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传统文化3000字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3000字论文(6篇)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们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还是最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过春节可以收到象征着祝福和平安的压岁钱;过清明节可以祭拜去世的亲人;过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带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骗,伤心至极,当晚投江而死。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小船准备把屈原的尸体打捞回来,可怎么也打捞不回来了。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子。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吃,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
又一个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不热闹,反而有点凄凉。革命先烈们,你们牺牲了多少啊!
这几天,我看了电影《两个小八路》,他们很勇敢,在无数战争硝烟的洗礼中,留下了那感人的故事。他们在布满了硝烟的战场上为八路军们通风报信;在充满危险的鬼子的军营,不,是凶残的豺狼的老巢前获得敌情,传递给战士们;在火焰蔓延和子弹飞过的战场上奋不顾身……他们为了革命,和鬼子、当汉奸的二鬼子拼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凝聚了多少他们的血汗!这两个小八路年龄只有十几岁!
枪中发出的子弹,是战士们发出的呼喊;手雷中冒出的巨火,是战士们对日军的憎恨;大炮中冒出的巨烟,是战士们内心为革命而奋斗的志向长城。一个个烈士们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赢在了革命战场上,他们用血抹亮了自己闪耀的名字,用生命换来了现在美好的生活,用高声的呼喊换来了解放后和平美丽的祖国…… 烈士们,你们在说什么?啊!我听见了!你们在说:“为了革命,为了下一代,冲啊!”你们走了,但留下了无数后人的思念,留下了血染红的五星红旗!“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烈士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做一个文明少年,抛开不该想的东西,尊重先烈们。
经常听到有同学说不文明词语,还改编先烈们的故事,这怎么行呢?做一个好少年,好学生,佩戴好红领巾,干干净净、开开心心迎接每一天。
同学们,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的如诗文之雅趣,有的如曲乐之悠扬,有的如对联之巧妙。而我最喜欢的,是写意的国画,那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净化。
望·初遇
初遇国画是在一次美术展览会上,至于画的内容却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看到那幅画,我只觉很美,美得让人移不开目光。从那次开始,我总是央求父母让我学习画国画。也许,这就是意境之美吧。
寻·相知
父母给我找了一位国学老师。初学之时,大概就是老师画一笔,我就画一笔,画完心中总是不解:为什么每笔都和老师画得差不多,画完的整体却不如老师画的那么好呢?怀着心中的疑惑,我去问了老师,老师告诉我:“国画是离不开生活的,你需要在生活中多观察,看到万物之间的联系,你的困惑就可以解答了。”我趁着假期与父母走访许多奇山异水、名胜古迹,随着游览的脚步,我似乎也渐渐体会出来什么是物体的透视,怎样搭配才能最好地体现出画者要传达的意思。
高山配流水,近处是潺潺的流水,水边杨柳依依,垂在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远处是雄伟的山峰,雾气袅袅,山尖在云雾之上,显得更加挺拔。一幅幅作品的完成,意境也越来越深。画笔或勾勒或渲染都是一次次美的享受。这就是画之美,更是意境之美、文化之美。
悟·相识
随着我画技的提高,老师告诉我,一幅画如果给人留下的印象只是美,那绝对是失败之作。一幅画是该有神韵的,就如山水与花鸟是分不开的一样。如果在杨柳的枝头添一只小鸟,如果在空中画几群归雁,给人的感觉会大不相同。我开始用笔尝试,渐渐发现,我添的事物也不能随意,必须与所表达的情感一致。就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如果想描绘春日之景,就需添几只鸭,而若是画秋日之景,画鸭子则是万万不可的。古人偏爱四君子“梅兰竹菊”,寄与高洁的志向;几匹奔腾的马,便可体现奋求上进的决心。这和诗文中的意象倒是相似,惜别画折柳,相思即明月。国画,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在景中寄托了画者的心情。再看一幅画,我仿佛能与她沟通。透过画,既看懂了画者,又是自己情感的升华。
每次画画,我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心情。但每次画着画着,我的心情都渐渐归于平静。国画之于我,更像是一位无话不谈的朋友,同享快乐,共担痛苦。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我有责任去继承,却更享受接触文化的过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国画之美,依旧在不断延续着……
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也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和谐与国家统一的重要精神支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对台宣传领域的媒体扮演着沟通两岸民意、增进两岸理解的重要角色,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应抓住有利时机,在内容、形式和渠道建设上狠下工夫,大力推动文化入岛,增进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认同,提升祖国大陆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内容上,提倡“三个重视”
重视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论文联盟收集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两岸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作为两岸民众相互沟通和了解的重要平台,对台媒体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充分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和神韵,引发两岸民众的兴趣和思考,并以此为基点加深对彼此文化观念的认知。要理直气壮地用维护统一、振兴中华的民族大义占领道义制高点,用历史和现实讲清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团结统一的家国意识、厚德载物的道德精神”等优秀内涵,②阐述两岸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岸历史积淀的共同传承与发扬,传递两岸民众对未来两岸命运前途的前瞻与追求等相关信息。通过媒体“文化共商”“文化互动”功能的发挥,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社会交融和情感融合,使更多民众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的共同价值基础,两岸同胞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理应超越历史恩怨和心理隔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去。
重视展现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的景象。文化是一个社会所遵循的生活方式、代代相传的传统,也是信仰、风俗以及思维模式、行为准则的总和。两岸文化同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均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台湾文化具有融海岛文化、移民文化、外来文化于一体的自身特色,且经过岛内“台独”势力的反复操弄,“政治化”“本土化”色彩浓厚。对此,既要通过对两岸共同历史遭遇的深入宣传来逐步纠正岛内社会存在的错误、片面历史观,增强两岸民众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也要积极肯定台湾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充分反映“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的历史和现实。这样,既能展示祖国大陆的博大胸襟与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文明的自信,也有利于激发台湾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共同价值的感应。
重视塑造祖国大陆客观正面的文化形象。两岸关系长期的疏离和六十多年的政治对立,再加上近代以来分别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深深影响了两岸民众的民族情感。台湾民众普遍认同“西式民主政治”,在文化上自视“优越”,自认“唯有台湾最有条件成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③对大陆社会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甚了解且抵触心理很深。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心理尤其是政治文化心理上的隔膜是现在及未来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障碍。为此,要善于利用“中国模式”影响广泛的生动事实,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增进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感;通过鲜活生动的人和事充分说明,祖国大陆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进一步丰富大陆形象的文化内涵;尊重台湾受众的接受心理,降低论述基调,客观报道自身不足和缺点,使大陆形象在文化上更具亲和力、感召力。
在形式上,做到“三个善于”
善于讲好文化故事。中华传统文化“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④既依存于经典之内,也蕴藏于百姓的生活里。如果只讲文化的抽象原则和道理,即使其导向正确,观点精辟,也只能是曲高和寡。把中华文化精髓融入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之中,以台湾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才能扩大其影响范围,达到弘扬的目的。在讲“故事”的时候,“要突出人的位置与分量,关注人的权利、人的生活状态、人的精神追求等”;⑤善于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如同心同德、尊老爱幼、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险、共御外侮、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和衷共济、与人为善、顺时应变的人文精神,诚实守信、讲究公德、精益求精的优良品格等;通过细腻的描述,让台湾民众看得进,听得懂,能接受。
善于体现时代特色。在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华文化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对台宣传中,面对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与大陆有着诸多不同的台湾受众,更需鼓起创意的翅膀,将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与融入时代性元素统一起来,提升文化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震撼全场。其后这幅巨型电子艺术作品接连在台北、台中等地展出,累计吸引超过130万人次岛内民众参观,充分说明了创新观念、手法和方式不仅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特质,而且能够赋予其新的美感和魅力。两岸民众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力量,越深入生活、贴近大众,就越能体现时代特色。因此,要更多地用通用的、大众的表达方式,积极报道两岸各阶层民众真实的生活状态、审美趣味和思想情感,大力宣传现代社会中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真善美,利用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推广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两岸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善于打造独特品牌。近年来,文化宣传更加注重挖掘、利用大陆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独特的文化精品,为广大台湾民众所喜闻乐见。如福建广电集团主创的“妈祖之光”文艺演出活动,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亲情乡情浓郁,在岛内影响逐年增大;华夏经纬网以独特的海峡视点和丰富的区域性涉台资讯吸引了不少台湾网民。但必须认识到,当前,大陆宣传入岛真正形成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还很少,特别是媒体在岛内的竞争力还比较弱。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要求,对台媒体要以争取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台湾民心为主线,整合力量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风格、气派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向岛内社会展示祖国大陆的文化实力和中华文化的独特神韵。要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再创造,确保文化产品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吸引更多岛内民众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
在渠道上,抓好“三个开拓”
开拓新媒体传播手段。受政策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对台媒体的入岛落地面临诸多制约,大陆优秀的报刊和广播电视节目资源在岛内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普及。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穿透力强、互动性好、信息量大、自由度高等特点,成为能够突破海峡天堑的媒介“利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岛内的网络普及率相当高,网民占岛内总人数的70%以上,影响力仅次于电视,青少年的网络接触率更是高达95%以上。因此,大力开发新媒体、新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文化宣传入岛的覆盖面、影响力。要重点办好对台门户网站,积极推动对台传统媒体的技术升级和媒介融合,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信息和多媒体的文化产品,增强服务功能,使大陆图像、声音、视频、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岛内各地,进入千家万户。要积极利用在岛内具有较高人气的商业网站推广中华文化,主动提供更多适应年轻网民口味的音视频特色文化产品,突出民间色彩和时尚气息,借其平台扩大宣传影响。探索开发专门对台的网络电视台,利用商业手段整合各方片源,将大陆优秀电视片源源不断输入岛内。
开拓岛内舆论阵地。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包括报刊、广电、出版、网络在内的两岸媒体纷纷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比如,联合采访,互相提供节目和稿件,合作直播节目,举办各种研讨会、论坛和联谊会等,为宣传和文化入岛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台湾媒体对大陆的报道也持续加强,相较以前更加全面、立体、客观、真实。但总体来说,大陆宣传入岛的规模数量尚小,两岸媒体采访常态化尚未实现,台湾媒体对大陆和两岸关系的报道仍难以摆脱“泛政治化”倾向,特别是以三立、民视和《自由时报》为代表的绿色媒体,经常对大陆进行刻意的偏见报道和歪曲解读,很大程度误导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全面客观认知。出于市场竞争和商业利益需要,台湾媒体与大陆交流合作的内驱力越来越强。在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化的过程中,要转变观念,把握机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借力岛内媒体;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邀请台湾蓝绿媒体采访大陆重要政治、文化活动和特色文化路线,主动设置议题,做好服务协调,引导台湾媒体对大陆进行客观正面的报道;要通过固定的业务合作和专项的交流活动,拓展两岸媒体交流合作的领域,提升层次,策略性传播大陆文化信息;要积极利用商业手段,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拓展台湾文化市场。
开拓民间宣传渠道。岛内社会蓝绿对立严重、族群分际鲜明,台湾民众思维方式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对台宣传也需要讲究层次,分众宣传,逐段争取。既要重视媒体层次的筹划和传播,也要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智库、文艺界人士和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特色优势,通过丰富多样的渠道加大文化入岛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立体多元的文化传播格局。特别要对广大网民、自由行观光客、赴台团体和民间交流人士进行有意识的规范引导,促使他们在与台湾民众的接触交流(含虚拟空间)中传播“两岸一家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富于时代气息的文明形象。
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惊人而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与动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
然而,在经历了质疑,批羊,反思之后,中国文化似乎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现代年轻人普遍没有文化归属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种冲击,我们站在路口却不知去向.
我们生活在所谓的“后现代”世界里,我们吃肯德基,我们过圣诞节,我们立场做有文化的人,但我们很少思考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此时的拥有的,真正的文化.面对这样的文化残局,选择逃避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找到答案.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香水偿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因此,我觉得,要想真正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兼并的属于中国的文化之路,我们首先要重视传统论,走进它,了解它.
【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年的积淀,其精华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重教师权威、师道尊严两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旨在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提倡的重要能力之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必然会渗透在教育中,影响着我国的教育,进而影响每一位学生。因而,有必要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如下
(一)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这种价值取向驱使人们不自觉的优先考虑群体,而后考虑个人的利益和需要。考虑集体利益固然必要,但需要在集体与个人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以使学生达到整体的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延伸到教育上则表现在教育目标上的统一。在我国,尽管国家的文件中提到要鼓励学生探索、发现,但是,在实践中,出于中高考的压力,一直是以所有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为目标,以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的结果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有自己的创新与想法也不得不暂时抑制以应付繁杂的考试。因此,掌握知识是最终目的,而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性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行为的发展而缺乏关注。
(二)重教师权威,师道尊严
中国传统文化的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师道尊严”,其起初是为了是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学术成果,初端是好的,但却使学生处于过度的教师权威之中,导致学生的“惟命是从”,甚至使学生害怕教师,不敢与教师交流,这远背离了最初的本意。传统的“师道尊严”为教师和学生做个各自的定位:对教师而言,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传授的知识绝对正确,不容置疑;对学生而言,他们成了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不对等的关系。尽管随着不断的改革,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批评,教师们也意识到其弊端,但在实践中却有意无意的渗透出来,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压力。人们尊重权威,有一定的道理,也可理解,但一旦在思维上形成了权威的枷锁,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教育中就会严重地制约受教育者的创造。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消极影响
创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产生新的创造,而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抑制。“比如,儒家价值体系中的群体至上原则、墨家的兼爱与尚同原则、法家的废私主张和法术、势的暴力强化秩序以及佛家的普渡众生的群体意识等无一不是充满着道德意蕴的伦理原则。如果有人敢标新立异,鹤立鸡群、出风头都会受到排挤甚至是孤立”[4]。这严重阻碍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发展,养成了没有个性的人,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怕失败,故步自封,看低了自己,将本来有可能的创造也化为乌有,不仅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也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因此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如果二者不平衡,即使是在精妙的传统文化也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常常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学生往往没有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学习的内容都是被安排好的,即使出现了选修课也因繁杂的功课而趋于形式化。有人曾对这种教育活动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的独特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模式加工和塑造。”[5]这种教育严重地剥夺和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一面,这就是传统教育教会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仁者爱人,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儒家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君子即德才兼备的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下来,就是懂得尊重他人,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将诚信,注重学术规范与道德,同时善于分享,把自己的力量变成更大的力量,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优秀品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自身的特点,因而我们在面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时应基于理性的思考基础之上,不能片面的来说,应辩证的对待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