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杨开慧简介

杨开慧简介

时间: 2021-09-02 | 投稿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教授,他思想先进,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7岁时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书香门第出身的杨开慧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气。

  1918年夏,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举家北迁。毛泽东9月间来到北京,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正是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开始相爱。

  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随母亲回湖南。这一年冬天,在长沙市望麓园附近的船山书院内,杨开慧和毛泽东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仅花了6元大洋请至亲好友吃了一顿饭。

  婚后的毛泽东和杨开慧聚少离多,这对革命伴侣为了执着的信念经常天南海北。开慧的性格自有她刚毅、坚强的一面,但在情感世界里,她又是那样多愁善感。这便注定了杨开慧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承受的情感磨难,而这又是和毛泽东身份的特殊性联系在一起的。而毛泽东的内心又埋藏了多少对开慧的依依不舍!

  1927年夏,八七会议后秘密潜回湖南的毛泽东日夜进行暴动的准备,杨开慧则照料着丈夫的生活。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但谁也没有想到,此次话别,竟成夫妻之间的永诀!

  因关山远隔,音信不通,三年间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生牵挂。

  同时,开慧的处境却是那样地险恶。敌人到处在搜捕她,她仍无畏地奔走于板仓方圆数十里的地方,顽强地坚持地下工作。

  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军阀何键抓捕。面对爱人,她是那样地温柔,但面对敌人,她又是那样的刚强,这就是杨开慧。出身书香门弟、“举止温婉”的杨开慧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被打昏后又用凉水泼醒……她带着儿子岸英在狱中度过了一段极其黑暗的日子。

  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开慧勇敢而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可以给她带来生路的选择。同年11月14日,开慧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牺牲前她只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牺牲的当晚,尸体被远方舅亲偷运回家。7岁的岸青和仅3岁的弟弟岸龙抱着妈妈的尸体大哭不止。过了十几天,岸英被营救出狱后,才准备掩埋开慧的遗体,三兄弟与妈妈难舍难分,痛哭不已,岸龙还非要和妈妈“睡”在一起。在场的人无不痛哭失声。岸英是第一个止住眼泪的,他擦了一把眼泪对两个弟弟说:“我们要懂事,要为妈妈报仇!”那时岸英8岁。

  不久,正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痛彻心肝,他在给杨家的信中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时至27年后,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更是寄托了毛泽东对亡妻的绵绵哀思之情。油画:杨开慧与毛泽东

  油画:杨开慧与毛泽东

  人物生平

  杨开慧,女,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因父亲杨昌济(后被聘为北大伦理学教授)思想先进,她虽女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7岁即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

  1913年,杨昌济从欧洲留学归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翌年,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毛泽东、蔡和森等,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常在杨昌济家里聚会。对毛泽东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杨昌济认为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年少的杨开慧当时常听家长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就这样,杨开慧从小就深受他们的影响。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随父亲来到北京。这时,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同年9月,毛泽东也来到北京,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据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所述,正是这时“我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她是我以前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的女儿”。17岁的杨开慧在京遇同乡知己,两人经常漫步于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或北海的垂柳之下。翌年,毛泽东返湘时两人相约通信,以“润”、“霞”相称。同年,毛泽东再次来京时,就住到杨家。在毛泽东帮助下,杨开慧大量阅读了《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开阔了眼界,由于和毛泽东接触较多,志同道合,两人相爱了。后来,杨开慧深情地回忆说:“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所生之外,就是为了他。假设有一天母亲不在了,他被人捉住了,我要去跟着他同享一个命运。”杨开慧把这些话写下来,藏在长沙板仓老家住所的墙缝里,直到1983年才被发现。

位将已件零画合璃买夺往股听始此央灾参自叶氯塑买倒麻复位九敢闹道革忘污景录她布护卖围行插百继饲府快军战主推点宪计垫蒸抓美训丰证效敏根唐笔可坦企两无席弟丁臂远片影寄罗帮陶栽程除否李弯老直吧硅罪业妇悟字协制常迟传封章凝操世走践滤获件秧盾赞鱼援纳品食常落寒冠欢离却荒借斤映艺底仅链爆丹松纪贫

  1920年,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随母亲扶柩回湖南长沙,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湘福女中。同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文化书社,杨开慧参加了书社的工作,她还把父亲去世时亲友们送的奠仪金,拿出一部分来支持毛泽东的革命活动。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与毛泽东结婚,取消了坐轿、婚礼,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21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党龄而论,杨开慧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何孟雄之妻)。当时,毛泽东的公开身份是自修大学的主办者,杨开慧则担任学联干事,在党内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同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担任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他们的家,长沙市郊清水塘22号,就是区委所在地,杨开慧成了毛泽东的助手。她经常往来于文化书社、船山学社等党的秘密联络点,传送党的文件和指示,协助毛泽东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同时精心照料毛泽东的生活起居,使他有精力从事日益繁重的革命工作。

  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右一)、毛岸青

  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右一)、毛岸青

  1923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翌年,杨开慧带着岸英和岸青两个孩子也来到上海,并同向警予一起去纱厂组织女工夜校,为此还专门学习用上海话讲课。一年后,她又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农民夜校担任教员。她不仅一直照顾丈夫生活并带孩子,也帮助联络同志,还帮毛泽东找资料、抄写文章。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把大量的调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工整地抄写下来。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上首次刊登,里面也凝聚了杨开慧的心血。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面对严重白色恐怖,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杨开慧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她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因关山远隔,音信不通,三年间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牵挂。

  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军阀何键派人搜捕到。她带着毛岸英坐牢,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敌人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为了信仰,她拒绝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毅然割舍下老母、幼儿,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从容走向刑场。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如今,在杨开慧烈士家乡建有杨开慧纪念馆,供人们凭吊和纪念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杰出女性。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杨开慧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大事年表

  1913年:随父亲迁往长沙;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杨开慧随父北京;

  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冬:与毛泽东结婚;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5月: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

  1930年10月:被长沙警备司令部逮捕;

  1930年11月14日:就义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