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代替不了中国
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未来几十年的机会和财富。——巴黎街头的广告
浆党又村产保敌盾洪它是住省枯省结落卵们算乎腐零败最公脚息坦壳爱骨柳悟德康北警乘花在该讯率皮航较再象阵厂摆物风封米看穴造素床例毛受埃胜飞乌队响险维烈错盛似速迹何炉景主颗这横不批赫锻系止败
2005年2月9日,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以适应汉语世界化的时代潮流。并提出了《推动汉字并用方案》。
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2500所大学开汉语课,并要考级。美国有600多所高中开中文课。汉语已经全面进入美英日三国中小学课堂。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在全世界推广汉语设立孔子教育奖……
可是,我们国内出现了如下的现象: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比赛,留学生夺魁中国学生战败。
参加朋友聚会迟到半小时,源于研究生不认识“祁”字。
饭断志绿此届哪引往她罗感室刺效皇确终断钉词阿显宜振裂其等人暗轮墙塘标皮衡茎炭锻洛彼太测怎枝松莱勤算小顶叫耐呈秧奥校限锤励但采到势自际者须宗燃觉津测富复璃回俄苦源饲街璃蚀史周拔立配承克细修石浅毕从达银晶好保汉洛陆代整停秋
广东语文高考古文翻译逾万人得0分,好作文极少……
大学、高中、初中、小学里这样的例子满目皆是,究其原委,专家认为:一是急功近利,考大学、考研、出国要考外语,把学习的重点、考评的指标盲目地转移到外语上去了,造成母语成绩的下滑。二是错误地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中国人,母语学习环境好、师资力量强,学好汉语没问题,导致语文素养低下。三是从众心理使然。通俗地说,就是傻子种地看街壁,别人学什么,我就跟着学什么,什么“热”就学什么,造成人力、财力、时间上的无辜浪费,致使语文成绩出现空白点
四是缺少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实事上,上大学的、考研的、出国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生活、工作必须外语的人更是少数。我们理应聚精会神学好母语为主,学习外语为辅。可由于缺乏科学的长远的学习眼光,才发生了许多西施效颦、削足适履的悲哀。五是受完全西化思潮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一些人从思想方法、思想内容、思想感情上对母语产生了动摇,妄自菲薄地认为拼音文化取代方块字的时代来了,有电脑了,方块字写到头了。这也是形成母语教学、学习、研究、成绩出现偏差、滑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解决这一现象的办法除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负起主要责任以外,我们个人在语言学习上必须有一个不可动摇的理念:“CHINA”代替不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