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杨虎城:西北军在抗战中的光辉历史
杨虎城:西北军在抗战中的光辉历史
1930年,中原大战后,杨虎城率部返回陕西,其部队升格为国民革命军17路军。杨虎城任总指挥兼陕西省主席,从此,17路军被称为西北军,队伍达到6万多人。
九一八事变后,杨虎城多次请缨抗战,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他强调,只有抗日中国才有出路,要抗日首先要停止内战。1936年杨虎城和中央红军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协定。
1936年,杨虎城与张学良多次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在“苦谏”、“哭谏”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决定“兵谏”。1936年12月12日,张、杨两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压了在西安督战剿共的蒋介石,逼蒋抗日。为达到抗日救国的目的,张、杨邀请中国共产党并同国民党进行了三方会谈,最后达成协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临行前,杨虎城将苦心经营多年的西北军交给孙蔚如,并一再告诫:一定要牢记“兵谏”之初衷,一切以抗日大局为重……
1937年,17路军被缩编为38军,孙蔚如任军长。由于杨虎城主张抗日的思想已深入西北军的人心,得到了广大官兵的拥护,所以全面抗战爆发后,38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战第一线,在战斗中实现了杨虎城的抗日主张。
抗战初期的战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孙蔚如积极请战,誓与日寇血战到底!抗战请求得到批准。7月21日,孙蔚如与38军的17师(师长赵寿山)、177师(师长李兴中)之529旅(旅长许权中)、直属教导团(团长李振西)在陕西三原誓师,宣誓:“我为中华生,我为中华死!坚信抗战必胜,誓死抗战到底!”官兵们士气高昂,热血沸腾,当日开赴抗战最前线。24日17师抵达河北深县,8月2日奉命进驻保定布防。在保定以北之漕河车站至新安镇一线阻击日军。529旅、教导团随后到河北正定。
9月中旬,17师与南犯的日军在漕河正面防线展开激战,阵地反复易手,日军始终无法跨过17师阵地,遂向17师左翼友邻部队进攻并突破他们的阵地。为避免被日军包围,24日赵寿山将部队撤至阜河一线继续阻击日军,战斗中毙伤日军数百人,自己也有重大伤亡。随后部队转移至石家庄以东的晋县一带收容整顿。
1937年10月初,日军企图夺取娘子关,与晋北南下日军会攻太原。17师在开往娘子关、旧关防线途中发现日军,赵率领部分兵力主动出击,使日军在获鹿附近滞留两天。17师趁机在娘子关正面的雪花山、乏驴岭一带完成了部署。由于雪花山、乏驴岭均为石山,构筑工事困难,在装备优良的日军面前,防御任务十分艰巨。
10月12日晨,日军向娘子关发起全面进攻,雪花山首当其冲。激战两天一夜,雪花山反复易手,日军受挫于我阵地前。右翼友军阵地失守,日军遂向旧关突进,同时以千余兵力攻我左翼雪花山阵地。赵师长为保持雪花山防御的稳定,牵制西进旧关日军,亲自率领一个团,于13日晚向日军出击,歼灭了突入我阵地的日军,乘胜追击到井陉火车站。雪花山失守后,我军撤向乏驴岭。19日晨,日军用飞机、大炮猛轰乏驴岭阵地,我军经过苦战伤亡惨重,弹药殆尽,被迫转移到神灵台。
与此同时38军教导团在李振西团长率领下增援至旧关,随即投入战斗,经过与日军短兵相接,拼死肉搏,全团两千余人,仅剩下五、六百人。
面对日寇精锐部队,我军浴血奋战九昼夜,17师的一万三千多人,在战后仅剩三千多人,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但为保卫太原赢得了时间。
1937年10月13日,忻口战役开始,前线吃紧。16日529旅奉命增援,18日到达忻口的正面阵地。当晚其1058团与日军遭遇,该团猛冲猛打,击退日军,日军损失很大,我团亦伤亡惨重。1057团在10月19日固守阵地,同日军进行了血战,多次打退日军后,又帮助友军夺回阵地。三天后,两团接守了距日军阵地仅数十米的阵地,他们顶着日军的猛烈炮火,迎着燃烧弹,瓦斯弹的狂轰乱炸,数十次击退日军的进攻,给日军以重创,我方也损失惨重,全旅官兵伤亡约三分之二。11月2日,根据命令撤出阵地。在这其它部队只能守三天的阵地,他们却坚守了半个月。战区司令卫立煌嘉奖说,529旅的增援,使忻口阵地转危为安。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日军侵临黄河岸边,西安城内一片恐慌。孙蔚如在西安召开大会,以《西北国防与抗战》为题,再一次表述了坚守黄河,阻敌西犯,保卫家园的决心。稳定了民心,受到了民众赞扬。
保卫中条山
中条山位于黄河之北,横亘于山西南部,东接太行,西连稷山,长三百余里,宽一百余里,距离黄河最远的距离不过25公里,山河之间是一条狭长的三角地带,有芮城、平陆两县;山的西北端,是蒲州城(永济县城)、西南端是风陵渡。山的北面,为日军重兵把守的运城。可以说,它是黄河的一道天然防线,成为日军进攻陕西、河南的天然屏障。抗战初期,这道中国的“马奇诺防线”---也是当时的国民革命政府在黄河以北的最后一块土地,随时都有被日军突破的危险!中条山下,一场历时近三年,惨烈异常的拉锯战开始了。
1938年5月3日,当西线抗日的形势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候,孙蔚如毅然命令李兴中师长带领177师、独立47旅,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永济、临晋对日军作战。
他们到达永济后,在县北的东张村一带修筑工事。5日晚,日军携带精良武装偷袭177师,从东吕村北与177师前哨部队的遭遇战,到围歼张营村的日军,再到周吴沟内对日军的伏击,我军直打得日军尸横遍野。这是西北军独立抗战的第一场战斗,大获全胜,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首战张营告捷后,他们又浴血吴王渡、北袭万泉、夜取河津、占领荣河、攻克虞乡车站、收复虞乡县城、袭取安邑,先后收复晋西南的十三个县,逼迫日军退守运城。西北军抗日伊始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1938年6月,38军升格为31军团,下辖教导团、骑兵团、38军(军长赵寿山)和96军(军长李兴中),每军以一个师和一个独立旅编成。
1938年7月22日,孙蔚如率领3l军团的在陕部队渡过黄河,进驻晋南的中条山。随着17师(师长赵寿山)、177师529旅(旅长许权中)的归队,兵力达二万余人。
1938年8月8日,三千多日军从运城方向扑向永济,开始了对中条山的第一次扫荡。黎明,日军十几门大炮对永济城外的我军防线开始了炮击,9架飞机也盘旋掷弹。从中条山下的西姚温到黄河岸边的永乐庄,中国军队20多里的防线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永济保卫战开始。
31军团历经东原阵地战、尧王台争夺战、逆袭西姚温、栲栳镇的敌后战、喋血蒲州城等激烈战斗,歼敌千人。战斗中,涌现了副团长杨法震率机枪手开道、300壮士杀开血路;逆袭西姚温,张希文营与日军肉搏一昼夜,全营殉国的英勇壮举。在永济失守后,教导团又在第二道防线---韩阳镇坚守了十余天,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遵照命令,9月初撤出韩阳镇。至此,永济战役结束。
永济失陷,韩阳撤兵,从局部上看是中国军队的失利;从战略上讲,为中国军队争取到了时间和空间。永济保卫战,我军以劣等武器、以较少的兵力与之作战,打掉了鬼子的骄狂之气,提高了我军的抗战勇气。永济战后,中国军队各部已集结到位,中条山防务也基本就绪。日军虽然占了永济和风陵渡,但惧于中国军队的中条山防线会断其后路,仍然不敢举兵渡过黄河。
在随后的9月、11月、1339年1月、3月,他们又击退了日军对中条山的四次扫荡。
1938年11月,31军团又改编为第4集团军,下辖第38军(军长赵寿山)、96军(军长李兴中)、47军(军长李家钰,39年底,该军扩编为36集团军,调离中条山)三个军。
焊诉呢植亚涂庆纪需亦责锻响便病乙级偏母响带阳同热例龙丹合八竟观使身营党渔以辉覆荷置据户农唯矿勇京其影向赶头爆句簧华池切匀务肉细想凡亿简堂祝是儒除归会影贝马仪袋母怎边衡衡胡铝辉游雌次谷死网损芽有律章握爱冠项局悬灾处缘旁煤追努刊育料流帮党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1939年6月,日军对中条山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第六次大扫荡。日军集结约3万兵力,附野炮50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目的是将该处的38军、96军一举歼灭,为占领中条山,进攻豫陕奠定基础。
日军主要进攻的是只有12个团,不足两万人、武器较差的38军、96军。其目的是先歼灭芮城附近的96军,再集中兵力于平陆的茅津渡间聚歼38军。
从力量对比来看,日军的兵力、武器实力远远高于中国军队,特别是飞机、战车、远程山野炮都是中国军队所没有的。一场殊死战斗在所难免。
茅津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茅津渡过河后便是崤山,占领崤山,可北控山西,东据河南,西进关中。6月6日凌晨3时许,日军兵分九路向中条山发起猛烈的进攻。初始我军的芮城、平陆、茅津渡等阵地相继失守,我38军、96军被日军割裂开来,我96军军部、177师、独47旅、独46旅被围,形势万分危急,赵寿山临危受命,制订了新的作战方案,要求各部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敌周旋,伺机破敌。17师一部分官兵在敌后的秘密穿插,17师主力在茅津渡以西地区向日军的进攻;孔从洲的独46旅率先成功突围到平陆以北,打乱了日军的部署,其它被围部队抓住有利时机,也都突出重围,使得战局趋于好转。
到6月11日,李兴中军长、陈硕儒师长率96军主力177师杀回陌南镇,击溃日军;46旅封锁平陆境内的南北要道;友军用炮火封锁了黄河河道,骄狂一时的日军被中国军队四面围住,6月12日黄昏,中国军队从东、西、北三面向日军发起全面攻势,在茅津渡击溃了日军。6月21日,日军退出中条山,此次以我伤亡近7000人、毙伤日军万余人的战绩取得巨大胜利。战后,第四集团军被誉为“中条山的铁柱子”;媒体感叹:“西北整个得以安定,皆赖我第四集团军英勇将士在黄河北岸艰苦支撑所赐……”。
西北军又粉碎了9月、10月、11月、12月日军对中条山的四次小规模扫荡。
1940年4月17日,日军又聚集了一万多人对中条山大举扫荡。这场“望原会战”的战事是第四集团军与日军的又一次殊死搏斗。这次保卫战,我军充分运用了游击战,运动战。38军在望原、毛家山一带与日军血战三日后,诱敌深入到望原,96军的177师在平陆以北地区夹击日军,破坏公路,有力的配合38军在望原对日军的打击。26日,我军由四个方向向日军发动全面反攻,27日拂晓,日军全线动摇,狼狈逃窜。“望原会战”持续十数日,以中国军队大捷而结束。
1945年9月18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在武汉了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的投降。
由于西北军在中条山牢牢地钳制住了日军的进攻势头,陕西和整个大西北才得以确保。1940年10月,第四集团军被调离中条山,到中原战场参战。半年后,“晋南会战”失败,中条山失守。但此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无力扩张渡过黄河。第四集团军在日军凶焰正盛时力挫敌锋,保卫了大西北的国土和民众免遭日军践踏蹂躏!
抗战八年中,西北军一直战斗在抗日最前线,高举抗日大旗,与日军浴血奋战,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战斗中实现了杨虎城将军的抗日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