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长城的介绍800字
关于长城的介绍800字(12篇)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当大地还沉浸在美梦之中,当山峦还笼罩着一片苍茫,这时的天边刚露出一点点的鱼肚白,小半个太阳立在天边,用它的光芒染红了天际。隐约中,我看到一条银灰色的巨龙卧在峰峦叠起的山顶,它雄伟壮阔,昂首东望,眼睛看着前方,像在等待自己的亲人。
太阳慢慢升起,光线照得巨龙越来越清晰。“哇!长城——”随着无人机的镜头,我俯瞰大地,陡峭的山峰上披着一件绿衣裳,显得更加威风,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柔软地飘浮在这绿色的海洋里。
我向前走去,长城也向我走来,渐渐的,我们隔得越来越近,直到我的双脚踏到它坚实的台阶上。长城四周的墙上布满了青苔,有些青苔融合在一起,给长城披上了一件绿衣。
我继续向前走去,前方不远处有一大块凹凸不平的土台,土台的四周是残缺的城墙,看来这是一处倒下来的长城。我在想,它是怎么倒的?难道是孟姜女哭倒的?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叫孟姜女的姑娘和一个叫范喜良的小伙子结婚了。有一天,孟姜女和范喜良吃饭的时候,从外面冲进来一队官兵,领头的说要带范喜良去修筑长城。孟姜女没有办法,只好同意。范喜良走后,孟姜女天天盼望着他回来,但等了三年,也没等回范喜良。于是,她决定去寻找丈夫。
孟姜女来到修长城的地方,问了许多人,终于从一个人口中得知,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了。她听了,“呜呜”大哭起来,把八百里长城哭倒了,才发现范喜良的尸体,她抱着丈夫的尸体来到秦始皇面前,要求安葬。秦始皇见孟姜女很漂亮,便说:“可以呀,不过事成之后,你得留下。”
孟姜女假装说:“好吧。”
埋葬完丈夫,孟姜女便奔向大海,跳了进去……
看着眼前的土台,摸着厚厚的青砖,我仿佛看见了孟姜女和范喜良的身影,他们的身影给长城涂上了一种不一样的色彩,让长城看起来像是一条雄伟的长龙,想起来是一首凄婉悲壮的歌。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新书·过秦》)汉武帝时,“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汉书·匈奴传》)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赵武灵王正是以“变俗胡服,习骑射”而着称于世的政治家(《史记·匈奴列传》)。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实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大兴师征之,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第三章)
而且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表现在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的根基。癣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长城的地形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新书·过秦》)汉武帝时,“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汉书·匈奴传》)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赵武灵王正是以“变俗胡服,习骑射”而着称于世的政治家(《史记·匈奴列传》)。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实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对于北方的游牧部落,“大兴师征之,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第三章)
而且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表现在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的根基。癣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长城位于北京城的西北方向,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又称万里长城。它以历史悠久、气势雄伟壮丽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站在山脚下,仰望长城好像一位巨人横卧在高大的山体上。古老的城墙,都是用巨大的石板砌成的,大约一米多高,顶上呈“凹”字形,上面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沿石级而上,道路狭窄而陡峭,游客们只有手扶两边的铁链一步步艰难地往上爬,怪不得人们称“爬长城”。大约二十分钟,才可以爬上一号烽火台。高大的烽火台宛如一座长方形的小城堡,防守严密。烽火台是古代打仗前传递信息的设施,在上面可以点火发送消息。
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远眺四周,蓝天下,白云间,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上,一眼也望不到尽头。四周的小山像一个个蒙古包,相互簇拥着。漫山遍野,绿树成荫,如大海中起伏的波浪向远方延伸。
回首遥望,山脚下,停车场的小汽车如同一只只小甲壳虫,在列队阅兵。游客们像一只只小蚂蚁排着队伍向上爬。再往上走,石级越来越陡,路越来越难走,一路上每隔三到五公里就会有一座烽火台,一般人也就能爬到好汉坡,就再也爬不上去了。
长城真雄伟啊,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好了,这次旅游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长城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地方。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玩,我终于可以去登长城了。我们一大早就乘车去长城。在车上,我万分激动!
坐在车上已经看得见长城了。远看,长城像一条巨龙睡在群山之中,弯弯曲曲的,看不见巨龙的首尾。长城真长啊!乘着车,我们来到了长城脚下,抬头一看,长城真高啊,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我们从黑熊乐园后的入口,开始登长城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信心十足的和游人一样,登得很快。
当我们登到好汉坡脚下,我的衣服已经汗湿了。抬头看,上面的城垛好像在我头顶上一样。再看看脚下的坡,就像笔直的天梯直通最高的烽火台。难怪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擦干了脸上的汗,继续向长城最高点登去 我终于登上了长城的最高点。站在最高点向远望去,树木就像小草一样低矮,长城脚下的人像成千上万只小蚂蚁。
长城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站在最高的烽火台上,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守卫长城的勇士,心里充满了自豪!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由黄海海滨一路延伸至亚洲内陆沙漠的庞大石造建筑物,大约有1800年的历史。城墙大约有25英尺高,12英尺厚,在中国的陆地上绵延将近1500英里长。万里长城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增加北方蛮族南下劫掠后逃亡的困难度,藉此抑制他们的侵略。当然长城本身相当庞大,但是它的目的并不是要隔绝北方的侵略者,因为要维护这样一个防御型建筑的成本实在太过高昂了。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6700公里,约有1.3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人们提到长城时,往往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在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像燕、赵、魏、秦、韩等,都在修筑长城,以便相互防御。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才成为长达万里的、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防御措施。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方巨龙一样。在这长达万里的长城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要建立起无数的箭楼、烽墩和关隘、方城等。在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上层顶部为平台,周围有垛口、望洞,便于瞭望和攻击,下层有砖砌的小房间,可居住士兵和储备粮食和兵器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许多烽火台。这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每当遇到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传到京城来。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是在大约每隔10余公里处建造一个关城。关城口大小要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其中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例如,居庸关就是建筑在北京西北50公里处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条长约20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地势非常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座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原来云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现已被毁掉了。在云台下面有一个六角形的门洞,门洞两旁石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和许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个个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着一种力量。在门洞里面有大量的石刻像,还有用汉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种文字雕刻的佛经。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八达岭是居庸关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由于八达岭一段长城特别险峻、雄伟,距离北京较近,所以解放后对这段长城进行了修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内外人民经常来这里游览的胜地。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像,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绵长的长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艰难是无法想象的。这时,你也许会想:我们空手攀登长城都会感到很吃力,那么在古代没有任何建筑机械情况下,是怎么建造这样雄伟的长城呢?难怪人们赞誉,长城是人类活动的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项目。
不到长城非好汉。到北京,爬长城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暑假,我们一家人到北京旅游。第三天,我们挤着直达公交,来到了八达岭长城。
长城脚下是一个熊乐园,园里有好几只可爱的黑熊。我们边走边看,看完熊,就乘滑车上了长城。下了滑车,没走几个台阶就到了有名的“好汉石”景点,有许多游客爬上石壁,和巨石合影。我们继续往上走,来到了一座烽火台。听路过的人说,这里是长城北段的第四楼,如果不乘滑车上来,我们得走上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这里呢!烽火台下的平台比较阴凉,我们在那儿吃了点东西,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向上攀登了。上去的台阶变得又窄又陡,我一步一个台阶,小心翼翼地往上走,生怕一不小心会滚下去。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长城两边美丽的风景,也不觉得累。不知不觉,我们又到了另一个烽火台。我们在烽火台上休息了一会儿,烽火台的通风口特别凉快。从上面往下看,哇!好高啊!向远处望去,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在朦胧的雾气里时隐时现,真是太美了!出了烽火台继续走,我感觉越到上面风就越大;越到上面,路也越难走。好不容易又走过两座烽火台,前面的游客越来越多。爸爸指着前面说:“那是长城的第八楼,是长城上最高的的地方,海拔888米。”听了爸爸的话,我鼓足力气继续往上爬。这里没有了台阶,只有一段接近90度的斜坡,非常陡峭。我一只手扶着边上的栏杆,一只手拉着爸爸。妈妈在后面提醒我们:“每一步都踩实了再走,小心滑下去!”最后,我们终于到了长城的最高处。转身远眺,我看见了我们一路走过来的那条长城,它像一条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通向远方。
我们在长城顶上拍照留念,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回酒店的路上,我在想:古代的人们是怎么造出长城的呢?那时没有车,没有机器,真的就全靠他们的双手吗?太不可思议了!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全长一万两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这个暑假,爸爸妈妈满足了我的心愿,带我游览了长城。
来到八达岭段的长城脚下,我抬头仰望,只见长城的雄伟壮观,宛如一条灰色的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不断盘旋。我不禁赞叹道:“长城,真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建筑。”我和爸爸妈妈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我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继续攀登,不知不觉中成功地登上了长城。站在上面,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仿佛自己是一位婴儿投入进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中。
我扶着条石,想起了中国古代劳动的人们。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一块块将条石和砖块抬上山。不管骄阳似火,不管风吹日晒,他们宁愿自己牺牲,也要将长城砌到底,抵御外敌侵入,保卫自己的家园。多少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才能完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站在长城上远望,只见人们身着一件件五颜六色的衣裳,把长城打扮得像一条绚丽的彩带。看到这里,我心里默默地想着:“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用了多少的血水和汗水完成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都为之感到自豪。
这次游长城,我不仅了解更多的长城知识,领略到长城的巍峨,更感受到中华民族坚毅顽强的精神!我要将这精神传承下去,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