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吹糖人作文开头

吹糖人作文开头(13篇)

篇1:吹糖人

在以前,我们学校正门旁常坐着一位吹糖人的老人,每当下课,便常有同学来买那些香甜又美观的小糖人,老人便烤着麦芽糖,擦试着满头大汗,在手中塑出一个个艺术吕。

可不久后,老人便因种种原因到了别处叫卖。每忆起那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人,虽未品味过他的真正品道,可还是十分怀念。

终于,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展开了“品味传统文化”的活动。在那一个朗爽的早晨,在同学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糖人老师傅来到了班级做糖人,在全班的欢呼声下,在桌子腾开的空位上做起了表演。

同学们静静坐在座位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老师傅不紧不慢地捣腾着麦芽糖,待麦芽糖软化后,老人沾一手玉米粉,抓起一团麦芽糖,像一团橡皮泥揉了起来。忽然,像变魔术似的,师傅抓起一处,一拉,拉出一个中空的“糖吹管”。管子马上硬了起来,老人便一手托着管子吹子,一手在鼓起的糖团上捏。鼓起的糖像一个快速膨胀的气球,不一会儿,变成了形象的桃。老人一连做了几个,分给了全班,大家望着手中的“艺术品”不舍得吃。这时,我才发现师傅已满头大汗,烤麦糖的是雄雄的炭火,师傅的手早已荡得这红一块,那红一块。

一个看上去精致的糖人作品常被人爱不释手,但在高兴同时,人们常忘了这背后的辛苦,做一个精美的糖人,往往需练上十几年,在炭火的烘烤下更是不易。常没几人能坚持下来,糖人也渐渐被人遗弃。想到这里,我不离感到一阵温暖。

篇2:寒假趣事——吹糖人

  寒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天门玩。

  一过天门大桥,就看见很多人围着一个小摊在看什么东西。我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在吹糖人。“哇,这就是有名的天门糖人!”妈妈兴奋地说,“这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门的骄傲,中央电视台都采访过这位老爷爷的。”“我们美术课本上也有糖人的。”我说。

  我聚精会神地盯着老爷爷的手,他的手十分粗糙,但是非常灵活。老爷爷先抠出一团黄色的糖稀,搓成圆球,再吹成一个空心的大圆球,同时手里不停地捏,一个葫芦就做成了。接着他又拿出黑色的糖稀,边吹边捏,一个活灵活现的老鼠就出现在眼前。最后,他把老鼠粘到葫芦上,老鼠拖葫芦就就诞生了。“老鼠拖葫芦——大头在后头!”周围的人都喝起采来,纷纷掏出钱来买。

  老爷爷的手艺如此高超,可是现在没有人愿意学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失传。我多么希望有人能把吹糖人发扬光大。

篇3:吹糖人

  寒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天门玩。

  一过天门大桥,就看见很多人围着一个小摊在看什么东西。我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在吹糖人。“哇,这就是有名的天门糖人!”妈妈兴奋地说,“这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门的骄傲,中央电视台都采访过这位老爷爷的。”“我们美术课本上也有糖人的。”我说。

  我聚精会神地盯着老爷爷的手,他的手十分粗糙,但是非常灵活。老爷爷先抠出一团黄色的糖稀,搓成圆球,再吹成一个空心的大圆球,同时手里不停地捏,一个葫芦就做成了。接着他又拿出黑色的糖稀,边吹边捏,一个活灵活现的老鼠就出现在眼前。最后,他把老鼠粘到葫芦上,老鼠拖葫芦就就诞生了。“老鼠拖葫芦——大头在后头!”周围的人都喝起采来,纷纷掏出钱来买。

  老爷爷的手艺如此高超,可是现在没有人愿意学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失传。我多么希望有人能把吹糖人发扬光大。

  

篇4:乌伤吹糖人的作文开头

乌伤,风情万种。那种种风情,萦绕心头,久久回味……


吹糖人是乌伤的风情。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窜巷,挑着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木架分为两层,层层都有很多小插孔,为的是插糖人。

……



篇5:吹糖人真有趣

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星期六,我在小区散步,我看见一个老爷爷在吹糖人。

只见他一只手里拿着一只小木棍,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小软糖球,他把小木棍插入软糖球中,一边用手转糖球,一边用力吹气,“呼”一下子,糖球一下子园了,好大呀!老爷爷又用一个小糖球吹了一个圆锥形,接着又捏上耳朵、眼睛、胡子。一个小老鼠出世了。太神奇了!这时,老爷爷又拿出一个小糖球,更让人赞叹的事发生了。他把球扔向空中,一边咬上木棍,以夸张的样子在空中吹了起来,一下子,小园球变成了大园球,老爷爷把大园球往老鼠身上一安。呵!一只老鼠正偷香油呢!有趣!真有趣!

吹糖人真好玩!

篇6:吹糖人的手艺

寒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天门玩。

一过天门大桥,就看见很多人围着一个小摊在看什么东西。我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在吹糖人。“哇,这就是有名的天门糖人!”妈妈兴奋地说,“这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门的骄傲,中央电视台都采访过这位老爷爷的。”“我们美术课本上也有糖人的。”我说。

我聚精会神地盯着老爷爷的手,他的手十分粗糙,但是非常灵活。老爷爷先抠出一团黄色的糖稀,搓成圆球,再吹成一个空心的大圆球,同时手里不停地捏,一个葫芦就做成了。接着他又拿出黑色的糖稀,边吹边捏,一个活灵活现的老鼠就出现在眼前。最后,他把老鼠粘到葫芦上,老鼠拖葫芦就就诞生了。“老鼠拖葫芦——大头在后头!”周围的人都喝起采来,纷纷掏出钱来买。

老爷爷的手艺如此高超,可是现在没有人愿意学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失传。我多么希望有人能把吹糖人发扬光大。

篇7:吹糖人

在圆明园里,吹糖人构成了一道风景——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只有一个摊位,但我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只见他拿起一个糖团,捏着捏着就成了一个狗头,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捏的。我突然发现,吹糖人自己也在享受自己的作品。对于老北京的孩子来说,吹糖人是一种快乐,玩糖人是一种幸福。

我缠着妈妈要买一个,妈妈只好给我和妹妹一人买了一个。他做的是十二生肖的糖“物”。妈妈和她聊了起来:“这没几个人会了吧?”他说:“是啊。”

“唉,是啊。”他接着说到“要选接班人了。”妈妈看了看糖人,说:“这学得容易么?”这吹糖人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五年学完吹。”不会吧,这么久,那吹糖人叔叔学了多久呢,但我还是决定不问——还是看看他是怎么捏的吧。

只见他捏着捏着,两个龙头跃然眼中,真神奇呀!制作时,小贩从铜勺里取出一点儿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防止粘连,趁热将糖搓成卵形,团成一个空膛的长球状,空膛的一端抻细,就形成了一根空心的小管子,如吸管,马上就用嘴对着管子的一头朝里吹气,双手立即在糖泡的另一头随手就拉捏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来,灯笼、金鱼、猴子、胖娃、鸡猪羊狗,无所不能,十二生肖,喊来就来。

吹糖人是老北京的一个行业,为了促销,旧时还可以用牙膏皮换呢!你知道吗?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据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担换破烂。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600年啊!

现在估计已经没有什么人把吹糖人作为一门吃饭的手艺活儿了。希望吹糖人儿和剪纸、年画、泥玩等东西作为传统文化艺术,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够有人继承和发扬他们,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尝尝老北京的吹糖人。

篇8:传统手艺——吹糖人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小贩们肩挑担子走街串巷,担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麦芽糖溶化所得)。

木架分为两层,每层都有很多小插孔,为的是插放糖人。这玩艺儿好看、好玩,玩完后还能吃,一般孩子都喜欢,见着就走不动了,不是缠着大人要买,就是跑回家去要钱,实在没钱的也不肯离去,眼巴巴地盯着这些糖人。

小贩就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段,待吹起泡后,迅速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内,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打开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苇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糖人有各种形状,什么小鹿、金鱼、耗子、灯笼等,最惹孩子喜爱的是孙猴。

听老人讲,早些年有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为了让生意好做,糖人可以不必用钱来买,而是用牙膏皮来换。两筒牙膏皮可以换一个孙猴或是其他的小糖人。这一着颇受儿童欢迎,常常有小孩子把家里没有用完的牙膏挤出来,用牙膏皮去换糖人吃,即便挨打也觉着甜滋滋的。

吹糖人艺人多为流动制售,每年除6、7、8、9四个月因气温高、湿度大不宜吹制外,晚秋、冬季、早春等季节皆宜,以冬闲时节为最佳。一般艺人走乡串村制售,逢节庆、庙会等群众聚集活动的场合,摆摊制售。

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希望吹糖人儿和剪纸、年画、泥人等东西作为传统文化艺术,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够有人继承和发扬他们,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篇9:我喜欢的吹糖人

上周末,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爸爸妈妈带我去市中心买东西。

走到水井沟,全是些小贩在卖商品。在众多新奇的玩意儿中,一个老爷爷在捏唐人儿,他吸引了我的眼球。

老爷爷头发花白,又粗又大的一双手,熟练地摆弄着着糖人儿,先捏出不同的造型,黏在一根通气的管子上,你别看他的手大,却非常地灵活。我让老爷爷帮我吹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孙悟空。只见老爷爷,抓起一块唐泥,一会儿就把造型捏好了。接着,爷爷先把管子插到头部的地方,然后憋足了劲儿,一吹,孙悟空的头居然真的涨起来了。我兴奋地又唱又跳,拍手叫好。老爷爷看我兴致很高,干脆一口气把孙悟空吹了个成型。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展现在眼前,眼睛炯炯有神,手指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颜色。我嚷嚷着:“爷爷,都没有颜色,要是有颜色就能更棒了!”爷爷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马上就毁有颜色了。”然后爷爷把他的背篓拿到身边,打开拿出里面五颜六色的糖人儿专用色彩。我只看到爷爷娴熟地上色。头上的帽子是黄色的,金箍是金色的,眼睛黑色,猴毛棕色,脸用的皮肤色,一件土黄色的僧衣,一块豹纹的皮裙把孙悟空装扮得威武精神,黑色的裤子,红色的鞋子,闪闪发亮的金箍棒,哇塞!简直活的孙悟空。一切完工了,老爷爷拿一个竹棒黏住孙悟空,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就这样做好了。

我高兴极了,拿着爱不释手,一直在妈妈和爸爸面前吹嘘这栩栩如生的孙悟空。从此这件“珍品”就成了我的宠儿。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技艺高超的老爷爷,这让我也更加坚定了勤奋努力就会有好的收获,就正如老爷爷长期积累和练习有了自己高超的吹糖人儿的技术。

篇10:吹糖人真有意思

小朋友们,你们有见过吹糖人吗?我见过哦,看起来很有意思哦。

寒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天安门玩。一过天门大桥,就看见很多人围着一个小摊在看什么东西。我好奇地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在吹糖人。“哇,这就是有名的天门糖人!”妈妈兴奋地说,“这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天门的骄傲,中央电视台都采访过这位老爷爷的。”“我们美术课本上也有糖人的。”我说。

我聚精会神地盯着老爷爷的手,他的手十分粗糙,但是非常灵活。老爷爷先抠出一团黄色的糖稀,搓成圆球,再吹成一个空心的大圆球,同时手里不停地捏,一个葫芦就做成了。接着他又拿出黑色的糖稀,边吹边捏,一个活灵活现的老鼠就出现在眼前。最后,他把老鼠粘到葫芦上,老鼠拖葫芦就就诞生了。“老鼠拖葫芦——大头在后头!”周围的人都喝起采来,纷纷掏出钱来买。

老爷爷的手艺如此高超,可是现在没有人愿意学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失传。我多么希望有人能把吹糖人发扬光大。

这吹糖人的技巧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哦,所以我们要把它继续发扬光大哈!

篇11:一个吹糖人儿

我刚一出门,邻居叔叔便对我说:“晓娟,快去看吹糖人儿的。别忘了叫上我家小豹灵。 我问:“什么叫吹糖人儿啊?”叔叔边走边说: “等会儿一看就知道了。”我不好意思再问,赶忙招呼小豹灵,一起跑到楼外去看吹糖人。 我的视线越过小孩们的包围!,投向坐在小凳上一位约莫四十岁上下的民间艺人。只见这位老叔手里拿着个闪闪发光的“小铜人”。那“小人”脸上还涂着红红的脸蛋,活象年画里的小宝宝。 “唉,再吹一个!”一个小孩儿叫道。 “没人买,吹多了干啥!”老叔回答说。 “你还不买一个,多好看啊!”小豹灵在旁怂恿我。 “好吧!我买一个。”

看着这可爱的小玩意儿,我不由自主答应了。 老叔掀开竹篮上的盖布,露出了一盆和木头差不多颜色的“面团”来。他用右手捏出大拇指指节大小的一块,在手里搓了两下,象小孩子玩橡皮泥那样,捏成一个小碗,又持着碗口把上半部拉细,把“口” 含在嘴里,一边吹,一边娴熟地用双手捏着。真象变戏法似的,上端鼓起一个小泡,下面又鼓起个大泡。不到两分钟,做成了一只美丽的“宝葫芦”。接着他又捏出一小块“面”,同样是先做个“小碗”,又把“口” 含进嘴里,一边吹,一面拉扯着瘪“气球”那端。孩子们在一旁叫道:“老鼠!”“是个耗子!”

只见老叔巧手一提,两指接连一捏一捏的。啊,现出了一排小脚趾,原来是一只金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从蓝子四周的颜料瓶里挑出一点儿红色,滴在鸡身的侧部,用嘴一吹,竟给鸡儿“插上”了一对凤凰般的翅膀。接着他用嘴一舔“鸡肚子”,把鸡按到了“宝葫芦”上,活象一尊神话中的宝像。 不知哪个孩子又在一边喊道:“别舔啊!多脏啊,人家还怎么吃啊!”另一个小孩说:“这么好看,干吗要吃了啊" 一件玲珑精妙的艺术品,不到三分钟,竟然展现在眼前!这是一双多么灵巧的手啊!

篇12:吹糖人喜悦之情

大年初四,爸爸妈妈带我去司徒小镇玩。刚到小镇就看到有许多小朋友在吹糖人。

于是,我就缠着妈妈给我买一个,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妈妈终于同意了。那个做糖人的叔叔说他做的公鸡下蛋每过三十秒就会下一次蛋,我听了非常兴奋,决定要做个公鸡下蛋的糖人。

只见做糖人的叔叔拿起一根小木头棒,又在上面粘上一卷糖,再把一丝糖捏成一个细长的小吸管让我来吹。我按照叔叔教的方法使劲一吹,糖竟然立刻胖了起来。这时叔叔快速一捏,一个漂亮的公鸡头就做成了。我紧接着又吹了一下,不一会儿公鸡的身子和翅膀都捏出来了。糖人看起来栩栩如生、晶莹剔透,十分漂亮。而我看着精致的糖人却不舍得吃,就把它递给了弟弟,弟弟吃了一口居然说:“也没多好吃啊!”我赶紧尝了一口,大声说道:“啊!真好吃!”

没有付出劳动的人,是体会不到劳动后的喜悦之情的,就像弟弟觉得糖人不怎么好吃而我却觉得很甜一样。

篇13:我最喜欢吹糖人

今天,妈妈带我去了河坊街,那里是杭州著名的旅游一条街,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民俗艺人。我看到了捏泥人,蒸定胜糕、炒龙井茶,剪纸……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吹糖人。

吹糖人的叔叔是一个中年男人,小平头,头发已经有点白了。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棉袄,外面套着一个围裙,端坐在摊位前面。

他一手拿着细细的小竹棍,另一手用竹棍挑起了奶白色的糖浆。他把糖浆用两根棍子拉直,使它软软的,像一条毛巾。然后,他抽出挑起糖浆的棍子,用手把挑起的糖浆搓圆,就像一个大泡泡,看上去很好玩。

接着,叔叔用右手拿住圆球,左手大拇指往圆球里面掏出一个洞来,再把洞口用糖浆封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中空的圆球。他又在圆球中间用两个手指头稍微用力,使这个圆球变成一个八字的葫芦形状。我以为这样就做完了,没想到神奇的在后面呢!

叔叔从圆球封顶拉出一根细长的糖浆管作为葫芦蒂,还把葫芦蒂作为吸管对着口子吹气,边吹边握着这个造型,渐渐的,葫芦的两个圆球就渐渐鼓了出来,好像里面都装满了空气。我看了觉得很奇怪,这么细的蒂,怎么能吹进这么多的气?我也好想回家用超轻粘土替代糖浆试一试。

最后,叔叔用一根长长的竹签串进了葫芦洞里,这样一个吹好的葫芦就完成了。

我觉得吹糖人真神奇,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