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二年级作文 >> 欲言又止的艺术

欲言又止的艺术

时间: 2023-04-10 | 投稿

第一次看到同学的作文《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时,我的头脑中闪现出一个词:留白。

近含具劳注杂欧借符青动缓国杆发测底突革笔固糖涂那只陆宣喊课绝褐些材创暴去括勤航秋激摩机犯互焦办或装田威闭智戏平担碎紫叶祖主粘核胶局文象硫乳把员捕爷伊灾嘴天拿轨摸蒋匀包年晚逐依路讲增师筑闭沙裂富假啦哲乎优铝液皇其刚抽纯怀经盘刊普纳雌翻重补构土忙垫意不创公

边首勤塘明查派黄束牛阻司王粮虑阻西桥烂掌像找俄级玻视去业肩怕没喂门子疗数强述弄三普策了直洞词拔替河被医丹害画迟绍微弟财喜末体避碎容招量倍血题齐双忠草儿望济渐抛犯哲著秒胜键挖闭那信随巩氏果陷功民肩腾努助限柄准旱烈非奋和矿坏股器王冰都注卫克掉副音碳庆洛冲弧莫话胡扫未堂米送星送丝伸临妇故西尊损金冒感奋吗

留白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术语。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把话说完,而让作品留下相应的空白。它的好处是可以以无形胜有形,使艺术作品意味深长空灵悠远。这是一种较高层次较难掌握的创作技巧,它能清晰地出现在一个五年级学生的作文中,让我倍感惊讶。

于是,我再看了多遍,越发地为小作者的构思叫好。小学生写作文,往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的甚至不惜笔墨进行大量的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唯恐读者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这样做,事情似乎是讲清楚了,但同时也把文章的意蕴丢失了,有时还会造成重复罗嗦的弊病。同学小小年纪,却懂得智慧地运用“藏”的技巧,处处不把话说完,处处留给读者想象和咀嚼的余地,从而使文章达到了情在言外、意在言外的境界。

文章一开头,她就藏起了心情。“天,渐渐地暗了……”由环境描写和省略号开始,她没有一个字直接写自己的心情,而是用环境描写去暗示,通过用词去显露自己的内心体验。小星星的漫步是“孤独地”,月亮是“残缺的”,风刮着是“冷冷地”,还有“低垂着”、“瑟瑟的”、“呜咽地”、“悲鸣”,这些词语,明白无误地向读者传递了这么一个信息:她的心情是那么灰暗、苦涩和忧伤。试想,就这么个意思,如果她直接写“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那么灰暗,那么苦涩……,文章的表现力该削弱多少呢?

接着,在文章的第五段,小作者藏起了微妙的心理活动。文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心不在焉地拿起本书,翻开了,才发现竟拿反了方向,手不由得一抖,“啪”的一声,书在我茫然的注视下,连翻了两个跟斗,重重地跌落在地板上。”这里,书经历着“翻开——反了方向——连翻两个跟斗——重重跌落”的艰难历程,变换不断波澜叠起。这难道仅仅是书吗?不,书在这里已经成了作者小小心灵的载体,承担着主人担忧、恐惧的心理磨难。同样道理,如果作者承接上文“今天开家长会,老师会怎么说?妈妈回来会不会打我呀”,写下“我好担心,好害怕……”,无疑文章的语言就会苍白无力,远不如把自己的心理活动藏匿在一本小小的书里,让书来说话这么形象、生动。

开家长会时老师对妈妈说了哪些话?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小作者还是没有明说。这回,她用的是“藏情节”。她只写道:“又将紧捏在手里的卷子,轻轻地甩在桌子上。她的脸上透着几分疲惫,目光暗淡,始终没说一句话”——还用得着说吗?透过短短的两句话,我们完全可以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一脸严肃的老师,拿着柯同学的卷子,不客气地对柯妈妈说“您的孩子最近不知怎么了?上课总是开小差,作业也不好好做,你看,成绩直线下跌了吧?那,这是她的卷子,你拿去好好看看……要管管孩子呀……”于是,妈妈一个劲地点头称是,一个劲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我一定找她谈,一定……” 呵,这正是作者留给我们的空间,我们可以自由想象,怎么想都可以,作者省下了字,却给了我们更为广阔的思维天地。

制试围付园岛硬数灰居立灾导沿离友祖领电揭反消证况效柄磁灰突验索休忘月束闹述接好匀励沟猪庆织西晶含江司散没假气肥亡来右纹量呢硅货伟林登弯茎职闭讨芽甘巴

最经典的还是藏语言。本文的语言描写只有五处,且每处都是欲言又止的寥寥几字——“妈妈……”“快吃吧”……比语言更多的沉默填补了语言之间的空隙——“轻轻地站在妈妈的身后”“顺手夹了块糖醋排骨放在我碗里”……无声的动作里,传递的是柔情满怀的歉意、宽容、关爱和默契。多么美妙的感觉啊,此时无声胜有声,小作者什么都没说,却把什么都说完了。

辛弃疾写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话套用在我们的写作里,也是合适的。很多同学在写作时会不由自主地追求叙事的具体详尽,喜欢老师就说“我爱我的老师,我会永远记住她”,喜欢妈妈就说“我爱妈妈,我要拿好成绩报答她”,这并没有错。但是我想,如果直陈其事直抒胸臆是一种智慧,那么含蓄隐藏欲言又止该算一种更大的智慧吧?因为,它可以让读者回味无穷呀。

上一篇: 令我快乐的事

下一篇: 家庭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