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旗谱》读后感500字
《红旗谱》读后感500字(6篇)
在教室里无意间看见了黑板上方天天与我们一起上课的国旗。
想起了《红旗谱》。
想起了那里面无法无天的恶霸冯兰池。
想起了那斗争的小虎子朱老忠。
想起了那一辈一辈的农民、知识分子,为了“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拼上了命也要斗争的故事。
毫无预兆地,一丝淡淡的愁漫上心头。
又一次看到那本书,轻轻掀开封面,慢慢回忆这故事,渐渐想,激动如同火山爆发,“轰”地一声点燃了心头的火,看着书中白底黑字,耳边不仅仅是自己的心脏吸收血液的声音,仿佛还有那些人物的说话声。
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看到了那一个个奋斗的人们。
唇角弯出了一个弧度,我感觉得到。
我感觉得到,我想笑。
眼眶却又红了,眼角漫上一丝水意,我感觉得到。
我感觉得到,我想为他们,为那些死去的却活下的,活下的在文案中让人永远必须要记住的人们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那一代一代啊。
叹息从左心房蔓延,渐渐从心中扩散到身体。
想着想着,书页从右手脱落,一下子翻到了最后一页。
“这句话预示:在冀中平原上,将要掀起波澜壮阔的风暴啊!”
就是这个不是结局的结局,让我年年想想念叨了好长时间。
思绪被外面倏地鸟叫声拉回。
不禁要感叹,那时候人们的坚韧。
想起了现在,又对比着从前。
觉得那时候的人们,真的不容易。
想问问那时候,法律起什么用?
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
是那时候的斗争,换来了现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同样是孩子,想起了儿时的大贵二贵,想起了运涛严萍。
想起了同样该在和平天空下享受童年,享受快乐的孩子。
却又悲伤了。
又想起那些抗击的胜利,却又是想笑。
心里默默想着,以后当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一定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去拼,用智慧去拼,坚韧地拼。
那是一种精神。
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精神。
又想起了那喜欢说“出水才见两腿泥”的朱老忠。
合上书,又看到了那庄严的三个大字,红旗谱。
又是一种轻轻的愁与淡淡的喜……
这个星期四,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作家梁斌的革命事迹,课余时间我又上网查了有关梁斌的历史资料。我才知道梁斌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作家,他写过《播火记》、《烽烟图》和《红旗谱》等长篇小说。其中《红旗谱》这本书,被现代中国文学界说成是“中国农民觉醒与奋斗的壮丽史诗”,是“我国21世纪的经典作品之一。”在《红旗谱》中,每个人物都被写得活灵活现的,而书中的朱老忠简直就是中国革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仇恨日本鬼子和反动派,尽心尽力地为农民服务,最后为国捐躯。
梁斌的《红旗谱》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梁斌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并和家乡的农民一起参加革命斗争,他写的事都是他自己经历过的事,所以他能把事情和人物,写得逼真、逼真的。因此,我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写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这就是我的一点感想。 作者: 谢丹林
这个星期四,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作家梁斌的革命事迹,课余时间我又上网查了有关梁斌的历史资料。我才知道梁斌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作家,他写过《播火记》、《烽烟图》和《红旗谱》等长篇小说。
其中《红旗谱》这本书,被现代中国文学界说成是“中国农民觉醒与奋斗的壮丽史诗”,是“我国21世纪的经典作品之一。”在《红旗谱》中,每个人物都被写得活灵活现的,而书中的朱老忠简直就是中国革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仇恨日本鬼子和反动派,尽心尽力地为农民服务,最后为国捐躯。
梁斌的《红旗谱》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梁斌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并和家乡的农民一起参加革命斗争,他写的事都是他自己经历过的事,所以他能把事情和人物,写得逼真、逼真的。因此,我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写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这就是我的一点感想。
这篇《红旗谱》是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斗争,结果家破人亡;朱老明三告冯老兰,以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严志和则是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从父兄辈的惨痛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运涛、江涛、大贵等青年农民是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们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
朱老忠有句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泥。”这可以说是他韧性性格的一个凝结点,也是他不同于一般农民英雄形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出水才见两腿泥”有两方面含义,其中除了蕴有韧性精神之外,还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小说在表现朱老忠韧性的同时,还表现了他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这种侠义心肠在朱老忠身上表现为:讲义气、重团结、救危扶困、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
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
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
再说说春兰和严萍这两个女主角吧。春兰这个农村女孩,性格开朗、泼辣、热情,热爱劳动,要求进步。运涛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也受到了影响,尽管挨了父亲一顿毒打,她始终钟情于运涛,对革命的信心毫不动遥春兰与运涛的相爱,在当时的农村社会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甘愿冒着父亲的毒打,顶住村民的指手画脚妄加非议,向封建世俗礼教发起了挑战。尽管她的生活周围是黑暗的、碰壁的,但她始终是进步的、幸福的。春兰不仅在恋爱上追求自由,思想上更是如此。为了宣传工作,她把“革命”两字用白色的丝线绣到怀襟上,表示她一心向往革命,不怕困难;又表示她迎“新”返“旧”。正当药王大会上,她把这件新做的褂子穿出去,这一下可把整个大庙哄起来,收到了强烈的宣传效果。可见她是多么的天真聪明,又是多么的敢于反抗旧社会。严萍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小姐,刚开始思想上没有春兰进步。但在江涛的带动下,她一步一步走向革命,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捕的危险,和江涛一起散布标语、发放传单。二师学-潮中,江涛他们被困,她又积极组织救济会,给二师同学们送粮。正是由于她,二师同学们在最危急的时刻吃到了“天上掉下来的烧饼”。当人们细细咀嚼这救命的烧饼时,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足智多谋、勇敢无畏、谨慎细心的革命女青年。
让人忍俊不禁的要数老驴头和老套子了。他们是一些典型的小门小户。老驴头这种人性格狭隘、孤僻,有着浓厚的封建礼教观念。他不多与别人往来也不愿求人,这是小农经济下的产物。运涛和春兰的事发生后,他狠狠地打了春兰一顿,并在通往运涛家的小路上挖了三道壕,压上枣棘针,断绝了行人,谁在那里一过他就张开嘴大骂。这表现了他的蛮横无理、封建迂腐。但是他也有一定的自尊心,过分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也要反抗。比如李德才替冯老兰去说春兰的事,开始他还以为是说笑话,听明白不是说笑话以后,上去就给了李德才几个耳光......关于割头税,他最关心的是给多少粮食,一听说要合三小斗粮食,他就不干了,火起来骂街,说这是“路劫”,是“砸明火”,又去找老套子商量。老套子是一个正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人,腐朽灰尘,他提议老驴头这年头官法不容情,先别自己杀猪。他告诉老驴头一个窍门,说朱老明和朱老忠正在反割头税,他们不给咱们也别给。朱老忠他们要给,咱们就赶快给人家送过去,千万别落人后。老驴头再三琢磨后,还是决定与老套子偷着干,于是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杀猪闹剧。笑过之后,不难想到像他们这样落后的小农,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与广大民众团结在一起,连杀猪这件事都做不好,差一点过不了年。
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作品开篇于清朝末年,长工朱老巩、严老祥阻止恶霸地主冯兰池毁钟侵田大闹柳树林,揭开了20世纪冀中农民斗争的序幕。冯兰池得胜,朱老巩呕血身亡,严老祥漂泊异乡,朱老明串连28户穷人三告冯兰池失败,埋下了两个阶级的世仇,孕育了子辈朱老忠、严志和与冯家的矛盾。朱老忠带着复仇的火种走出关东,挖参、打鱼、淘金、历尽磨难。25年后重返故土,继续与冯家抗争,并让儿子大贵去当兵,资助严志和次子江涛去读书,他凭直觉,寄希望于一文一武报仇雪恨。但残酷的斗争,使他遭受一系列打击,给予他很大的教育。后来他找到了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集体斗争,才真正改变了与冯家乃至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形势,结束了悲剧命运。
这是一部中国农民寻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历史。这部历史的展开,立足于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斗争,反映了冀中农民运动的风貌,同时他们又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秋收起义等遥相呼应。这样,冀中平原的风云,不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革命的写照,而且把农民的反抗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起来,通过农民反抗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如不汇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就人物而论,《红旗谱》在特定的历史内容和深厚的地域土壤基础上,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精神;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精神;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作者说: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小说,首先是小说的主题。在我来说,主题思想又是和小说的内容同时形成的。《红旗谱》所描写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对农民的生存状态、斗争方式和历史命运的反映,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小说所写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性质。
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
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
再说说春兰和严萍这两个女主角吧。春兰这个农村女孩,性格开朗、泼辣、热情,热爱劳动,要求进步。运涛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也受到了影响,尽管挨了父亲一顿毒打,她始终钟情于运涛,对革命的信心毫不动遥春兰与运涛的相爱,在当时的农村社会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甘愿冒着父亲的毒打,顶住村民的指手画脚妄加非议,向封建世俗礼教发起了挑战。尽管她的生活周围是黑暗的、碰壁的,但她始终是进步的、幸福的。春兰不仅在恋爱上追求自由,思想上更是如此。为了宣传工作,她把“革命”两字用白色的丝线绣到怀襟上,表示她一心向往革命,不怕困难;又表示她迎“新”返“旧”。正当药王大会上,她把这件新做的褂子穿出去,这一下可把整个大庙哄起来,收到了强烈的宣传效果。可见她是多么的天真聪明,又是多么的敢于反抗旧社会。严萍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小姐,刚开始思想上没有春兰进步。但在江涛的带动下,她一步一步走向革命,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捕的危险,和江涛一起散布标语、发放传单。二师学-潮中,江涛他们被困,她又积极组织救济会,给二师同学们送粮。正是由于她,二师同学们在最危急的时刻吃到了“天上掉下来的烧饼”。当人们细细咀嚼这救命的烧饼时,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足智多谋、勇敢无畏、谨慎细心的革命女青年。
让人忍俊不禁的要数老驴头和老套子了。他们是一些典型的小门小户。老驴头这种人性格狭隘、孤僻,有着浓厚的封建礼教观念。他不多与别人往来也不愿求人,这是小农经济下的产物。运涛和春兰的事发生后,他狠狠地打了春兰一顿,并在通往运涛家的小路上挖了三道壕,压上枣棘针,断绝了行人,谁在那里一过他就张开嘴大骂。这表现了他的蛮横无理、封建迂腐。但是他也有一定的自尊心,过分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也要反抗。比如李德才替冯老兰去说春兰的事,开始他还以为是说笑话,听明白不是说笑话以后,上去就给了李德才几个耳光......关于割头税,他最关心的是给多少粮食,一听说要合三小斗粮食,他就不干了,火起来骂街,说这是“路劫”,是“砸明火”,又去找老套子商量。老套子是一个正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人,腐朽灰尘,他提议老驴头这年头官法不容情,先别自己杀猪。他告诉老驴头一个窍门,说朱老明和朱老忠正在反割头税,他们不给咱们也别给。朱老忠他们要给,咱们就赶快给人家送过去,千万别落人后。老驴头再三琢磨后,还是决定与老套子偷着干,于是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杀猪闹剧。笑过之后,不难想到像他们这样落后的小农,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与广大民众团结在一起,连杀猪这件事都做不好,差一点过不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