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谈自己

谈自己(2篇)

篇1:找老师谈自己的想法

今天上周一的课。上午赫老师讲了一道看似很难的题。题目是:一个玻璃缸,放入铁块后水溢出,溢出多少水多少升?数学王子介可得首先举起了手,他唠叨一大堆,大家也没听懂是什么方法。崔艺迪也说了一个方法,我听倒是听懂了,可嫌太麻烦。我盯着书看了好一阵,心想:从前学过底面积×高等于体积。那是不是可以用到这上面?铁块边长4分米,也就是64立方米。水的体积被减,不够数,也不可能,对了,用水缸空余的部分被64立方分米减,不就是溢出的水的体积吗?水空出的部分分为2部分:溢出的和水缸里的。用铁块体积减去水缸里空出部分也就是水缸里的溢出的部分。

下了课,我找老师谈自己的想法,霍亦名的想法和我一样,老师对我们的想法给予肯定。

上课了,老师讲了我们的方法,我心里可高兴了!

篇2: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2010年3月20日我校举行了一场活动报告会, 三位教师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我从中受益匪浅。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能让教师过上幸福生活的法宝,最主要的是有个好心态

我想,决定幸福的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吧。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人,也是宽容平等的。教师的心态也要像阳光那样,是平常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阳光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忘我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当越来越多的脱离实际的过高期望和过严要求,遭遇到越来越个性张扬的新时代学生的时候,矛盾便一触即发了。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

要有一颗宽容之心。作者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如果能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放,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幸福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要有一颗感恩之心。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书中这样一段话让我感动不已:“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记得有位恩师也曾这样教导过我:“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平常之心、宽容之心,还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视为一种艺术,乐此不疲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够拥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