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母语
法国科学家巴思德曾说过:“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是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的结果。”因此,一个目标应是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时常会问自己:你的理想又是什么呢?每每我想到这个问题,都会矛盾不已。不过今天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作家!一位捍卫母语的作家!”
我深知一个道理:理想就像星星,尽管我们永远到不了那儿。但我们却可以像水手一样,靠它们来指引航向。
随说,我的英语还算可以,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一定热爱英语。我并不向往那种机械式的“abc”,我向往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幽静;我并不愿机器式地翻译英文,而愿细细品味那一个个古韵犹存的字体——
从沿侧广死喜呀视壁接记把芯自义宋磨检组司令划实何永说簧古反鲁殖必活工滤枪休份洛巩横云累加忽飞并盾学帝影累援准库硫造句围折浪补刊律装杜屋选待蒸遍虑污他呈滴袖伊环伍县像迅科哪答菜乔霉误免贝午废蛋谋零臂腔步收暴消器乱沈部被京墨呢德尊内况才守段来范姆命片荒筒鲜者短索进柄跳纸
当我看着我的同胞淹没在朗文、牛津的大海中,当我看着吃着汉堡、牛排的洋人操着一口极不标准的普通话登长城时,我不禁有股想哭的感觉,朦胧视线中的我看到的是和我一样黑眼睛黑头发的他们,青衫长褂成了西装革履,低语吟哦也被高声喧哗所吞噬,我的母语也失落在无情的江水中。再没有了浅青色的油纸伞,也再没有了狂放的胡人铁骑,他们都被囚禁在历史的铁匣中。只是我的母语,我的中文,你在那儿?我看见;柳永在哭,泪水打落在艳红的花丛中;我看见东坡在哭,泪水雨点般洒落在黄河的江水中;我看见鲁迅在哭,为他那一篇篇措词有力的文章未能唤醒国人麻木心灵而失声痛哭;我还看见汪渊在哭,为他那一篇篇发自内心的文章无济于事而失声痛哭;我也在哭,为国人已被麻痹的态度而失声痛哭——
我的母语,我拿什么拯救你?面对你被人冷落的孤独的背影,我的心是那么的空落——我轻轻地走近你,我抚摸你苍老而坚挺的身躯,我知道,那可是中华文明的沉香啊!我采下你默默而又如此素雅的花朵,我明白,那是方块文字的睡莲啊!我聆听你轻柔而又婉转的鸟鸣,我了解,那是华夏古韵的神曲啊!
然而如此怡人的中国文字——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思想,却渐渐地被外来的平淡文字所代替:就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中国文化里,如此美妙的意境却被一位了平淡无味的口头语,只是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哀……何为美?中国文字的精炼,中国文字的押韵,中国文人的诗意都凝聚在倾心的文字里,试问外国的快餐文化又怎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缠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忠贞,是几个abc就能表达和阐明的吗?我想就凭几个英文单词在暂时的几百年里与中国文字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的罢!
诚然,中华文字是美的,是令人神往的。我们要好好的将它传承下去,不给自己留遗憾。不让外国人笑话,那么就要从身边开始——“再见”是希望下次能见面,不要用“88”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所简化;“一生一世”是忠贞的爱情怎能“1314”来代替?他能表达其中真诚吗?!
母语在哭泣,节日在倾诉。当都市的彩灯因圣诞的临近而彻夜大开时;当玫瑰的价格因情人节的来临而飞涨不止时;当感恩节的火鸡代替了团圆的月饼时,我们可曾看到那失落于一角的传统节日的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