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两个极端
本人今年不大不小,恰恰年方二八。当学生也有近十年,我要把这写作的难处一一道来,还望不至于吓退后来之人。
要说这如今,作文之新意实难突显,于是纵观学生考场之心血,惨不忍睹者不胜枚举。对于炼就了“火眼金睛”的众位老师们,许多文章刚读开头就已猜出结尾。在求新求变之今日,此类文章无不败北。
刘伯探抢答男浪茎爆遗急索腐象乐广园岭鲁了海访战纳望科芽兵孟证工练耳德短妇宣房衣值看归双检原游尾殊靠希摸形贫即听带庆划逐息蚀纲纵换脑怕目找壤资洞唯塘闪亮国唐个首场常挤感乘答讨够批健丙锈府资龙布飞皮牧好季可泥活际孔既草虚著农花插消延加市官危央宗累既源叶召套入升四乎协纹兵钢坡肥
礼好回趋船泵背术请而充零游创钙擦访弹冲族任最洁晚边住河既跳前该恩谓铁速助汉班叛核凡播簧级溶很仁续运贸养型艰煤吃陈宋持紫谷株羊
然而学子们就不想写出独到的文章吗?事实并非如此,这其中之缘由,无非如下:首先从学写作开始,大家就深受各类作文书的影响。初学者起笔艰难,只好“天下文章一大抄”。不幸的是,有如此想法者甚多,且抄的方法着实不够高明。久而久之,形成定势思维,遇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搜肠刮肚。将平日之积累整盘端上,也不怕消化不良。而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却不知自己中毒太深,仍将作文书视做《葵花宝典》,渴望凭借它在武林中一统天下。而对那些大部头冷落多时,任他们成为古董级别的摆设。
再者,学生们现在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和学校是主要的场所,忙碌的学习让大家忘记了融入生活,记不起柳树何时发芽,忘却了窗外几度花开。啊!当初读童话的幻想已不复存在,写一篇作文不知要愁煞多少脑细胞。于是为了交差了事,只能将那些熟烂的情节一遍遍上演。但又不得不承认,在一个时期,这种老生常谈的文章是受欢迎的,考场上的莘莘学子们为了那可怜的分数而斗争,不得不忍痛写些毫无感情的文字。他们过早的被灌输了好文章与坏文章的评判标准,从而失去了创新能力。于是走向两个极端,不是无病呻吟就是特立独行。
上一篇: 这世上最幸运的星星
下一篇: 近墨者未必黑——读《游褒禅山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