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认知突围读后感
认知突围读后感(4篇)
互联网时代,各种知识铺天盖地,随手一搜,就是大把的“成功秘笈、职场宝典”。
面对新知识,大部分人的反应有两种,要么热血沸腾,连连点头,但是事后还是按照老方法,从不改进。
要么摇头怀疑:这些道理我都懂,但还是不行。
以上种种,都让人感慨:知道这些道理,有什么用?
但《认知突围》一书告诉我们,判断道理是否有用,有一个标准:知行合一。就是说,你没有按照“道理”所述去践行。
如果你真认为有用,那你为什么不去做呢?不做的原因,要么是你没有真懂,没有想明白道理给你带来的实际好处,要么是好处不足以吸引你。
《认知突围》的作者蔡垒磊指出: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力受限。
在书中,蔡垒磊给出四个建议:学会分解任务,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给自己唯一性的阶段奖赏。
下面我从心理学和个人实践心得这两个角度,说说这四个建议:
一 学会分解任务
这个方法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把复杂任务分解成小任务,逐个击破。
从心理学角度说,它利用了“门槛效应”,又叫“得寸进尺”效应。就像登门槛,从低到高,一步一步上升,直到达到目标。
举个例子,打游戏最初开始通关时,都比较容易。随着不断深入,难度层层递进,奖励又来得刚刚好,而最难对付的大Boss,总是在最后一关。
同理,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方法,用在拖延症上。
比如说,你有一份材料要写,但是,你就是磨磨蹭蹭,不想开始。
小松建议,你先从新建一个空白的文档开始,然后,开始写标题,写大纲,接着,搜集大纲所需要的数据,就这样,一步一步,你自然会进入工作状态。
二 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
这个方法是说,任务延期的后果是客观的,但对于由此产生的影响认知,是主观的。所以可以人为把影响现实化、严重化。
蔡垒磊在书中举了例子,对于任务延期,你可以想象,这会影响团队业绩,影响领导对我的看法,下次升职加薪就没有我的份,我被边缘化,被裁员……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说服信息,如果能够唤起消极情绪反应,例如恐惧,也能增加说服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感觉越脆弱,说服效果越好。
但是,根据小松的经验,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情况的出现:“瓦伦达心态”,越在意的,就越容易失去。
瓦伦达心态,带来的是不良压力。这种压力的根源,是患得患失。抱着这种心态的人,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在反复担心,失败以后会怎么办,这会导致一个人胡思乱想、精力分散。
小松自己在做电台,有次比较幸运,节目被推至首页展示。巨大的兴奋感过后,在做下一期节目时,沉重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以往做节目,小松是以一种轻松积极的态度面对,感觉是“我新发现的好玩实用的干货,想和听友分享”。可经过一次推首后,小松的注意力放在了“我这期节目怎么出彩呢?这次内容听众会不会喜欢呢?如果没人听怎么办?”
录节目时,一开口,小松就知道,这次感觉不对,发出的声音干涩怯懦、犹豫迟疑,完全没有往日的自信洪亮,收听率也大大下降。
所以,小松的经验是,适当的压力是动力,可如果太过患得患失,考虑太多,反而会失败。
三 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
简单来说就是:培养界限感,要玩就使劲玩,要工作就专心工作。
小松看来,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不是自我约束不够,恰恰相反,而是过分控制,而导致全盘失控。
我们要知道,自控力,是一种可以耗尽的资源。我们大脑的“中枢执行系统”在进行自我控制时,会消耗血糖。
以减肥为例,很多人的减肥方式是,在初期,完全忽视身体基本的能量需要,不吃晚饭或者主食,到达意志力的极限后,开始狂吃海喝,悔恨不已,如此往复。
科学的方式是,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安排,循序渐进。人都有吃东西和放松休息的欲望,堵不如疏,在适当范围内,合理满足自己,而不是一味压制,这样,才能更好培养界限感和意志力。
四 给自己唯一性的阶段奖赏
唯一性奖赏是说:1.能激发欲望,对你真正产生激励的事物。2.在你完成任务后才能得到,平时不可以享受到。
蔡垒磊在《认知突围》中举了个海豹表演的例子,每当海豹完成一项任务时,饲养员都会给它食物以奖励。
人也是一样,正向激励会不断刺激我们向前。
还是以打游戏为例,为什么人会为了通关不眠不休,而从来没有因为学习而这样呢?
现在我明白了,游戏是即时反馈的,我们随时能够知道,上一次的决策,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同时,各种奖励不断强化我们的动机。在可期待的奖励下,即使遭遇了挫折,我们也会乐此不疲。
所以,当我们完成一项任务时,要提前给自己设定,达到什么标准,自己可以获得什么奖励。
总结一下,自制力不足,根源在于认知力受限。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是我们毕其一生的任务,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回报很丰厚。
就像《认知突围》封面的一句话:认知优势,才是你先人一步的竞争力。
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认知突围》读后感3000字:
写在前面:
文:李田田。前些时候读了蔡叔(蔡垒磊,畅销书作者、蚂蚁私塾和赞我Endorsit创始人)的《认知突围》,被洗脑了。全书分六个章节重塑你的认知体系: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知识、重新认识金钱、重新认识时间、重新认识关系、重新认识人生。其中有些认知是已经存在于我自己的认知体系中,有些还依旧混沌不清,希望在他的指引下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想,拥有清晰正确认知的人,首先应该是善于观察的人,其次还能独立深入思考,再次要善于自省总结。
循着《认知突围》,关注他的微信号“请辩”,介绍里说:专注治疗逻辑硬伤,这里是蔡叔传递认知的道场。读了一些文章,感觉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他的文章又长又烧脑,喜欢他的人喜欢得不得了,讨厌他的人也讨厌得不得了。
他的文字所传递的认知,很多是我从前根本没有去细想的(深入思考),也许一时还不能全部接受(认知测试只得了4分),但至少我能辨别出他的确思维逻辑清晰,并没有胡说八道。
所以,我打算把《认知突围》读后感分享出来,也算是我梳理个人认知的一种特殊方式,希望能引起你的思考,对你有所帮助。
一切的认知都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对自己的各类行为有了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局限性有了明确的界限感,我们才能够敞开胸怀,去接纳更好的东西。——蔡垒磊《认知突围》
1、小时候的记忆
村里有个女孩莎莎比我早一天出生,她家就在我家门前的山坡下面。那时我们家很穷,住的房子是碳球砌起的墙,屋顶盖的瓦。东面的屋子住着我们家四口人,西面住着我三伯家三口人。莎莎家的房子是很大的两层楼房,用砖砌的。小时候我常常去她家玩。
后来不知怎么就没再去她们家。
长大后妈妈告诉我小时候的事,大概在我四岁的时候,她发现我没再去莎莎家,老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玩,就问我为什么。我告诉她:莎莎的妈妈瞅我,她不喜欢我跟莎莎玩。
“瞅”用我们方言发音是“qiu”。相当于横眼看别人,这是一种很嫌弃,很讨厌别人的眼神。
一个4岁的孩子就能察言观色,能从大人的眼神里读懂嫌弃。因为这件事,妈妈得出的结论是:我从小就是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懂得看别人脸色。
我试着从脑海里搜寻这段经历的记忆,好像还记得一点片段,又好像是妈妈描述后我想象的场景。似真似假,难以分清。
也许你不会相信,但有一个事实是,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机一样记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
由内而外认识真实的自己确实很难,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比如,内向、节约、不爱说话、脾气不好等,这些都是家人给我的评价;聪明、能干、做事认真、沉默等,这些又是同事给我的评价;而身边的朋友可能会评价我独立、坚强、固执/执着等。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评价都会不一样,因为我们表现出来的“自己”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的倾向”,所以我们发朋友圈时会有所选择,倾向于发那些能让我们获得更多“赞”的内容。从别人的评价中,塑造大脑对自己的印象。
2、先做了再说
常人的印象里,孕妇的体型肯定比孕前要胖许多。所以,大家会质疑Angelababy是找人代孕,只有霍思燕那样胖得变形才是真怀孕。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长胖并不是怀孕的必要结果。
我自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医院给我们孕妇上课,首先就是“孕期如何控制体重”,这是科学孕育的第一步。听完课我才知道像Angelababy那样只长肚子不长肉是有可能的,只是我无法确定自己能否也能那样保持体形。
先做了再说。这是我在工作后养成的行为习惯。当我想到一个好方案,而在公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搁置,不能及时推进的时候,我会直接先做起来,然后把初步成果再拿给领导审批,以此来推进项目进行。
先做了再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许多事情开始做了,而不是始终停留在想的阶段,是错是对在做的过程中自会发现。()坏处是,可能有些事一开始就错了而你没有发现,或者是等你辛辛苦苦做完了,公司却签了别人项目合作方。但我觉得好处大于坏处。至少,做也是一种体验,受益的首先是自己。
孕期控制体重,是在摄取足够营养的基础上,适当运动,让体重的增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孕期健身,很多人意见不一。有人说可以运动,有人说不行。其实行不行,是要看你自身的情况。比如你孕前是否就有运动的习惯,以及你每次产检的结果(胎盘位置、胎儿发育情况),你的精神状态、工作强度等多重因素。
先做了再说。依靠三件法宝:健身单车、小哑铃、刮痧板,以及无论多累多想睡觉都坚持早晚运动的决心,我实现了对孕期体重控制的目标,顺产时更顺利,产后恢复也更快!
3、分享,分享,再分享
举个例子,在给客户或同事做葡萄酒培训之前,我总是要提前准备一下。同事觉得很奇怪:你应该可以用原来的课件直接讲,为什么还要花时间准备?
其实这又说到了一个问题:输出倒逼输入。使用同一个大框架的课件,但是你面对的培训群体不同,就需要对课件做一些修改,增加或删减要讲的内容,以满足特定场合、特定受众的需要。
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做葡萄酒知识培训,也就是将你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别人。
每一次准备分享的内容,首先受益的还是自己,你更加熟悉了培训的知识内容,然后收益的才是受众,他们因为你的讲解而获取知识。
每一次分享的过程中,会有提问和回答。为了更好地回答别人的提问,你必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和准确。
每一次分享结束后,还要对本次分享做分析和总结,以便下一次分享能做得更好。
所以,如果要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请分享,分享,再分享!
4、难以替代的能力
毕业工作后时常都有紧迫感,所以逼迫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技能,以成为那个“难以被替代的”人。人为此,企业也一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现实工作中,并不存在依靠单一技能的状况,技能都是组合着用的。被组合的技能越多,技能的拥有者就越少,要做好某事的门槛就会越高,竞争者也会越少,挣钱就相对更容易。
5、时间不够用
生子后每天的时间基本都给了孩子,严重缺觉。开始007不出局行动,更觉得时间不够用。孩子每晚第二次醒来吃奶的时间都在四点左右,因而只好利用他再次睡着后的这个时间段来写字或看书。
因为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才越来越清楚时间的珍贵,也才越来越珍惜时间。
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都与你的同等重要,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都不想浪费自己的生命去寻找答案,何以有自信认为别人会为了你浪费生命呢?
所以不再去管很多事情,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
真正懂得了自己的时间珍贵,也会懂得别人的时间同样珍贵。不再拿问题去打扰别人。
6、怪物
在中国农村,亲戚很多时候还不如街坊邻里。
见过太多亲兄弟为了利益打得头破血流,甚至出人命的情况。
我读小学的时候,大伯母跟我妈妈吵架,我刚好背着书包路过,她跑过来拉住我打了一巴掌。我被打懵了,等反应过来想还给她一巴掌,被我妈拉住了。她们俩继续在吵架,我流着泪特别委屈地去了学校。从此我看见大伯母便不再叫她。
等这件事情过去很久后,我妈看见大伯母还是会打招呼。有时她来我们家玩,我也当做没看见不理。妈妈就教训我。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白读了这么多书,不会做人!我还不是恨她,我只是表面上跟她说话。
看过太多的人情世故,我觉得“亲戚”这一概念可以不复存在了。
然而,其实更多时候最伤害我们的还是父母。“你是我女儿/儿子,我都不能骂你,那还有谁能骂?”这大概是很多父母的想法。
最近我妈又给我贴了一个新的标签“怪物”,因为我总是买书看书,她不让我看书“看那么多书会把脑筋看坏”;因为我跟她的育儿观念和方法不一样,她觉得我什么也做不好“你们兄妹几个还不是我那样一手带大的”;因为我让她不要再干涉妹妹的婚姻,她觉得我多管闲事“你自己都过得一塌糊涂,没有资格操她的心”;因为……
我成了她眼里的怪物,为人处世都与她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
7、人人都能拥有幸福
人们常说: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比较,跟他人比较,跟自己比较。如果你想获得幸福感,不需要自欺欺人,只要摆正自己对幸福的认知即可。
我也会问自己“你现在幸福吗?”
如果跟过去的自己比较,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有了儿子的陪伴,以及越来越清晰自己的未来。如果跟有家庭有孩子的别人比较,我现在的状态多半是不幸福的。
所以,幸福其实是主观感受,而不是你的客观状态。
《认知突围》读后感800字:
改变,从自己开始改变,是一切美好的开始。而蔡垒磊的这本《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第一章也恰恰是从重新认识自己开始的。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审视世界的另一扇门,它像是一个引子,引导我发现了一个原本存在但从未被我感知的世界。
认清自己非常难,人普遍都有证实偏差。所谓证实偏差,指的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
你觉得这个人很势力,你就会有意无意地在生活中找到他势力的蛛丝马迹,而这些蛛丝马迹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你头脑中“他势力”的印象,让你觉得他更加“势力”。
你想证明你变优秀了,你就会寻找任何可能证明你变优秀的原因,比如看了更多的书,工作更加努力了,每天都加班到很晚,而你寻找的这些“证明”又在你头脑中进一步强化了你变“优秀”的这个结论。
但实际上你这些结论都是在你形成“他势力”和“你变优秀”这个预设立场下搜寻的证据,这些证据跟你的结论之间其实并没有很直接的因果关系,其实这些都是大脑“骗人”的方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认知能力的不足造成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你的格局和眼界。就好比你觉得卖给孩子的哪些玩具很幼稚,但是在孩子看来就特别有趣,东西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用作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世界除了是个物质实体外,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个精神实体。而对精神实体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读后感·如果说五感是人类对世界信息自以为是的初级判断,那么认知就是人类对世界机理自以为是的高级判断。如果改变类似五感的接收器就能改变世界的根本面貌,那么认知的差别,当然同样可以让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精神空间。
《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从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知识、认识金钱、认识时间、认识关系、认识人生六个方面,仔细剖析了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认知误区,试图帮助读者打破认知堡垒,实现突围。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它为我推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世界的大门,让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景象,相信在这扇门后还有更加精彩的世界等待我去探索。
才开始对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各种认知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80后对于现代社会信息快速迭代的一种焦虑感吧。下面进入正题。
读书前:
结合阅读本书前和拿到这本书时,我对自己的提问如下。
问题:
怎样让自己认知清晰有条理,让自己更有大局观,不随波逐流?有了这样的一个我想从书中获得答案的问题,我就会更有针对性地阅读一本书。
读书中:
对我来说书中最重要的3个关键点:
1.先做起来并持续践行
书中有很多的干货,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条是最最重要的。因为从前的自己就是所谓的“完美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想把其中各种的细节想好后再行动,以至于很多事情到最后也没做。
就比如说写文章,之前的自己就想着先学习各种课程,等学好了再写。这其实就是错误的思维,如果不先开始着手去做,在开始练习写作中成长,那么永远也不会写出好文章。一口吃不成胖子,胖子都是一口一口吃成的。只有先做起来,才能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光想是达成不了想要的结果的。
2.持续分享和先行付出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我理解的持续分享有两点有助于人生质量提升的好处。
1)持续分享和费曼学习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输出分享的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
2)持续分享可以锻炼自己的同理心,因为有些你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是别人同样期待学习与获得的。当你持续分享的次数越多,对大家期待获取的知识点也就越能感同身受。先行付出则可以锻炼自己的感恩之心。让自己渐渐地被正向情绪和正向能量所包容,人生也会越过越顺畅。
3、将注意力放在持续精进效率最高的变现点
这里的变现点不单指金钱方面,也可以指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力,或者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只有将注意力放在持续精进效率最高的变现点,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职业价值力,兴趣方面的技能也会越来越精进,个人财富的累积上也会越来越富足。
读书后感:
一个行动:将注意力放在持续精进效率最高的变现点,今后面对任何想要改变的事情时都力求自己先做起来并持续践行。
最后,在社交上的原则就是持续分享和先行付出。作者:新姐成长策略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