究,把人类变成了其实由潜意识操控的无知范畴里,在面对汪洋大海般的潜意识,我们的思维意识只占到一小部分而已。“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交错,构成了复杂的意识系统。

这世界还存在很多的未知和超自然现象。有些人去思考、有些人去探索、有些人回归自我享受生活、有些人归隐山林祈求得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有些人借助于信仰来填补内心那块认知的空白。哲学史就像是人类的认知历史一样,不断的成长变化。我们很难以现在的角度去思考一件事情的对错,如果非要探讨一个所以然,那么一定要去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这个问题和答案产生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是否得到了呼应。答案往往带来的没有问题重要,因为正是未知带来的思考与探索行为,让我们不断前行,哲学就像是未知与已知之间而灰色地带,但正式这里的思维和行为带来了社会的基础和框架。

哲学与我们本身的意义就在于,面对这种没有答案的思考时,你还愿意前往探究么《苏菲的世界》会是我个人认知、理解、行动的指导书。思考不止,步履不停。作者:香樟梧桐

篇3:我步履不停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

  题记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我对看书并不感兴趣。放假时有时也只看一些小人书或者漫画之类的书籍。至于名著,孩童时的我可以说是知之甚少。

  一天,父亲看不下去了,只要从书柜中拿了几本中外名著递给我,说:"孩子,这些书更有意思。"说完,便摸了摸我的头。年仅七岁了,我就这样糊里糊涂了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几本书。

  翻开《西游记》,大闹天宫的情节令我难以让我忘怀。虽说在电视上也看过,但总觉得书中刻画的更为生动。看完这一节后,我的内心还依旧无法平静。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这一画面,在我脑海中清晰地重现着。就连晚上睡觉,我还梦见孙悟空和我一起在翻筋斗云,杀妖怪

  看完《西游记》后,我又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二本《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中,我要领略到了曹操的奸雄之智,刘备的兴汉之谋,孔明的鞠躬尽瘁,还有刘禅的乐不思蜀

  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父亲是知识渊博的。父亲经常看书,他说,曹操不是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是一个小人。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诗人,也是一位永远值得争论的人物。

  父亲也与我看过《水浒传》,印象还很深刻。父亲一字一句地给我讲解,他有时讲的自己会发笑,我也会笑;会惋惜,我也会悲伤;会沉思,我也会跟着思考仿佛文字也是他的一位知音。

  之后,我就爱上了看名著。记住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即使身处困境,依旧坚强;《鲁滨逊漂流记》里的鲁滨逊不畏艰险,被遗落荒岛,仍凭着坚定的信念活了下来。

  如今,我与书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忙碌的初三学习之余,我常常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沐浴在书的灵光中,修心养性,增知致雅。让我的心灵在得到寄托的同时,也得到重塑!我爱看书,行走在这条路上,我将步履不停!

篇4:生命不止,步履不停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漫漫人生路,唯有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方能纯真善良。生命不止,步履不停。

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少年时渴望挣脱牢笼,寻求自由,无心禁锢在无趣的教室里,抑或气氛阴沉的家里。如枝头青青的橘,酸涩,稚嫩。没有一个路人会垂涎一只青橘。如今获得自由身,又被新的烦扰缠身,可最后会有几只青橘泛着黄灿灿的色彩呢?

十几岁的时候觉得绝大多数大人都很酷。也像不甘平凡,要成为很酷的人。模仿似乎也是人类的天性,周围胆子大的同学开始抽烟,喝酒,浓妆艳抹,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用虚无的外表来粉饰自己的无所适从。二十几岁了,就发现身边没有一个大人的举止穿着会如此,更无需谈滑稽的发型。他们都一个模样:面无表情,行色匆匆。

职场上,一些人乐于对领导献几句口不对心的话,赢得了领导的赞赏,有人开始重操旧业,模仿起来;朋友圈里一些人晒出高昂价格的物品照片,有人模仿起来;同学聚会里一些人模样变了,鼻子变得更高挺,眼睛也更加迷人了,也有人模仿起来。。。。。。。渐渐地,在世俗里沦为“四不像”。青橘掉落枝头,虽摒弃了酸涩的滋味,但会化为尘埃,永远不知道在秋天里,自己会有怎样的香甜了。

也有人天生就不是一个模仿家。他们即使行色匆匆,为生活疲于奔命,也始终面带微笑,精神抖擞。会有低谷,会有失落,却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把情绪都揉进柴米油盐之内,把浮躁都溶于山川美景之中,知进退而不懦弱,知世故而不世故,用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把自身脉络修炼得更加强劲,用满腔的热情把生命凝练成秋日枝头最绚丽的色彩。圆润饱满,光滑可人。

愿我们历尽磨难仍能领略世间繁华。生命不止,步履不停。

篇5:每个人都曾是良多——《步履不停》观后感

刚开始看时,只是觉得这是一部过于平淡的电影。影片在一种舒缓的节奏中开始,女儿千奈美帮助妈妈做饭,头发已然花白的父亲龚平拄着拐杖独自外出散步。这样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场景在这部作品中上演。然而随着情节的推移,我们逐渐会发现,原来每个看似普通的场景下都蕴含着沉淀下来的故事。

大儿子隼平因救溺水少年丧命,二儿子良多娶了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由香里。继承了父业的隼平已经不在,而难得来一趟的良多似乎也遭到父亲的冷落。是枝裕和并未将这些背景在电影开场便交代明晰,而是通过母亲和女儿的对话、父母对待良多一家的态度等日常生活片段向我们娓娓道来。

同很多日本导演一样,是枝裕和注重观察人性,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人文主义特征。而我最欣赏的就是,他总是有一种魅力,能够让内心充斥嘈杂的人抛却杂念,静下心来去跟随他的镜头体味平凡人身上的独特。他所设置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人的每一个眼神,都是那么生活,却又是那么别有用心。

细节作为最小的叙事单位,在是枝裕和的影片中起着推进情节和让观众产生强烈情感影响的作用。影片中的一些细节镜头的处理堪称经典。良多小心翼翼地粘好的那张作文纸,并排放在一起的三支牙刷,母亲敏子炸多了的玉米天妇罗,甚至是桌子上透明水杯中的一支梅花,正是这些极富生活化的场景,使得整部电影给人一种值得反复回味的真实感。正如是枝裕和所言:“影片除了细枝末节别无他物,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即是生活。”

整部影片看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竟然是良多的父亲恭平。作为一名开业医生,他为这个职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他也一直牵挂着诊所的事务,并始终希望能够有人继承自己的事业。而作为一个父亲,他显然是不幸的。继承了父业的大儿子却在15年前意外去世,二儿子良多心里有的始终是绘画修复工作。强烈的落空感让这个老人少言寡语,即使说话也常带嘲讽意味。

影片中的一个场景让我差点为这个老人落泪:他当了一辈子医生,看着邻居老太被推上救护车,即使非常想尽己所能助一臂之力,最后却因救护人员的一句“退后一点”而怏怏离开。这一刻,他想必应该是极失落的吧,那似乎意味着他从此再也没有机会进行他所钟爱的事业。而送别场景更是让我看到了这个寡言父亲背后对儿子如山的爱。在原地目送完儿子一家离开后,一直默不作声的父亲只是说一句:“他们新年会来的。”这句话里包含了太多感情,有期盼,有安慰,更多的是坚定。

导演是枝裕和说:“我想要写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故事……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 但却很有趣的故事。因为大家人生当中并不会常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却很有趣不是吗?这次的电影,我想要描写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欢笑和残酷。”

“我们再没提到那个相扑选手。

三年后,爸爸走了,我没能和他一起去看过足球赛。

妈妈和爸爸一直斗嘴,直到他死去。但没多久,她也跟着走了,我从没开车载过她。”

这是留在良多生命里永久的遗憾甚至伤痛,也会是每一个失去至亲的人的伤痛。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

我们每个人都曾是良多,都曾经历过这样一段叛逆时期。我们试图反抗父母为我们规划好的道路,也曾因为几件小事和父母产生隔隙。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年华增长,一些误会终会被逐渐成熟的我们所理解。

是的,我想这才是是枝裕导演和想通过电影传达给我们的:真实的生活平淡但绝不寡淡,不要因为种种理由而对最弥足珍贵的亲情留有遗憾,哪怕和父亲一起看场球赛,哪怕开车带母亲看看风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切才是最让人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