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甲骨文作文300字

甲骨文作文300字(17篇)

篇1:甲骨文——古老的文字

你知道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吗?让我偷偷地告诉你吧,是“甲骨文”。

昨天妈妈教我认识了甲骨文。当我从电脑上第一次看到甲骨文的时候,我觉得好不可思议啊:难道这些奇怪的符号和图形是文字吗?它一点也不像我们现在使用的字,而且也不像繁体字。妈妈教我写了几个甲骨文:“日、山、水、孙、花”等等,写甲骨文的感觉象是在画画,真有趣!

我还从网上学习了一些关于甲骨文的知识,原来它又称“契文”“龟甲兽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在那时主要是用于占卜(就是算卦)和记事的。现代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我经常听说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是一直没有很深的体会,现在接触到了甲骨文,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可是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字呀!在那个时候,世界上其它的国家恐怕多数还处于蛮荒时代吧。可是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和笔,甲骨文只能用刀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如果龟甲或者兽骨不够用了怎么办呢?妈妈说这就说明了当时的历史条件还很落后,直到出现了笔和纸,文化才能得到了迅速和广泛的传播。

我练习写这几个甲骨文,练得非常上劲儿,妈妈看着我的样子笑了,她问我说:“要是现在让你用甲骨文写作文,你会不会很高兴呀?”

“不!”我说,“还是我们的现代汉字好!”

是啊,虽然甲骨文很有趣,但是它已经过去了,是文物了,我还是喜欢用现在的字,我已经熟悉它们了。

篇2:我爱甲骨文

我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开始教我识字,一撇一捺是“人”字;四四方方是“口”字;“口”字把一横吞进肚子就成了“曰”;“曰”字长高变瘦了就是“日”字;一人是“大”,二人是“天”,二人把“天”都撑破了,那就是大丈夫的“夫”字了……这些横平竖直、端端正正的文字是多么有趣呀!

慢慢地,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也知道了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同一种读音又有好几个不同的字,一不小心就读错写错了,我常常分不清“土坑”和“土炕”,把“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把爬字的偏旁“爪”写成“瓜”……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用红笔把它们圈出来,我自己也感到很惭愧。从二年级开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接触到了甲骨文。哦,原来我们还有这么酷的文字,原来我们的每一个字都大有来头!老师给我们讲解甲骨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临摹、讨论,从中领悟了不少知识。你看,坑是提土旁,表示土里洼下去的地方,炕是火字旁,表示用火取暖的床,那么坑和炕就容易区分了。再看川流不息的川字,在甲骨文里,是用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来表示呢!岩壁耸立的两岸,中间的虚线表示湍急的水流,那么,川流不息的川必定是川,而不是穿啦!而同样的道理,爬是要用爪子,而瓜表示藤蔓上结的葫芦,跟“爬”可是风马牛不相及。通过甲骨文,我才发现我们的文字有很多奥秘!

现在,陈老师经常鼓励我们用甲骨文画画,同学们你一张我一张,画得可起劲了。这些画有的用来装扮我们的教室;有的被做成了别致的卡片;有的被同学当成艺术品挂在家里;还有的被画在扇子上、衣服上……这些古朴的文字,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可以用它们描绘连绵不绝的远山、波光粼粼的水面、悠然垂钓的渔夫、妙趣横生的小动物,很多老师看了也连连赞叹,说:“原来我们的文字里藏着画。”

我越来越喜欢甲骨文了,期待着自己有更多新的发现。

篇3:介绍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

“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甲骨文分五个时期。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

篇4:甲骨文故乡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您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治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篇5:我学习了“甲骨文”

“‘呼呼呼’,练字完成。”什么嘛,这是字呀?比鸡爪抓的还难看。没办法,班主任下令让我们练习“甲骨文”。什么?作文课练甲骨文?!呵呵,说来话长……

今天上午的习作课上,班主任郭老师让我们写体验作文。体验什么呢?“啊!”老师话音刚落,我们就不约而同地大叫起来。郭老师让我们用左手写字!

郭老师让我们先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我只好硬着头皮提起笔开写。平时在右手上温顺的任我摆弄的笔,这时却不买我的账。我要它往左,它偏往右,我要它朝上,它偏冲下。而且写出来的横是波浪线,竖是斜线。笔在纸上写字,就像一个醉汉在路上行走一样。好不容易写出来了,天啊,这是“甲骨文”啊。不过,我的比谭芷蕊的好点儿。她写成了一大团黑芝麻汤圆。

更麻烦的还在后头呢!老师轻点鼠标,“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这几个字出现了。上帝保佑,我的手在桌子下面划着十字。划十字归划十字,划完了还是得写。写完一看,自己都乐了:“玉”写得酷似“雨”,“黛”写得像个蓝柱子,“凤”字写成了“风”,“携”字如同被加了个“竹”字头,“熙”字干脆成了浆糊……

其他同学也比我好不了多少:邹松霖的成了一条“黑龙”,徐彬写的像黑蚯蚓爬的,易芙蓉的像在打架……

这节课,我学习了“甲骨文”。

篇6:高考出现甲骨文感想

“知道吗?据说今年高考的甲骨文作文只得了八分!”后桌的丹姐有些兴奋。“八分?爽啊!”“怎不给他零分?”······周围人议论声四起,我也在心中暗暗叫爽。

从刚得知今年高考出现甲骨文作文,并得了满分,我和丹姐几个人就持反对意见。高考,是人生很重要的转折点,每个人都在尽力,把自己升高到一个别人够不着的地方,但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个?一个省不也就一个“状元”嘛!所以,也不用出这种“幺蛾子”。该脚踏实地,你就别整那没用的,这次掉沟里了吧!说句难听的:活该!

还有,高考时不时有明确要求不得用特殊痕迹的吗?你甲骨文其实也该算特殊痕迹。你想啊,全国那么大地儿,参加高考的人有那么多,就你的字迹“一枝独秀”,不算特殊痕迹算啥?谁知道你有没有跟改卷老师“心照不宣”哪!如果是,那估计你跟一部分老师的默契度不够,老师把这事给说了出去。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

“别以为你是大爷,你就给我乖乖的当孙子。”这句我的语文老师的“名言”送给你应该不为过。你以为世上就你一个懂甲骨文啊?专家不还是把文章给翻译出来了?写的不咋地,还有用错的字,却硬想往满分作文中挤。真有能耐的,你也搞一篇类似《站在黄花岗陵园门口》的文章出来。随你站在颐和园还是站在北海公园,只要能写出正规的文章来,都应该不止八分。可你偏要来个甲骨文,欺负阅卷老师看不懂啊?有意思吗?

由此想到了今年高考中另一件颇受争议的事:某省的一个干部家庭,其子成绩本可以上名校,可为了“保险起见”家人竟把孩子的籍贯改成了少数民族!事后,有人说,去掉加上的分,还是可以上名校的。言下之意是不了了之。我想问一下说这话的人:小偷偷了你家的东西,被你抓到,你会在他把东西还给你之后,一声不吭地就放他走吗?如果你说能,我只能佩服你心胸宽广。当然,你和小偷的关系也有待考证。

我们希望在高考中见到优秀的文章、高分,但不愿见到这些旁门左道甚至是歪门邪道的出现。我在前两天看到有本科生“放下架子”当保姆。如今这社会,考上本科没社会经验,文凭顶个屁用。未来在自己手上,奉劝这些人别没事自毁前程玩。

旁门左道甚至是歪门邪道的出现,是高考的悲哀,也是如今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创造出来的悲哀。现在的高考,真有过去科举制度“一刀切”的味道。考上了,光宗耀祖;考不上,在此不想多说。像范进那样的其实大有人在,只是情节没那么严重罢了。教育制度有待修正,可教育部的专家们竟花了8年的时间去研究44个字!在此想对专家们说:汉字经过五千年的发展,你能把他们研究彻底?估计你从出生研究到临死,也研究不透。别以为你花尽心思去研究那44个字民众会对你感恩戴德。真宗的正事不干一件,民众最讨厌这种人。有那时间,研究一下高考制度不是实用得多?以上这些,只是个人的看法。但仍想提醒专家能多干实事,考生能尽力做些真事、正事。但愿别再出这么多的“幺蛾子”了!

篇7:我爱你 甲骨文

有一种文字,它曲线优美;有一种文字,它生动形象;有一种文字,它如画一样美丽。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甲骨文。

我们的祖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创造了文字。这种最初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最象形的字体。

看看“竞争”的“竞”这个字的甲骨文,两个人手中有着一样的东西,要分出高下,这一个简单易懂的文字,却生动的体现出了比赛的情景;而龟这个字,却恰似一幅可爱的图画,两只小脚从?壳里伸出来,这么的形象。而这些,只有甲骨文能办到。

啊,中国的古人啊,谢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形象的甲骨文,我们会将它永远的流传下去。

我爱你,甲骨文!


篇8:甲骨文

我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开始教我识字,一撇一捺是“人”字;四四方方是“口”字;“口”字把一横吞进肚子就成了“曰”;“曰”字长高变瘦了就是“日”字;一人是“大”,二人是“天”,二人把“天”都撑破了,那就是大丈夫的“夫”字了……这些横平竖直、端端正正的文字是多么有趣呀!

慢慢地,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也知道了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同一种读音又有好几个不同的字,一不小心就读错写错了,我常常分不清“土坑”和“土炕”,把“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把爬字的偏旁“爪”写成“瓜”……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用红笔把它们圈出来,我自己也感到很惭愧。从二年级开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接触到了甲骨文。哦,原来我们还有这么酷的文字,原来我们的每一个字都大有来头!老师给我们讲解甲骨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临摹、讨论,从中领悟了不少知识。你看,坑是提土旁,表示土里洼下去的地方,炕是火字旁,表示用火取暖的床,那么坑和炕就容易区分了。再看川流不息的川字,在甲骨文里,是用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来表示呢!岩壁耸立的两岸,中间的虚线表示湍急的水流,那么,川流不息的川必定是川,而不是穿啦!而同样的道理,爬是要用爪子,而瓜表示藤蔓上结的葫芦,跟“爬”可是风马牛不相及。通过甲骨文,我才发现我们的文字有很多奥秘!

现在,陈老师经常鼓励我们用甲骨文画画,同学们你一张我一张,画得可起劲了。这些画有的用来装扮我们的教室;有的被做成了别致的卡片;有的被同学当成艺术品挂在家里;还有的被画在扇子上、衣服上……这些古朴的文字,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可以用它们描绘连绵不绝的远山、波光粼粼的水面、悠然垂钓的渔夫、妙趣横生的小动物,很多老师看了也连连赞叹,说:“原来我们的文字里藏着画。”

我越来越喜欢甲骨文了,期待着自己有更多新的发现。


篇9:甲骨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甲骨文学校》的书。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悠悠、田田与小布丁穿越回了商朝,在殷城与与一位名叫弃儿的小朋友一起探险的故事。

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悠悠了。他有勇有谋。有一次,成立的一部分小孩要被献祭,小布丁也在其中。为了不让这些小孩被伤害,悠悠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举行祭祀仪式时,让田田假扮成为神灵的样子,把举行仪式的人吓住,救下了这些孩子。在实施计划时,悠悠虽有一丝害怕与犹豫,但为了小布丁和这群无辜的孩子,他还是挺身而出,确保了计划的成功。

我不禁想:我像悠悠吗?悠悠是个小英雄,在危险情况下,悠悠总是能够沉着冷静下来,想出好办法来帮助小布丁和田田脱离危险。而我,在紧急情况下总会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时,他的内心是无私的,总是先关心田田和小布丁。而我却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悠悠是我的好榜样,我需要好好的向他学习。

这就是《甲骨文学校》,一本含有深刻意义的书。


篇10:神奇的甲骨文

我的家乡在安阳,这里可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好地方。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文王庙、岳飞庙、二帝陵、曹操高陵、袁世凯墓、红旗渠……但我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还要数殷墟,因为那里有神奇的甲骨文。

还记得我第一次去殷墟参观时,就被甲骨文迷住了。那些古老的文字,有的刻在龟甲上,有的刻在兽骨上,还有的刻在青铜器上,虽然经历了三千多年,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刚劲。那一串串字符,仿佛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让我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在讲解员阿姨的帮助下,我了解了很多甲骨文的知识。原来,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大部分汉字都是从甲骨文发展变化而来的。我心中不禁在想:第一个创造甲骨文的人该是多么聪明啊,可是到现在我们连他的名字还不知道,他可真是一位伟大的无名英雄呀!

听爸爸说,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研究甲骨文,甲骨文的神秘面纱正在一点一点被人们掀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我的家乡安阳也在一步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家乡的甲骨文,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也做一个研究甲骨文的学问家,把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11:甲骨文学校的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甲骨文学校》的书。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悠悠、田田与小布丁穿越回了商朝,在殷城与与一位名叫弃儿的小朋友一起探险的故事。

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悠悠了。他有勇有谋。有一次,成立的一部分小孩要被献祭,小布丁也在其中。为了不让这些小孩被伤害,悠悠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举行祭祀仪式时,让田田假扮成为神灵的样子,把举行仪式的人吓住,救下了这些孩子。在实施计划时,悠悠虽有一丝害怕与犹豫,但为了小布丁和这群无辜的孩子,他还是挺身而出,确保了计划的成功。

我不禁想:我像悠悠吗?悠悠是个小英雄,在危险情况下,悠悠总是能够沉着冷静下来,想出好办法来帮助小布丁和田田脱离危险。而我,在紧急情况下总会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时,他的内心是无私的,总是先关心田田和小布丁。而我却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悠悠是我的好榜样,我需要好好的向他学习。

这就是《甲骨文学校》,一本含有深刻意义的书。

篇12:甲骨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甲骨文学校》的书。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悠悠、田田与小布丁穿越回了商朝,在殷城与与一位名叫弃儿的小朋友一起探险的故事。

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悠悠了。他有勇有谋。有一次,成立的一部分小孩要被献祭,小布丁也在其中。为了不让这些小孩被伤害,悠悠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举行祭祀仪式时,让田田假扮成为神灵的样子,把举行仪式的人吓住,救下了这些孩子。在实施计划时,悠悠虽有一丝害怕与犹豫,但为了小布丁和这群无辜的孩子,他还是挺身而出,确保了计划的成功。

我不禁想:我像悠悠吗?悠悠是个小英雄,在危险情况下,悠悠总是能够沉着冷静下来,想出好办法来帮助小布丁和田田脱离危险。而我,在紧急情况下总会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时,他的内心是无私的,总是先关心田田和小布丁。而我却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悠悠是我的好榜样,我需要好好的向他学习。

这就是《甲骨文学校》,一本含有深刻意义的书。


篇13:甲骨文

我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开始教我识字,一撇一捺是“人”字;四四方方是“口”字;“口”字把一横吞进肚子就成了“曰”;“曰”字长高变瘦了就是“日”字;一人是“大”,二人是“天”,二人把“天”都撑破了,那就是大丈夫的“夫”字了……这些横平竖直、端端正正的文字是多么有趣呀!

慢慢地,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也知道了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同一种读音又有好几个不同的字,一不小心就读错写错了,我常常分不清“土坑”和“土炕”,把“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把爬字的偏旁“爪”写成“瓜”……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用红笔把它们圈出来,我自己也感到很惭愧。从二年级开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接触到了甲骨文。哦,原来我们还有这么酷的文字,原来我们的每一个字都大有来头!老师给我们讲解甲骨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临摹、讨论,从中领悟了不少知识。你看,坑是提土旁,表示土里洼下去的地方,炕是火字旁,表示用火取暖的床,那么坑和炕就容易区分了。再看川流不息的川字,在甲骨文里,是用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来表示呢!岩壁耸立的两岸,中间的虚线表示湍急的水流,那么,川流不息的川必定是川,而不是穿啦!而同样的道理,爬是要用爪子,而瓜表示藤蔓上结的葫芦,跟“爬”可是风马牛不相及。通过甲骨文,我才发现我们的文字有很多奥秘!

现在,陈老师经常鼓励我们用甲骨文画画,同学们你一张我一张,画得可起劲了。这些画有的用来装扮我们的教室;有的被做成了别致的卡片;有的被同学当成艺术品挂在家里;还有的被画在扇子上、衣服上……这些古朴的文字,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可以用它们描绘连绵不绝的远山、波光粼粼的水面、悠然垂钓的渔夫、妙趣横生的小动物,很多老师看了也连连赞叹,说:“原来我们的文字里藏着画。”

我越来越喜欢甲骨文了,期待着自己有更多新的发现。


篇14:关于甲骨文的文章

甲骨文的发源地是安阳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 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

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得了疟疾,延请太医治病,太医开的药方中有一味"龙骨",家人到药店抓药回来,王懿荣一看上面刻有文字,但不是当时所知道的篆文,经过研究,确定应该是比篆文更早的文字.到药店询问老板,老板说"龙骨"是从河南安阳小屯村贩运而来,当地农民种地时从地里挖出来的.由此发现了甲骨文.由于这个地方经考证是殷商首都的遗址所在地,因此叫做"殷虚",这个地方发现的甲骨文因此也叫殷虚甲骨文.解放以后,考古学家在陕西一带也发现了甲骨文,叫周原甲骨文。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篇15:关于甲骨文的小故事

有一位与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古董商,他叫范维清,是山东潍县人。

光绪二十五年夏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11号的王懿荣身染疟疾,久治不愈。一位医术高深的老中医为王懿荣开出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名曰“龙骨”的药,立刻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其家人从药房抓药回来后,王懿荣亲自查看,发现了中药里的“龙骨”碎片,有的碎片上镌有奇异的纹络。他便抱病亲临药房叮嘱药房老板,如果再有商贩送“龙骨”来,请代为引见。不多时日,名扬京华的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见到王府,这次他带来了十二片“龙骨”。这是他到河南安阳、汤阴一带去收购青铜器,没有如愿。听当地人说“龙骨”是药材,就顺手牵羊地收集了十二片,心里想:“这样也不枉跑一趟。”王懿荣见到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分外高兴。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片甲骨上一个个单一成形的“符号”,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他兴奋地告诉在场的人: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中国文字!范维清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药材是真正的古董。于是,王懿荣以每字一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了这十二片甲骨。并当场给范维清六百两银子,指使他为自己继续大量收购。

随即,派家人到京城各大药店以重金把刻字的甲骨全部买下,以至于典当细软,倾其家财也在所不惜,在他壮烈殉国前竟收集了一千五百片!

篇16:甲骨文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您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治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篇17:甲骨文的小故事

有一位与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古董商,他叫范维清,是山东潍县人。光绪二十五年夏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11号的王懿荣身染疟疾,久治不愈。一位医术高深的老中医为王懿荣开出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名曰“龙骨”的药,立刻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其家人从药房抓药回来后,王懿荣亲自查看,发现了中药里的“龙骨”碎片,有的碎片上镌有奇异的纹络。他便抱病亲临药房叮嘱药房老板,如果再有商贩送“龙骨”来,请代为引见。不多时日,名扬京华的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见到王府,这次他带来了十二片“龙骨”。这是他到河南安阳、汤阴一带去收购青铜器,没有如愿。听当地人说“龙骨”是药材,就顺手牵羊地收集了十二片,心里想:“这样也不枉跑一趟。”王懿荣见到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分外高兴。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片甲骨上一个个单一成形的“符号”,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他兴奋地告诉在场的人: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中国文字!范维清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药材是真正的古董。于是,王懿荣以每字一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了这十二片甲骨。并当场给范维清六百两银子,指使他为自己继续大量收购。随即,派家人到京城各大药店以重金把刻字的甲骨全部买下,以至于典当细软,倾其家财也在所不惜,在他壮烈殉国前竟收集了一千五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