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蟋蟀作文读后感

蟋蟀作文读后感(20篇)

篇1:捉蟋蟀

  在一个静悄悄的夜里,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上,满天的繁星像许多一眨一眨的眼睛。我和堂弟拿着网子和手电筒在田野找什么呢?我们在找让法布尔观察了三个多小时的蟋蟀,看一下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于是,我和堂弟先在田野里仔细的听着,然后,我顺着声音找到了一只又大又肥的蟋蟀,我微微俯下身,用网子“捕捉要犯”,可那只蟋蟀猛的一跳,我抓了个空。我有点灰心,但又转念一想,以前法布尔也不是一会儿就捉到蟋蟀的,就又重新燃起了小宇宙。

  我又继续开始寻找,终于又找到了一只蟋蟀。那只蟋蟀十分嚣张,见了我不但不躲,反而继续往前爬,“让我收了你”我气愤地说。我用网子往他身上一罩,他用力一蹦,躲过了一次追捕,可它还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我看准时机,用网子一罩,再提起来,蟋蟀被我捉住了。可是一会儿,蟋蟀就从网子里掉了出来,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仔细一看,网子破了个洞,正好能让蟋蟀掉出来,我自认倒霉:“遇见了个奸敌。”我只好重新换了一副网子。

  我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我突然看见一片玉米地,又想起蟋蟀喜欢吃玉米,于是,我就走到玉米地里摘了几个玉米,然后,我把玉米剥成粒,然后把粒撒在我的身边,十分钟后,来了一只蟋蟀、两只蟋蟀、三只蟋蟀……许多的蟋蟀爬了过来,我用网子左手抓一只,右手抓一只,一连抓了五六只。在食物的诱惑下,那些蟋蟀变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我把它们放在地上观察,只见蟋蟀身着一件绿色的“皮大衣”头上长着两根弯弯的“天线”,它那两条粗壮的大腿和六条带倒刺的小腿,俨然有一种王者之风。

  那一晚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这件事,都能让我美上一天。

篇2:斗蟋蟀

我家有四只蟋蟀。它们有着椭圆形的身体,六只脚和半圆形的头,头顶两条细长的须。它们前面的脚和中间的脚细长,后脚粗壮有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跳得很远的原因吧?

今天,我和爷爷斗蟋蟀。比赛开始了,我挑了一只我认为最厉害的,爷爷也挑了一只。我们把蟋蟀放到斗盆边。我的蟋蟀像支箭似的跑进斗盆,而爷爷的蟋蟀却呆若木鸡似的站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它也冲进斗盆。张大嘴巴,撕咬我的蟋蟀。我的蟋蟀也急了,不甘示弱。它们的腿都死死地蹬着地,牙齿相互咬着,战斗陷入胶着。突然,我的蟋蟀后腿一蹬,把爷爷的蟋蟀压在身下,狠狠地咬住,爷爷的蟋蟀拼命挣脱,几个回合下来,爷爷的蟋蟀落荒而逃。我的蟋蟀像个战胜的将军,抖动着翅膀向我“邀功”。爷爷把自己的蟋蟀从斗盆里救出来,说:“输了,输了!”我非常高兴。

斗蟋蟀真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呀!

篇3:蟋蟀

蟋蟀是一种很好斗的昆虫,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有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喜欢咬斗。前足的胫节上有敏感的听器,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前翅是革质的,而后翅是膜质的,用于飞行。它还有着一对比身体还要长的触角。

蟋蟀吃些什么呢?蟋蟀是杂食性动物,各种作物、树苗、菜果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蟋蟀是靠口中的大刀牙来咀嚼的。

蟋蟀是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和许多昆虫一样,都是由卵开始成长的。幼虫和成虫的模样差不多,但是块头很小,并没有翅膀,身体是白色的。经过多次脱皮,它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最后长成了成虫。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斗蟋蟀,但有没有人想过,蟋蟀为什么好斗呢?这是因为蟋蟀生性孤僻,一般情况下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生活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一到夏末初秋,蟋蟀就会唱起歌来。其实,唱歌的蟋蟀都是一些雄蟋蟀,这些时间蟋蟀求偶的时间,所以这是一种吸引雌蟋蟀的方式。

蟋蟀又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在蟋蟀的前部基翅的一条斜翅脉上,排列着数十个小锯齿,称为“刮片”。在刮片的下方呢,是一条较硬的翅边,我们称之为“摩擦脉”。在摩擦脉和刮片的边上,有个环形区域,叫作“发音境”。

现在来说说蟋蟀是怎么发声的:首先,把右边的覆翅盖于左边覆翅之上。将覆翅在背后高举,与背呈45o角。接着,收缩胸肌牵动两翅,使两翅不断向两边张开再闭合。最后,以左边覆翅上的刮片摩擦右边的摩擦脉,同时,用左边覆翅上的刮片摩擦右边的摩擦脉。利用摩擦使覆翅上的发音镜产生震动,从而发出清脆的鸣声。这就是蟋蟀发出声音的总个过程。

篇4:观察蟋蟀

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我十分喜欢小昆虫,其中最喜欢观察的就是蟋蟀了。每年秋天,我都要和爸爸一起捉几只蟋蟀养起来,而今年也不例外。

傍晚,小区里到处可以听到蟋蟀叫的声音。我和爸爸静静地坐在小区的长椅上,侧耳倾听,很快,在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下我们听到“蛐蛐蛐蛐”的叫声,我和爸爸相互一笑,循着叫声,蹑手蹑脚地靠近“目标”,爸爸一手拿着网罩,一手轻轻抬起砖块,只见爸爸一网罩下,蟋蟀在网罩中拼死地挣扎着,仿佛在说:“放我出去,放我出去。”不一会儿,我和爸爸就捕捉到了八只战利品,把它们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罐子里,宝贝似的养起来。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今天放学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蟋蟀罐前,准备仔仔细细地观察一下蟋蟀。

蟋蟀也叫蛐蛐儿,还有人叫它“促织”,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它身长大约20毫米,浑身上下穿着又黑又亮的盔甲,显得威风凛凛!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褐色触角,比它的身子还长呢。它有三对腿,一对比一对长,一对比一对粗,最后面的后腿不仅又粗又长,而且还长着许多小刺,让人看了不禁有点心虚。那它们是公蛐蛐还是母蛐蛐呢?这时我想起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公蛐蛐有两条又小又细的尾巴,而母蛐蛐却有三条尾巴,中间的那条长些,就像一个横写的山字。

蟋蟀可能是有些怕我,见我走近了就立刻退到罐子的后边,用触须冲着我摆动,张开两颗大牙紧盯着我,后腿向里收着,显得很紧张。见此情景,我先给蟋蟀的罐子里分别放了一些水和米饭,然后和它们聊起天来,想让它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是一晚上过去了,它们俩却一声都没有叫,我只好失望地去睡觉了。

2018年9月11日 星期二

今天放学回家,一下电梯,我就听到从我家传来“蛐蛐蛐蛐”,像是音乐家唱歌似的蛐蛐儿声,我开心地和爸爸说:“爸爸,爸爸,我的两个小伙伴终于叫啦!”爸爸笑着对我说:“都是你的功劳啊,你把它们照顾得这么好。”进门后,我瞬间就飞奔到蛐蛐儿罐旁,打开罐盖子,和我那两个可爱的“小伙伴”打了一个招呼。哇!你们俩真乖,不但把水都喝了,而且饭也都吃了,我自言自语起来。这时,我发现蟋蟀唱歌的时候翅膀会不停地挥动着,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爸爸。爸爸意味深长地告诉我:“蟋蟀的歌声是通过翅膀的摩擦发出的。”原来蟋蟀会唱歌的秘密在于翅膀啊,顿时我恍然大悟。

经过我的悉心照顾,我的小伙伴们慢慢长大了,它们已经安心地在我家生活,每天用那悦耳的歌声陪伴着我。通过这次观察,我对蟋蟀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后,我还要进一步观察,探寻更多有关动物的奥秘!

篇5:蟋蟀返乡

几个星期后,蟋蟀切斯特告别了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决定回乡下。

这一天,乡下的朋友和人们听说切斯特要回来了,都去火车站接切斯特。就连家里养的家禽:猫、狗、牛、羊、鸡、鸭和鹅都来了。他们准备了鲜花和切斯特爱吃的青草,等待切斯特的到来。

切斯特在火车上并不感到无聊,因为他有风景做伴。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蜿蜒的山脉,曲折起伏;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大海,蔚蓝蔚蓝的,使人心情舒畅。不一会儿,切斯特就回到了他的家乡。

人们一见到切斯特,便极力要求切斯特演奏他的成名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身心放松……

一天,海盗贱人桢抢走了切斯特的妻子菲儿·叮当,并在信里写道:想菲儿·叮当?那就来包包岛找我!——署名:贱人桢。切斯特准备了一个吃光了的西瓜空盆,扔到水里,便出发了。切斯特是个粗心的蟋蟀,救妻心切。出发前他竟然忘记了带船桨和食物!时间一长,切斯特饿极了,他再也忍不住了,便吃了一圈西瓜皮,每隔几天就吃一圈。渐渐的,西瓜皮越吃越小。一天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海水慢慢涌进西瓜皮,越涌越多,直到下沉……

可怜的切斯特!

篇6:抓蟋蟀

我们在体育场中心看到地上有很多蟋蟀,有大的、有小的,都特别的凶。看到蟋蟀落到地上,我们就轻轻地跑过去,先用一只手猛地捂住蟋蟀,不让它跑掉,然后用另一只手抓起蟋蟀,放到瓶子里,一会儿,我们就抓了好几十只蟋蟀。
时间过的可真快呀,都快十点钟了。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我们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小。
我打算把这些蟋蟀带回家,明天送到姥姥家去喂小鸡,让小鸡长的更快一些。

篇7:了解蟋蟀

周末,我在公园散步时,突然听到“曲曲——曲曲曲”的带有节奏感的声音,我往四周看了看,发现声音是从一片草丛里传出的。我仔细一看,哦!原来声音是蟋蟀发出的。

蟋蟀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我仔细想了想,又看了看蟋蟀。只见它站在平坦的石块上,停了一会儿,又发出了声音。可是,蟋蟀只是抖了抖翅膀,就发出了声音。

蟋蟀是用嘴巴发出声音的?还是用翅膀发出声音的?我带着一个大问号,回了家。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书房,翻开了《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找到了关于蟋蟀的资料,终于知道蟋蟀是怎么发出声音的了:蟋蟀并不是像人一样用嘴发声的。它是利用两翅不停地摩擦发出声音的,蟋蟀本身是不会鸣叫的。

真的吗?蟋蟀本身不会鸣叫,而只是翅膀不停地摩擦才发出声音的?我在公园里抓了一只蟋蟀做实验。第一次,我用透明胶带把蟋蟀的嘴封住,可是,蟋蟀还是发出了“曲—曲—”的叫声。第二次,我又用透明胶带把蟋蟀的翅膀绑在一起。这一次实验和上一次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蟋蟀并没有发中鸣叫声。

经过这两次实验和《十万个为什么》里的资料后,我比以前更了解蟋蟀了。我也发出了感叹:“啊!大自然比我想像中的更加神奇!”

篇8:抓蟋蟀

  今天,我在小区草地上玩得时候,看见一个黑色的东西在跳来跳去。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是一只蟋蟀。

  我想把它抓起来,可是我一抓它就跳走了,怎么也抓不到。我就拿了一个塑料袋,轻轻地往它身上一套,我说:"哈哈,你这下跑不了了吧!"我把袋子系紧,又用牙签扎了几个小孔。就把蟋蟀带回家了。

篇9:介绍蟋蟀

  是一种很好玩的昆虫,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很爱玩它。它们长着一对薄薄的翅膀,颜色紫褐而光润。雄的翅膀可以磨擦出声音。

  蟋蟀的后腿又粗又大,还带有锯齿状的倒钩。

  它善于跳跃,而且跳得很高、很远。当然,如果它们失去了跳跃的法宝――后腿,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跳不起来了。

  雄蟋蟀的尾部拖着一对尾须,像一把大剪刀,俗称“两枪”。雌蟋蟀的两根尾须之间还有多根产卵管,俗称“三枪”。

  蟋蟀不像别的昆虫,为了临时的隐蔽而藏身,而是慎重的选择自己适应“房子”,并且它们的住所一定要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门外还要有一丛草来遮掩自己的洞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它们的洞穴竟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出来的,尽管它们没有很好的工具和卓越的建筑才能。

  十月份是蟋蟀盖房子的最佳时期。盖房子的时候,它们用钳子似的前足搬土,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不断的刨土。你不要认为蟋蟀盖房子是件轻松的活儿,蟋蟀的住所让我们来挖真是易如反掌,但对于小小的蟋蟀这的确是件苦差事。它们的洞穴不是一时半刻就了事了的,需要长期的维修,而维修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加深加阔。它们的住所很简朴、清洁、干燥,墙壁光滑。

  蟋蟀出来吃门外的青草时,绝不去碰用来遮掩自己洞穴的那一丛草,以免被人发现。它们的洞口收拾的很平坦,这便是蟋蟀的平台。我之所以喜欢蟋蟀,大概就是喜欢它们这种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吧。

篇10:捉蟋蟀

去年暑假我去农村玩,最喜欢干的事要数捉蟋蟀了。

在田间,我捉了一个多小时,杯子里的蟋蟀也有不少了。于是我便快快乐乐的向家中跑去。由于跑得太快了,把一只蟋蟀掉了下去,正好掉在了路边的一个小水塘里,这下可糟糕了,于是我马上下水去捞。正当我准备下去捞它时,发现从它肚子上飘出了一串水泡,我想起了自然老师说人或动物在水下用鼻子或嘴在水下呼气,就有一串水泡漂上来,那蟋蟀的鼻子在那里呢?于是我马上回家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我拿了一大盆水,又拿了一只蟋蟀。然后把它的身子提起来,把它的头放入水中,过了一分钟,蟋蟀非但没死,反而越来越精神了,好像在对我说洗脸好舒服呀!我又把它的头提起来,把身子放入水中,只见它拼命的挣扎着,一会儿把身子挺起来,一会儿把身子向上浮,看了这情景,我实在不明白,蟋蟀为什么把身子向上浮呢?于是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说,蟋蟀靠肚子上的两个孔呼吸,所以它要把肚子向上浮了。

这次捉蟋蟀让我学会了一个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啊!

篇11:介绍蟋蟀

大家好!我叫蟋蟀,今天我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家。

我的家可是非常漂亮的,我家门前有一堆草,走进里面是我的客厅,我的客厅是由四个凳子和一个桌子组成的。再往里面点,只见到一个美丽的床和一盏台灯,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告诉你们吧!这就是我的卧室。

接着我给大家介绍我是怎么造房子的吧!我先挖一个很深的洞,在用土做一些家具,然后把家具搬到家里去,这样一个漂亮就做好了!

篇12:捉蟋蟀

夏至一到,家乡山岙里的杨梅红了,也正是游泳的好时节。可是大人们严禁孩子去玩水,小伙伴们十分扫兴,只能偷偷去河里游一会儿。

没歇上多少日子,小伙伴们又开始到处寻找细竹子,用竹筒做蟋蟀笼了。乡间的路边、墙脚、乱砖堆里到处有蟋蟀。但是,为了获得稀少的蛇蟋蟀、蜈蚣蟋蟀和骷髅蟋蟀,我们还冒险到山上的古冢)、烂棺材边去捕捉,听人说这种蟋蟀特别凶狠,可是我们都没捉到过。那时节,我们课余就斗蟋蟀玩,一放晚学,就出去捉蟋蟀了。记得有一个星期六,放晚学路过一片豆田,听见毛豆丛里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极富诱惑,我把书包往路边一丢,高兴地一头扎进去。我悄悄地拨开毛豆枝叶,顺着蟋蟀的鸣叫声寻找,终于听准了,用手去拨泥块。谁知刚一掀开,一只蟋蟀一下蹦了出来,我急得俯身在豆丛间钻来钻去地寻找。耳边豆叶簌簌作响,可是我找了好半天,没见那蟋蟀的影子。蟋蟀怎么一下就失踪了呢?我感到很奇怪。

太阳快下山了,我才懊丧地回家去。这一夜,我脑子里一直在想着那只没捉到的蟋蟀,之后,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早晨起来,我觉得右耳疼得厉害,耳壳也有点红肿了。吃早饭时,母亲发现了,她就叫姐姐立即陪我上当时镇上唯一的“同仁医院”去。医生检查了我的右耳,发现耳道里似乎有东西堵塞,便用小钳去夹取,一下就拉出来一只僵死的蟋蟀。医生问我:“耳朵里钻进了蟋蟀,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呢?”这一问,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竟是我昨天寻找了半天没找到的那头该死的蟋蟀!

几十年过去了,每听到蟋蟀的鸣叫,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那段往事,想想实在好笑。

篇13:抓蟋蟀

今天,我和妈妈到田野里去玩。

我走在草丛里捉蝴蝶。忽然,我猛地看到一个小黑影从我面前闪过,我赶快回头一看,只见一只土黄色的小东西趴在豆蔓上,一动不动。我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哇,是一只蟋蟀!我想捉住它,于是,我把手轻轻的伸了出去,但是我又犹豫了,因为我怕它,我怕它在我捉住它的那一刻跳到我的衣服里。我把手缩了回来,我看着它,它看着我,我们僵持了几秒钟。最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它。我定了定神,慢慢的把手伸向它,眼看我就要抓住它了,就在这时,我听见妈妈喊:“小宇,回家了。”“一会就走。”我回头说。转回头,蟋蟀已经跳得无影无踪了。

蟋蟀虽然没抓住,但是我体会到了走进大自然的乐趣。

篇14:捉蟋蟀

去年暑假,我在乡下奶奶家度过了一段欢乐的时光。最有趣的要算与哥哥去草丛中捉蟋蟀了。

乡村的夜晚,四周静悄悄,黑糊糊的。只能看见天上闪闪的星光和远处村子的灯光。黑暗仿佛给天地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时,唯有蟋蟀那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的歌声打破这夜的寂静。这富有韵律、富有节奏的歌声在田野上此起彼伏,让人心里顿时就平静了下来。

我一听到蟋蟀声,就立即回家对哥哥说:“我想抓蟋蟀!”哥哥一听,便找了一个手电和爷爷用竹子编制的小竹篓,和我一起向田野走去。我和哥哥打着手电,在田间小路上慢慢走着,生怕惊扰了这群田野中的小精灵。

突然,走在前面的哥哥停了下来,低声对我说:“嘘,停!刚才我听到一只蟋蟀在叫,我们一来就不叫了,这附近一定有蟋蟀!”我和哥哥关了手电筒,在黑暗中一动不动地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出。过了一会儿,那熟悉的叫声果然又飘荡在了田野里。我用手电照了一下田里,发现有一块草丛中有动静。我慢慢的进入田里,小心翼翼地扒开那片草丛,真的看到了一个黑黑的小点,我凑近了一看,是一只很可爱的小蟋蟀,正趴在叶片上,伸着长长的触角“蛐蛐“地叫着。我屏住呼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蟋蟀抓在手里,我的手马上合拢了。这时,我能感觉到蟋蟀在我的手心里的那种局促不安,因为它的小身体一直在动个不停,把我的手也弄得痒痒的。我接过哥哥递过来的小竹篓,打开盖儿,将蟋蟀装入了里面。后来,我们又抓到了几只更大的蟋蟀,我和哥哥看着我们的成果,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开心的大笑了起来,我们的笑声在田野的上方飘荡,和着蟋蟀的叫声,真的太美好了!

乡下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但是我什么时候能再去田野里抓一次蟋蟀呢?

篇15:捉蟋蟀

吃完晚饭后,舅妈带我去捉蟋蟀。我们听到草丛里有叽、叽、叽、叽的声音,舅妈用树枝动了一下,果然有一只蟋蟀神速的逃走了,真可惜。舅妈说明天早点起来再去抓。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我马上换衣,洗脸刷牙,去抓蟋蟀。听到那些好听的音乐感觉真好,我想如果我抓到一只的话,就能每天晚上都能听到音乐了。可这次的抓捕失败了。后来舅妈在市场里找到了一只。它的头大大的、身子胖胖的、腿长长的,可以跳得很远。我猜这只蟋蟀说不定能成为昆虫界的跳远冠军呢!我们把它放到杯子里,把杯子倒过来,它也不会掉下去。不过,它还没达到我的一个条件,它太小了,还不会唱歌,我想它长大了,一定能唱出优美的歌声,让我们全家人都笑起来。

蟋蟀的房子

我给我抓的蟋蟀做房子。我和舅妈在网上查过,蟋蟀要土、水、草做巢。舅妈拿了一个玻璃瓶,用纸板做了一盖子。我拿了一个矿泉水瓶盖在里面装了一点水,一半埋土里,口露在外面。做好了,我说:“蟋蟀终于有一个家了,它可以安心的生活了。”

第二天,我看见蟋蟀跳来跳去。我查了一下百度,原来它怀孕了,我一把把它抓住,装到杯子里到楼下把它放到地上,它跳呀跳呀,跳到路中间,刚好开过一辆车,幸好没被压扁。它又努力地跳,跳到了草丛里,终于到它自己真正的家了。现在蟋蟀的家里还剩下四只小蟋蟀,希望它们能快乐的长大。

篇16:捉蟋蟀

星期天,我在做作业,忽然听到“嘘——嘘——嘘——”的声音。爷爷告诉我说:“这是蟋蟀的叫声。”我就叫爷爷帮我去捉蟋蟀。

我们悄悄走到院子里,爷爷叫我拨开草丛,然后翻起石头。果然看见一个

我把两只蟋蟀放到竹笼里,爷爷叫我用草茎去拨弄“黑元帅”的腹部,拨着拨着,它好象很舒服似的,就唱起了“嘘——嘘——嘘——”的歌。

这时,爷爷让我将“黑元帅”和“红将军”放进同一个笼子里面。我拿草逗“黑元帅”唱歌,爷爷逗“红将军”唱歌。结果,两只蟋蟀忽然都伏下身子,目视对方,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要开始。

我和爷爷继续逗弄它们。“黑元帅”向对方猛扑过去,想压住对方。“红将军”毫不示弱。它灵巧的避开了对方的攻击,趁对方还没站稳的时机,猛然跳起紧紧地咬住对方的一条腿。“黑元帅”好不容易才挣脱了对方。它不服输,还是勇敢地冲向“红将军”,并咬住了它的翅膀。我看“红将军”要受伤了,连忙进行“干预”,将“黑元帅”赶进自己的笼子里。“黑元帅”在笼子里高唱凯歌。

我忽然发现蟋蟀唱歌的时候翅膀不停地抖动着。就问爷爷是什么原因,他也不懂。我就去寻找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蟋蟀的歌声竟是通过翅膀震动发出的!


篇17:蟋蟀懒惰

蟋蟀丝丝建好了自己的新住宅,心理别提多高兴了,邀请邻居们来新家做客。

它邀请了蝉、蟑螂、屎克螂得昆虫来,它是一个懒虫,有朋友来拜访它,也不准备一下,一下子就睡着了。

一会,朋友来了。可是它还在睡觉,又走了。另一位朋友来了,它发现—蟋蟀丝丝在熟睡中,里面乱成一团—地上凹凸不平,它走了。

后来,在也没昆虫去那里。蟋蟀丝丝自己过了一生。

篇18:抓蟋蟀

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在草地里捉蟋蟀。我们四处寻找,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蟋蟀,我紧紧盯着它,悄悄地伸出手,对准蟋蟀,然后迅速出击,用大拇指和食指掐住蟋蟀的胸部。哈哈,一只蟋蟀成了我的战利品。我高兴极了,原来捉蟋蟀这么容易啊!

接着,我把蟋蟀放进瓶子里,又继续寻找目标。不一会儿工夫,我又在一棵枯死的草上发现了一只很大的蟋蟀。我换了战术,用两只手悄悄地靠近蟋蟀,可是这蟋蟀很聪明,马上发现了我的动机,它一跳,便消失在我眼前,不知去向。

我没泄气,继续寻找。这时两个大哥哥来了,看到我们在捉蟋蟀,也加入到我们队伍中来。他们捉蟋蟀可是高手,不一会儿就捉到了许多,有大的,有小的;有长长的,短短的,其中还有两只蝗虫,一只是绿带黄,另一只全身灰色。我怕它们死掉,在把它们装入瓶子后,特意在里面放一些树叶和草。

后来,我拿着装有昆虫的瓶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我想:以后我要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篇19:抓蟋蟀

夏天的晚上,月光皎洁,还有阵阵微风吹过。妈妈忽然突发奇想,便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草丛里抓蟋蟀。

这是一片绿色的草地,绿油油的小草铺了一地,看起来是那么平坦舒适,就像一床绿色的大毛毯呀!草丛里传来蟋蟀此起彼伏的叫声,像是在唱一首美妙的歌曲,太好听了!

盯着草丛仔细寻找,发现一只只蟋蟀欢快地跳来跳去,而它们的个头看起来有大有小,有的跳的高、有的跳的低。所有的蟋蟀都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四条又细又长的前腿、两只又尖粗的后腿,好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等待着人们的检阅,而黑色的身体就像穿着坚硬的铠甲一样帅气。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了一只成年蟋蟀跟着,就在我举起胳膊将要把手拍下去的瞬间,它好像发现了我的动静,于是奋力蹦起来一跳三尺高,顺利逃走了。继续寻找目标,很快我又发现了一只小蟋蟀,这次我更加小心翼翼,慢慢慢慢走到离它最近的时候,才把手猛地“拍”下,狠狠摁住地面,再把手翻过来,“哇!果真抓到了。”我兴奋地大叫起来。

我们把抓到的蟋蟀一只一只小心地放到瓶子里,不一会就抓到了十几只,心里充满了幸福的成就感……当我和弟弟捧起瓶子,看着里面大大小小的蟋蟀,却发现它们正争先恐后地往上爬呢!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里居然有了一种不忍心,被捉的蟋蟀可能再也见不到妈妈,可能再也无法自由开心的玩耍……而这一切都是我和弟弟造成的啊!于是我高声喊道:“小虎,我们把蟋蟀放了吧!”

篇20:蟋蟀

  我经常在学校生态园里观察蟋蟀,我发现它们经常在石头上跳来跳去。


  蟋蟀的颜色大多是黑色的。大一点的蟋蟀身长三、四厘米,小一点的蟋蟀,全身总长才一厘米多。它们的头顶上长着一对触角,可以灵活地转来转去。触角挺长的,基本上和身体一样长。我听说蟋蟀的触角是用来感觉信号的,如果一不小心弄断了,蟋蟀就像没有天线的电视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蟋蟀身体前面有两对前腿,前腿细长,有助于它的爬行和跳跃。它还有一对后腿,后腿非常强壮,可以让蟋蟀跳得很高。仔细观察,蟋蟀的后腿上还有小锯齿,书上说这些小锯齿在它造房子时可以用来推土。


  蟋蟀在很安静的时候,会碰撞翅膀,发出叮叮的响声。蟋蟀虽然很好看,但是有许多天敌想吃它。所以,它的家被许多青草掩盖住,洞口很隐蔽,难以发现。为了迷惑天敌,它还在草旁多留一个小洞。许多鸟飞过来,会以为那只不过是一些堆起来的草。


  蟋蟀真的很聪明,把家做得那么隐蔽,它的叫声又那么好听,真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