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慎独的作文600字
关于慎独的作文600字(3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衣炸弹,就让我们做一个慎独的人,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实做事。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主席曾经说:‘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做到慎独。”此言诚善,在公共场合上。慑于公众舆论的压力,人们往往都会显露出谦恭有礼、平和精干的君子之风。但是当离开了人们的视线,独自一人处于静室之中时,因为少了他人注视的目光,一些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少了不少顾忌,而为在在公众场合不敢为之事,于是,种种丑恶现象就此发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表里如一,做到“慎独”。
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粮食匮乏,人民饱受饥饿之苦。当时担任苏联粮食部长的哈伊诺夫斯基也同样在饥饿下坚持工作,虽然他的手中掌控着数亿公斤粮食的调配,倘若他心存私念,完全可以在不为人知的条件下巧做手脚,轻而易举的让自己一家人衣食无忧。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对于从他眼前流过的巨量粮食毫不动心,最终饿晕在办公室中。哈伊诺夫斯基坚持“慎独”的崇高精神,足以令一切心存私心者愧怍。由此可见,凡能做到慎独之人,无不值得我们敬仰。
相反,那些表里不一,欺世盗名者,终究会原形毕露,被人民所唾弃,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年轰动一时的杨前线案就是例子。前厦门海关关长杨前线,年轻时曾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后来又多次因为工作能力强受到表彰。但是可悲的是,杨前线并不能坚持表里如一、做到慎独,而是因为个人贪欲膨胀,在暗地里多次勾结国内外走私团伙,进行走私活动,以此牟取暴利。但纸最终还是包不住火的,走私案发,杨前线被逮捕正法,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人所唾弃。
被称为“关西孔子”的汉代名臣杨震曾斥责行贿者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不知!”的确,在一人独处时,我们不应该因为“无人可知”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应当做到表里如一,践行慎独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走好、问心无愧。
做一个慎独的人,坦荡为人,保持高尚的道德,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今天又如往常一样行读,由于老师总是待在女同学那边,所以女同学读得很是认真,也许是因为老师不注意吧,有些男同学便开小差,心飞了出去。
对此行为,老师作出了分析:女同学行读时注意力集中能够自控,做到了慎独,因为她们心中有目标,愿意去读。男同学则与之相反,他们为其它事分了心,没有控制好自己,未做到慎独。
其实,大多数女同学认真去读是因为她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她们认为自己可以通顺地背下来,一次多加上一分。而认真去读,做到慎独,也就是无论身边有没有人约束都会去认真地读的人寥寥无几。
课上,老师表扬我读得专注。实际上,我并没有老师说的那般优秀。背之前,我确实在用心地读着,努力做到最好;而背完后呢,我顿时松了一口气,心中窃喜:终于背完了,终于解放了!一会儿便甚感无聊,我开始想去厕所。望望老师,她正关注着我们,我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继续读了起来。
行读是为了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从而更专注地去做事情,行读中的打打闹闹只会枉费了这个目的。在今后的行读中,我会认认真真地去读,让心只在读中,不胡思乱想。或许是学的时间长了吧,我开始懈怠了,这样是不可以的,我一定做到心无旁骛,做好自己,让自己对待行读的态度回到从前,甚至更感兴趣。
行读,一定要保持一颗慎独的心,并坚持下去,这样才会超越自己,做到更好。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礼记】中对“慎独”的描述。
可以说,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它要求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那么,怎样才能把这样高尚的品质内化为我们自己的行动呢?
留点慎独给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慎独的人。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东汉世族杨震在任太尉前,曾任荆州刺史。上任时路经昌邑。他以前所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好在当昌邑令。王密为了感谢杨震,私自在夜里“怀金十两”送给杨震。杨震说:“你难道不了解我吗?”王密说:“我知道你为官清廉,但这次你一定要收下。已经是晚上了,没有人看见的。”杨震答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王密大惭,只得退出。杨震平素不置产业,他说:“让后人称我的子孙是清官的后代,这本身就是我留给他们的一笔遗产!”人称杨震为“关西孔子”。
留点慎独给自己,也许会让你失去谋取金钱的机会,但它让你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
从前有位老木匠,在给人做好木箱后,总要把木箱里外磨光才肯交出。有一个年轻的徒弟,见他的师傅每次做好木箱后,总用长满茧的手掌把木箱的内壁摩挲一遍,使之光滑无糙,甚至角角落落也无遗漏,于是忍不住说:“你这是何苦呢,做得这么费心,别人又看不到!”老木匠说:“是啊,别人是看不到,可是,我的心里知道啊!”
留点慎独给自己,也许会让你更加辛苦,但它会让你得到良心的安宁。
在个人独处或者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许会有大大小小的诱惑引诱着你去违背道德信念和做人原则。这时,留点慎独给自己,你将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更会获得良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