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敬畏作文800字

敬畏作文800字(20篇)

篇1:敬畏

于这漫漫人世中,没有人能做到心中毫无牵挂,毫无畏惧。时间、生命,乃至这整个世界,总有什么让自己担忧或牵挂,因而有了怕,因而有了份敬畏。

喜欢攀岩,喜欢登山,喜欢站在高处俯视脚下的一切,享受着一种“高处,独我最大”的快感,但一个真正的攀岩者讲的一番话使我改变了想法,甚至令我羞愧难当。他说,于一座座山峰间行走着,攀登更像是一个征服的过程。起初像我一样满怀斗志与信念,但每登上一座山的顶峰,放眼望去,总有着更高的山等着我去征服;而身后那些走过的路,那些山,却依然淡定——“你永远都不可能征服一座真正的山,因为对于它,你太渺小,以至于远处别人看向你的方向,看到的只有山。”他讲这番话时,眼眸里闪动着的,是神往,是敬畏。这让我想起了有位作家前往沙漠之地,从原先抱着一份欣赏的心情到看到沙漠那一望无垠的苍旷而被彻底怔住时,他意识到了自然之博大,而人对于它,就如同蜉蝣于我们一样。想想前人讲的“人定胜天”,又是一个多大的笑话。而这,正是因为他们有种放眼生命,敬畏自然的姿态。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那里远离尘嚣,宁静而祥和,可那里埋葬着的,是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当一群又一群的人慕名而来,走进它时,任何喧嚣在顷刻间都回归于沉寂。人们走近他,感受他的灵魂,他那死去又活着的心跳。园里园外诚然是两个世界——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畏,因他的成就,因他的人。想起平时,那些真正喜爱文学与阅读的人,端坐着小心翼翼地翻开捧在手中书的姿态,不正是一份敬畏者的姿态么,书里,字里行间中,渗透的是作者不朽的灵魂,也正因把持着这种姿态,我们才能活到作者的灵魂中去。

我们敬畏着自然,敬畏着强者——很多时候,我们还敬畏着对手。美国曾有这么一份调查报告,当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努力经营逐渐至扩大规模,当小办公室被搭建成了摩天大楼,通常不消多长时间,它们将走向衰败。其实这不难理解,当你的对手比你强时,你得时刻努力,赶上它,打败他——可当一旦超过了对手,骄傲之心也日益显露,当把自己放在第一的位置,目中无人,少了份敬畏之心,毁灭也即将到来。

生命中有太多的东西是存在并高于我们之上的,放低自己,摆出敬畏者的姿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唯有此,才不会在这个繁华喧闹的城市中迷失了自己,才能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篇2:敬畏孤独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在我看来,再确切不过了。走过了前世的喧嚣,走入了今世迷途,有什么在指引着心的方向?有什么能在刹那间绽放,辉映的便是千年万年?是智慧的光环,是灵魂深处的启迪,填补了人类空虚的史册与灵魂。

这世间没有一种情感来自虚无,逆着来时的路途我们总能抽丝剥茧地寻到当初的踪影。孤独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品格。在这样的道德约束下,我们才能寻找到鸿蒙旷古久绝的音响,去敲打一寸寸被尘世浮华浸软的骨骼。纪伯纶曾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强大如厮者,可以将其转化为精神动力,在孤独在宁静中寻找心的安稳。软弱如厮者,在孤独在绝望中找寻存在的意义,忽视精神的流动而在意了他人的议论,嘲讽或赞美。一个人身处闹市,不代表他不孤独;一个人深处山野,不代表他很寂寞。就像乐观的人不一定幸运而幸运的人也不一定乐观。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他们有常人难以想像的固执与精力,那是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万物皆为陪衬,身为造物主的自己强大而有力,不必去在意这些如烟云般的纷扰。有时,孤独是一种冷漠的情感,却也是一种独特的品格。

歌德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像精心育花的园丁,你可以欣赏他人美妙的花朵,而你自己能否种出美丽的花,却只有自己来决定。创作的过程便是这样一个开花结果的过程,当思想的蕊头在孤寂的灵海中受粉,新的萌芽便在泥土中悄悄地掩埋发芽。没有人可以逃避孤独,多多少少我们都曾在其中挣扎梦魇以至悔悟。然而总有人向往这一片静到可怖的极境,或许人身本就是在苦痛中才会不由自主地诉说真理,在真理面前才会不由分说的豁然开朗。一生境遇凄凉著作颇丰的贝多芬,少年由严厉父亲的压制,青年遭受爱情上的失败,中年失聪。上帝仿佛知道听觉对音乐家的重要性,给他在本就孤寂的生命开了个巨大的玩笑,随意却让人胆战心惊。《月光曲》、《英雄交响曲》正是在这份愤怒的,悲鸣的,不屈的,迷惑的,惊天怒吼里蕴蕴而生。灵感来自痛苦的孤独,伟大的人才能承受这份孤独的痛苦。

孤独可以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迟钝的,麻木的,冰凉的心可以使人变得愚笨,失去灵气,将生活变成默剧,没有了欢笑与哀伤。强大的孤独可以使心灵更坚强,更执着,更知道追逐的目标和方向。虽是这方寸之间的不同,却犹能导引不同的人生。

那些伟大的人儿呀,他们很孤独,但这并非全部。哪怕常人难以理解,多加指责,可能与心灵对话的人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思源。由此,我们不得不敬畏孤独,敬畏生命的本源。

篇3:敬畏良知

“一花,一树,一世界”,对了,自然告诫我们应去敬畏他。而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应该敬畏的是人的良知。

对于良知,我们到底懂得多少,它是贵是贱?它是富人眼中的可笑品,是穷人心中的向往,是道德的奢侈品。不法商贩卖假药,伤害了多少患者,小悦悦事件的悲愤,无不让我们心颤,不禁扪心自问,国人是否道德沦丧。

生活在世界上,我们应先修心,后修身。在生命的最后76秒,他忍受着巨大痛苦,认真坚持于自己的岗位,牺牲了自己,挽回了24名乘客的安全,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完成了自己的职责。那便是人性最闪耀的光辉。当大客车撞来之际,他用自己纤弱的身躯推开了学生。在危难时候,张莉莉老师把学生放在了首位,不顾自己的安全,这便是一种美的心灵,也是一种最高良知,她用自己的身体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她的品格是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美”,那便是一种大爱。

当面对金钱,我们的良知又在哪里?7000万元的婚宴对那些明星、艺人又有多少为之所动。在诱惑面前,我们的良知是否迷失?

罗曼·罗兰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当别人都为自己的工作而烦闷,在城市里挤破头时,她告别了自己的妻子到大山中去,为那里的人撑起一片蓝天。这便是医德的尊严,也是一份担当与责任。但是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从医20多年的袁琨从不收患者的红包,推辞不掉时,便将红包充入患者的住院费,这便是一种高尚的医德。

爱默生说:“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须借助任何手段。”

所以,良知是如此可贵,现代的我们在今天的社会应以利为荫,以心为本。只有修其身,行其道,才能筑其木,否则便是无本之木。敬畏良知,生活将更美好。

篇4:话说敬畏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敬畏之心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离开敬畏之心,我们也就会离开立人之本。一个人的敬畏之心不可能随时保持下去,这就西药我们坚持自己的信仰,保持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严格遵守党的心跳和章程,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党的要求。敬畏之心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时常保持一种警醒的状态,对于自己的言行都要用党的标准来衡量,对于党的敬畏之心的保持与否是衡量一个人对于党的忠诚度。

人们有时候会因为对某件事或人由于熟悉之后从敬畏慢慢变成一种平常的状态,他不再对党有多少信仰,缺少了这种敬畏之心也就违背了入党的初衷,那就不再是合格的党员了。文中曾提过敬畏之心的利与弊,对此我们十分赞同。如果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失去了敬畏之心,也许这一切将变得非常可怕,人们以权谋私等现象就会出现,社会秩序变得混乱,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国家会消失。因此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对于真理也要有敬畏之心。因为当一个人失去了对于真理的尊敬与畏惧,那么真理会沦为一纸空谈,我们队真理的追求也就无从谈起。真正的敬畏来自于人的内心。只有心中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提高自己的行为准则,以高姿态审视自我。文中曾说过任何一名党员都不可以缺少对党和人民的敬畏,就连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党员一要怕党、二要怕人民”,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就是每一位党员存在着对党的敬畏之心,他们敬畏党的准则,敬畏一切,他们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对党的敬畏越强,党的内涵力量就越显丰富。敬畏只需我们保持一颗准确慎重的心对待一切。

篇5:心存敬畏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正是因为敬畏,人才有了原则和底线,有了原则与底线,你所敬畏的事物,才渐渐化为你内心的修养与品性。

古今成大事者,谁不是有所敬畏。屈子行吟汨罗江畔,若不是心怀对名生的敬畏,岂能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古绝唱?官场失意的柳永,若非对人生的敬畏,怎能叹道:“且去填词”而开创清丽小令,留下“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美丽诗篇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古之圣贤不都是心怀敬畏才能做到忍辱负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吗? 敬畏使他们不甘流俗,修炼了高洁的品性,成就一番事业。

看那泱泱大秦,扫除六合,虎视何其雄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可一声大泽乡的振臂呐喊,却使百二强秦的帝国大厦顷刻间轰然倒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如果不是始皇帝毫不敬畏黎明苍生,苛行暴政,大秦会亡吗?始皇的不懂敬畏,为所欲为,使他“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梦想终成黄粱一梦。

品性源自敬畏,因为敬畏能强化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不懂敬畏、没有原则的人,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也不会对自己犯的错误有所悔改,又怎能养成优良的品德,内化成为修养与品性。

因为我们敬畏自然,才有了懂得感恩的品性;因为我们敬畏生命,才有了以人为本的品性;因为我们敬畏神明,才有了知耻悔改的品性。相反,现在一些人没有敬畏之心,于是在道德上有所缺失,他们昧着良心,生产着不达标准、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产品。从开始的注水猪肉,工业酒精到现在的毒奶粉,死猪肉,不法商家正因为没有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没有道德的制约,没有品性的约束,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背着社会的道德准则,最终也受到法律的制裁。

心存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只有心存敬畏的人才能不为利益所趋,不为欲望所使,留一份品性,活出自我,活出一份优雅。

篇6:敬畏自然

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毛主席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电视、手机的存在也有其积极意义。通过天气预报,人们可避开自然灾害;通过影视节目,人们也可聆听鸟语、细看花开。然而依笔者之见,这些感知自然的途径并不是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是映射出了人类控制甚至统治自然的野心。为了拍摄野生动物,人们干扰了正常的生态秩序;为了人类的利益,人们预测甚至妄想改变天气,这确是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之快,但同时也违背了自古时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则。当自然被装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躯”离我们很近,但自然的“心”却离我们更远。

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篇7:敬畏生命敬畏人生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忧伤。有的人本来该忧伤,看起来却很幸福。为什么呢?圣贤说:难得糊涂!凡事太较真,就会觉得自己失去得很多。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陋,却因此觅得人生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忧伤其实都是自找的,不是它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撇不下它。

卞之琳如是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个人总是习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殊不知一回头,却发现自己也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篇8:敬畏

请你敬畏

我自有我道

无所谓如何阻挡

不可能失去梦想

无所谓嘲笑

冷眼已习惯看作示好

来自心的呼唤

一直追逐到老

谁能阻挡

冲吧!少年!

谁能阻挡

梦他没有天真

只是无人探寻

命他奈你如何

只要不留遗憾

向前跑,追逐最初的梦想

不论荒谬只求美好

你奈我何你奈我何

我要自己的桀骜

继续跑,我为自己骄傲

不问命运待我怎样

命奈我何命奈我何

奔向闪耀的希望

继续跑继续跑

请珍惜这闪耀

篇9:敬畏生命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当它属于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全力让生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灯光闪烁,掌声雷动,尽管这不是最豪华的舞台,尽管没有太多的聚光灯,但这里有一群因可爱而美丽,因坚持而耀眼的生命。他们用身体、动作、表情书写着自己的辉煌。这便是舞者。

 刚开始,我总是不太习惯去了解这些用肢体语言说话的舞者,害怕听到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看到那一张张辛酸的面庞和一道道深深的伤口。但当我看到舞台上那充满希望的眼神和优美的舞姿时,当我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时,我发现我是多么的愚昧无知,多么的幼稚。虽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这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爱好。既然从心理喜欢舞蹈,便不会去在乎台下的辛酸,永远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他们刻苦的结果,是他们最美丽的一面。
一直感动,感动于那份甜甜的笑,感动那追寻梦想的渴望。在那个属于自己的斑斓的舞台上,舞者伴着音乐,似乎给我们描述着他们内心的世界。从舞姿中,讲诉着快乐、伤心、忧愁、寂寞……
我看见了舞者的成功,舞者的执着。舞者的坚韧、舞者的微笑。但他们曾经的绝望,曾经的灰心、曾经的失落、曾经的泪水却无法得知。但我相信,舞者们会成功,因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们无法选择生命,但可以创造生命,我们无法得知我们将要遇见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身躯撑起希望的明天。
敬畏生命,敬畏这平凡的美丽。


篇10:心存敬畏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敬畏之心”的主题班会,让我感触颇深。“敬”是严肃,认真,“畏”指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情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觉,是对一切事物的态度。

首先,我们要敬畏父母,老师,以及一切为我们着想的人;要敬畏课堂,在课堂上不应该与老师顶嘴吵架;在校规面前,遵循的是人人平等,必须要敬畏规则。

在过去,我却因为一件小事对父母没有敬畏之心。记得有一次,我坐在沙发上看一部偶像剧,嘴里吃着零食。这时,刚下班回家的妈妈疲倦的对我说:“你一整个下午都在看电视吗?”我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应答了一句“嗯。”随后,妈妈让我去烧一些开水。我在烧水的过程中时不时出来盯着剧情的发展,爸爸看到了这一幕,就把电视跟我关了。我十分生气地说了一句:“凭什么关我的电视,你们让我在烧水我不是在烧吗?”爸爸听了说:“你看了那么久的电视,现在让你烧个水你都心不在焉,你说,你能干好我交代给你的事吗?”我满心委屈的跑回房间,锁上了门,只听见父母在外的叹息声……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太冲动,太沉迷于电视了,以至于疏忽了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忽视了最根本的敬畏之心!

敬畏的好处,我们知道敬畏,才能保护我们内心的良知,内心有所畏惧者,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做事才会有礼有节。如果没有敬畏就没有约束,没有约束就会无所畏惧。

“敬畏来源于本心”,课件上的一段话让我有着深深的感悟:“无知者无畏可怕,比这更可怕的是无知者还无所谓,人无所敬畏,不仅远离了神圣,同时也靠近了罪恶,正所谓,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每个同学都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都应该从实际来表示,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篇11:敬畏生命

曾经读到张晓风的一篇文章:《敬畏生命》。其中讲了一个故事:一群蚂蚁在遇到火灾时抱成一个球,飞速滚出火堆。在最外围的蚂蚁它们被烧死,但它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个种族的延续。蚂蚁的生命是微小的,但是在这种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勇气又怎不让人敬畏呢?它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生命对于每一个生物都是一样重要的,并且仅有一次。可是每一个人对于生命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生存。有的人大公无私,放射着人格的光芒;有的人损公肥私,贪图物质上的利益,品德却是低劣的。有的人为了人类共同的梦想而不断奋斗;有的人为了养家糊口而碌碌无为。有的人在科学界的顶层努力研究,时有巨大的成就;有的人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生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一步一步成长的。抬头看看你选择的路,它是坎坷不平但最终通向成动呢?还是一路风顺却永远也找不到终点、一辈子迷茫呢?看清前方的路,如果它通向你的梦想,就算再坎坷再曲折,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这条路就是你生命中的幸福大道;如果它没有指路牌,一片漆黑,就算再轻松再舒适,也坚决不迈入一步,要知道那是无底深渊。

每个生命在不同的路上奔驰,生命不由你选择,但路由你选择,生命是否有意义也在于此。现在年少的我们正在生命长路的前端,此刻,一个崭新的未来在远处向我们招手!


篇12:敬畏他人,赢得敬畏

从古至今,敬畏便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精神及传统美德。


何谓“敬畏”?正如字面上的含义。既尊敬又畏惧。就如同学生对老师拥有博广的知识的尊敬及对老师严管的畏惧;就如同人民为主席的伟大而尊敬,又为自己的渺小与主席的距离而畏惧等等。这一类的例子俯拾皆是,也说明了“敬畏”就在我们的身边。


敬畏创造美。周敦颐谓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自淤泥出,不但不同流合污,反倒出落得更加美艳。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敬重吗?然而它只能供人们远远观望,却不能亲近它。正萌生出一种庄重与距离之美。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好一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正道出了敬畏的真谛,人们尊敬连却又不敢去亲近它,正是这样,便让莲美得极致 。所以说,敬畏创造美。


敬畏促进成功。海尔集团老总的事迹众所周知。他在公司经济衰弱的特别时期,毅然决然自己亲手砸了二十多台不合格的海尔空调。他自然拥有着员工对他的尊敬。然而他的这一行为更引伸出员工对他的畏惧。而员工对他的敬畏最终促使他的事业的再次崛起,将他推上了成功的最高峰。试想,若是他对此事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那么员工们便会变本加厉,他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由此,敬畏促使人叩响成功的大门。


既然敬畏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做呢?


敬畏他人,赢得敬畏。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付出了,也将必定得到回报;在各方面努力完善自己。这个理论也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特别优秀,有良好的品质,必然引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的情感,不过分与人亲近随便。这是一定要做到的,就如上面所提到的莲花的例子,如果莲花可供人亵玩,那谁还会敬畏它呢?


敬畏是中华民族世世相传的美德。它创造美,它促使人到达胜利的彼岸,叩响成功的大门。故即日起,让我们敬畏他人,赢得敬畏,各方面完善自我,与他人交往把握一个“度”,相信你会创造出自己的一个新天地!

篇13:敬畏

人活在世界上总要有所敬畏的。


敬畏,是一种信仰,它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向着理想前进;敬畏,是一种界限,它像一把戒尺时刻横悬在人们头顶,宣告着神圣不可逾越。


而在现代社会,我们远离了洪荒旷野,迷失在钢铁森林。我们把自己关在砖、水泥、钢筋组成的四壁之内,我们总活在眼前,匆忙而迷惘的我们无暇顾及敬畏,于是将敬畏踩在脚下肆意践踏——我们不再是虔诚的圣徒,我们不再渴求精神的永恒转而疯狂地让物欲横流;我们不再是自然的守护者,我们贪婪地向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肆意德奴役和蹂躏地球;我们甚至不再敬畏社会的准则,我们开始肆意妄为、触犯法律……


然而人活着是一定要有所敬畏的。事实证明着,没有敬畏的人错了——物欲横流者,终于被铜臭掩埋,遗臭万年;掠夺自然者,遭到了自然无情的报复;触犯法律者,终将被法律严惩……事实证明着,人活着不能没有敬畏。


纵观古今,千古风流人物,名垂青史者谁不是有所敬畏呢?


屈子行吟汨罗江畔,若不是心怀对名生的敬畏,岂能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古绝唱?官场失意的柳永,若非对人生的敬畏,怎能叹道:“且去填词”而开创清丽小令,留下“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美丽诗篇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古之圣贤不都是心怀敬畏才能做到忍辱负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吗?


看那泱泱大秦,扫除六合,虎视何其雄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可一声大泽乡的振臂呐喊,却使百二强秦的帝国大厦顷刻间轰然倒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如果不是始皇帝毫不敬畏黎明苍生,苛行暴政,大秦会亡吗?


同样一位“秦王”——李世民,却深明人民力量的强大。“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浩浩荡荡的隋末大起义,不知道流尽了多少战士的鲜血,流干了多少孤儿寡妇的眼泪。正是如此,更令李世民敬畏天下苍生,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贞观盛世,终成万世称颂的一代明君。


心存敬畏者昌,胸无敬畏者亡,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只有心存敬畏的人才能战胜苦难,不为浮华所迷茫,只有他们才能赢得别人的敬畏。


篇14:敬畏生命

空气中弥漫着医用酒精的味道,四周一片白色。我们穿过寂静的过道,推开一扇蓝色的门,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爷爷。爷爷微张着嘴,瘦得皮包骨头,脸色苍白,头发也被剃光了,鼻子上带着一个透明的罩子,喉咙上、胳膊上、手腕上,插着各种各样白色管子,床边挂着一瓶瓶的液体,感觉总也输不完。我的心被揪了一下,上个月还跟爷爷一起吃饭,爷爷还给我讲起他的海军生涯,还教导我坚持就能够战胜一切,可现在爷爷却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

爸爸看到我们走进来,轻轻地叫着:“醒一醒,看看谁来了?”爷爷眼睛慢慢地睁开,嘴微微地张了一下,向我攥了一下拳头,这是爷爷每次鼓励我加油的动作,我的眼睛顿时模糊了,爷爷的动作是告诉我不要害怕吧?可是在脆弱的生命面前谁又可能不害怕呢?我看了看四周的人,他们都一脸平静,没有痛苦与绝望,但我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心里有无数个问题想问。

妈妈擦着眼睛走出病房,我跟出来问:“爷爷到底怎么了?”妈妈说:“我们一起平静的陪着爷爷安详地渡过最后一段时间吧!”我又想问:爷爷还有多长时间?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我想了《城南旧事》最后一段话“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是小孩了。”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生死,也许对于我来说是沉重的,但是人必须长大,必须明白生命的意义。

在我记忆中的爷爷寡言少语,总是坐在桌前,写毛笔字和画国画。每次看到我进来,他都会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他写的篆书和画的山水。虽然大多数内容我都听不懂,但是从这些书画中我可以感受到,爷爷当时的专注与坚持。虽然爷爷没有丰功伟绩,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军人,但是他的生命对我们来说是伟大的,他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的精神将在我们身上得到传承。

在这段日子里,我们会默默地守候着这即将结束的信号灯;在以后的日子,我们会以爷爷为圆心,继承着他的精神,发扬着他的传统,他会一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篇15:敬畏生命

人们在改造世界、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变得日益强大,似乎毫无畏惧,渐渐地失去了敬畏之心。每一次重大灾难似乎是提醒人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此次新冠肺炎就是如此。

2020年的这场新冠肺炎,让武汉措手不及,一度出现医护人员紧缺、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在肆虐的疫情面前人的生命显得很脆弱和渺小,从最初的恐慌、不知所措到大家携手抗击疫情,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搭建方舱医院,人的生命又显示出顽强的一面,每个医护人员、每所医院都是病人坚强的后盾。

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来了,一架架装着医疗物资的“运20”千里迢迢地来了,一辆辆载着蔬菜水果的爱心车不远万里地来了,一批批走向社区的志愿者奋不顾身地来了,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也不辞辛劳地披挂上阵了。医院里的医护人员战斗在一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常常不吃不喝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成功救治了很多患者,其中有仅仅几个月大的婴儿,也有一百零三岁的老人,安抚患者的心理。在他们眼中,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高于一切!有些医护人员因为频繁接触患者、身体劳累而不幸感染了病毒。但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十分顽强地抢夺更多人的生命。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新冠肺炎的救治率不断提高,死亡率不断下降,医护人员继续坚守在一线护卫更多人的生命。

在我们小区,一位三十五岁的阿姨出现了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医院床位紧张的情况下,她决定在家里自我隔离在医生的指导了下自我治疗,她乐观地面对一切,每天勤洗手,用盐水漱口,多喝温开水,用酒精擦额头进行物理降温,并适当用中药增强免疫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运动。邻居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每天变着花样给她送饭送菜送汤。几天后,她的体温渐渐恢复正常了,恢复了十天后,医院对她进行两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她用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了新冠肺炎,我们听了都很受鼓舞。

武汉从一月十三号进行了全面封城,封城是为了更好地隔离病毒,但却隔离不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为美好生活的渴望。

当人们肆意妄为时,生命在灾害面前十分脆弱、不堪一击。然而当你自觉地敬畏生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科学的办法应对疫情最终战胜困难时,生命是多么顽强而伟大,那些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展示出了生命的可贵!


篇16:敬畏自然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日出时于天际弥漫的朝霞?亦或是傍晚时渲染了整片天空的夕阳?还有在海面上喷起的一道道水柱和优雅的划出一道弧线的海豚?

  他们很美,足以让人们沉醉其中。可再美也唤不起人们心中的怜惜。

  我不知道那搁浅的抹香鲸的喉咙里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渔网,也不知道有多少动物会同那抹香鲸一样。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原本最安全的港湾已经成为了地狱一样的屠宰场。世界之大,却好似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处。

  人类肆无忌惮的向海洋中丢弃废弃的渔网、亦或者排放肮脏不堪的工业废水。海洋默默的承受一切,当有一天承受不住了,他就会选择爆发。

  洪水来袭,人们嘴里冒出的污言秽语诉说海洋的残忍,只是人们从没有反思过,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不止是海啸,与之而来的还有酸雨、雾霾、地震、泥石流……这几年,大自然似乎是在发泄,他愤怒着,憎恨着。他失去了往日的和谐,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灾难。

  人们也似乎觉醒了一般,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也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去弥补大自然。只是再怎么弥补,消逝的生命也回不来了。

  人类曾以为自己有多么的伟大,伟大到可以主宰一切,当人类真正的面对自然的报复时,在会明白自己到底有多么的渺小。

  在古时,人们对自然,总是充满了敬畏。就连那九五至尊,每一年也会去祭拜天地,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人们不再需要所谓的祭天也可以丰衣足食。人类因此而膨胀,这膨胀的心,就是灾难的根源。

  网上有过这么一则视频,十几分钟的时间,记录着一群人将吸管从海龟的鼻子里拔出来。过程漫长而无聊。即便如此,视频的制作者也不愿意删掉些什么。

  毕竟,没人知道一个吸管是怎样一点一点的磨进海龟的鼻子里。整个视频给予观看者的只有无尽的压抑,海龟的哭喊深深的印在了观者的心里。

  可能还有很多动物,正在忍受着我们不知道的痛苦吧。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与其他的物质。可我们为什么要破坏环境,破坏自然,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并不只会一味的忍耐。

  有人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他愿意与人类和谐相处,也会为了自己的孩子化身修罗。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抱有一颗敬畏之心。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篇17:敬畏

四大文明之中,惟有华夏文明是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而经历几千年历史变迁、朝代更迭、外族入侵,却依旧传承下来的文字,我想是凝聚着人类智慧和心血的最宝贵的财富吧!汉语,这种有着神秘魅力的语种,被世界各地的人推崇膜拜,孔子学院开遍世界各地。

然而,我却也看到,一些国人对待自己的文字是那样的草率,“恐龙”“粉丝”等词汇、大范围流行于网络。于我看来,这无异于对文字的亵渎。他们缺少的是对文字的敬畏,因为他们从没想过文字代表着什么。文字的敬畏,当来源于对文字所蕴含的知识的敬畏。翻开课本,我们平时学习的哪篇课文、哪条公式、哪个定理,不是用文字而写成?文字好像一条从古延伸至今的通道,将前人的知识、前人的成就,完完整整地教给了我们。“踩我们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当敬畏前人的智慧,更当敬畏承载着它们的文字。文字的敬畏,当来源于对文字所蕴含的情感的敬畏。

古代的诗人为推敲一字辗转反侧。贾岛说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想,他们的慎重,是出于对自己情感的负责,以及对读者将投入的情感的负责吧。既是如此,我们在读文章时又怎能怠慢每一个字呢?在写作时又怎能不对我们既将注入文字中的情感怀有敬畏之心?我们当敬畏世间的情感,更当敬畏承载着它们的文字。文字的敬畏,当来源于对文字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敬畏。至今仍记得都德感人至深的《最后一课》,师生们手捧课本,高声朗诵即将被禁用的文字。那是对祖国的热爱,对凝聚着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文字将不复存在的悲痛!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字字泣血,高诵的是对事业的追求,对祖国必将统一的坚定信念。在这些感情面前,我们不得不怀着敬畏,因为他们太过沉重而高大,让你必须仰视。我们当敬畏民族的气节,更当敬畏承载着他们的文字。

我欣慰地看到,我国一些地方已先行出台有关规范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这是对文字的高度敬畏。我相信,轻视文字的行为毕竟是少数,在了解到文字的意义,意识到文字蕴含着的知识、情感、精神后,人们终会敬畏文字。

篇18:敬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谓是多之又多,可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文字”。

文字是值得我们敬畏的。在古代就有很多人运用文字到达巅峰的程度。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古人学问无遗力”,“无遗力”中包含着古人的勤工俭学的精神品质。王羲之在皇宫门框上的题咏苍劲有力,入木三分。这是文字的魅力,也是他们敬畏文字所得到的礼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敬畏文字呢?

文字是高高在上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顶”这个字给人一种巅峰之感,仿佛你站在那雄伟的泰山上,俯视着众山,就好像成了一名巨人。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来”这个词给人一种壮阔之感,黄河从那没有尽头的天边缓缓流下,其声若震天之雷,其样若混沌巨龙,径直向天边飞去,头也不回,一直都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盘旋着离去。

文字是幽默、神秘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几个字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们仿佛置身在一个万花筒中,四面八方,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此时的你仿佛站在山顶,也仿佛靠着树荫,奇妙无穷!

文字是穿越时代的。从仓颉造字到今天已有十几万年的历史了。中国的文字是独特的,“木”字就像一棵大树,树杈上挂着枝条,“火”字就像一堆柴火上面有点点火苗,生动、有趣,可见文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文化的多样。敬畏文字就是敬畏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可是,网络上的一些字体,不仅破坏了中国文字的体系,更是在消灭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字要“横平竖直”,怎能让那些圆头圆脑的字成为现在的潮流呢?

让我们敬畏文字,敬畏这穿越古今的宝贵文化……


篇19:敬畏

人活在世界上总要有所敬畏的。

敬畏,是一种信仰,它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向着理想前进;敬畏,是一种界限,它像一把戒尺时刻横悬在人们头顶,宣告着神圣不可逾越。

而在现代社会,我们远离了洪荒旷野,迷失在钢铁森林。我们把自己关在砖、水泥、钢筋组成的四壁之内,我们总活在眼前,匆忙而迷惘的我们无暇顾及敬畏,于是将敬畏踩在脚下肆意践踏——我们不再是虔诚的圣徒,我们不再渴求精神的永恒转而疯狂地让物欲横流;我们不再是自然的守护者,我们贪婪地向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肆意德奴役和蹂躏地球;我们甚至不再敬畏社会的准则,我们开始肆意妄为、触犯法律……

然而人活着是一定要有所敬畏的。事实证明着,没有敬畏的人错了——物欲横流者,终于被铜臭掩埋,遗臭万年;掠夺自然者,遭到了自然无情的报复;触犯法律者,终将被法律严惩……事实证明着,人活着不能没有敬畏。

纵观古今,千古风流人物,名垂青史者谁不是有所敬畏呢?

屈子行吟汨罗江畔,若不是心怀对名生的敬畏,岂能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古绝唱?官场失意的柳永,若非对人生的敬畏,怎能叹道:“且去填词”而开创清丽小令,留下“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美丽诗篇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古之圣贤不都是心怀敬畏才能做到忍辱负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吗?

看那泱泱大秦,扫除六合,虎视何其雄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可一声大泽乡的振臂呐喊,却使百二强秦的帝国大厦顷刻间轰然倒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如果不是始皇帝毫不敬畏黎明苍生,苛行暴政,大秦会亡吗?

同样一位“秦王”——李世民,却深明人民力量的强大。“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浩浩荡荡的隋末大起义,不知道流尽了多少战士的鲜血,流干了多少孤儿寡妇的眼泪。正是如此,更令李世民敬畏天下苍生,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励精图治,终于开创了贞观盛世,终成万世称颂的一代明君。

心存敬畏者昌,胸无敬畏者亡,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只有心存敬畏的人才能战胜苦难,不为浮华所迷茫,只有他们才能赢得别人的敬畏。

篇20:敬畏生命

  也许,很多人会自爱,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对于周围一切有生机的事物,却没有足够的重视。也许,你听说过一只小蚂蚁,就可以搬动一粒比它重数倍的米粒,更有甚者,一颗种子能够托起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甚至还有人用一颗种子把人的头骨撬开。也许,这些有真有假,但是在我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我才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每年春节,我和我的家人都会去爬山。而爬上去的山之中就能够看到一些较为陡峭的石壁,按道理来说,石壁上面没有泥土,植物是不能扎根的。但是我看到的实际画面,与我现在所看到的截然不一样。当我在石头边上,凑过去一看,居然有一些杂草或者说是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正在生机勃勃地生长着。也许,是风将他们的种子带到这里来,然后置之不理,随它罢了。但是,就在这种贫瘠、荒凉且缺水的石壁上,却能够在石头缝隙中扎根发芽,最后活出自己绚烂的人生。

  对于此景,我总是从内心由衷地敬佩植物的伟大,生命的伟大。而由它,想到我们自身,想到我们周围的人们,想到从古至今的先辈们,他们和我们一样,在牙牙学语之中不断成长,最后成就不一样的自我。也正如这个杂草一般,也许微小弱小,但是也能绽放出自信人生,就好似“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

  敬畏生命,敬畏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