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歌,代代传
牧望按骨欧贯输钻忘孔报透角浓致过像大若欢扎底准突啥很力播控效丰手增院薄施泽劲酒验全亦买信单品堂柴创同答瑞尖样罪稻磁
在畲族人的心里,畲歌是光彩夺目的文化瑰宝,它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我们家亦是如此。虽然早已离开家乡,虽然常穿的是汉族的现代服饰,但乡音难改,畲歌难忘。
记得年幼时,我最喜欢缠着奶奶,整天要她教我唱畲歌。奶奶走到哪儿,我便黏到哪儿。插秧,砍柴,采野果,梳头发,真神奇啊,无论奶奶在做什么事,她都能编成曲唱成歌。咿咿呀呀的歌声拖得很长很长,那么悠扬,那么淳朴,宛如谆谆的教诲,又如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我的心里来。如今,奶奶虽已年过半百,但嗓音依然清脆,是远近闻名的“歌手”!
每次奶奶要去参加歌会时,我总是争着跟去。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几年前在姆龙谷举办的“三月三”畲族乌饭节活动。 在人山人海中,在竹林树丛里,在山涧溪流旁,有一群头扎凤凰髻,身穿凤凰服,腰绑“拦腰”女子;还有一群身穿青黑或蓝色的大襟麻布衫,两肩上衬有棉布缝制的“搭肩”的男子。他们用畲族特有的语言,快乐地互相唱和着:“又是一年三月三耶,三月三,三月三……”他们,就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从那以后,畲歌成了磁铁,将全家人都牢牢地吸引住了。
如今,我们家里常常是歌声与笑声齐飞。
“米从哪里来?菜从哪里来?耶——”
“莫笑农民苦,莫笑农民脏……”奶奶肚子里的歌,几天几夜都唱不完。
叠衣服时,妈妈会笑呵呵地哼着:“哪里衣裳又一件,哪里衣裳顶到天……一件一件衣服叠,充满着家庭的和睦耶……”
我们的骨子里应该是天生带着“畲气”的,一天不哼就难受。我们仿佛与畲歌融为一体,再也无法分离。
爸爸说,因为汉畲杂居,很多畲族的传统习俗不再纯粹,就是唱起畲歌也没有多少后辈听得懂,只有在歌会上,才能找到对歌的感觉。如今好了,听说罗源作为全国第三大畲族人口聚居地,我们的畲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到这番话,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畲歌,具有浓浓的艺术气息,她独一无二,她是祖先留下来的无价之宝,她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她是我们畲族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