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
1656年,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公会永久性地革除了斯宾诺莎的教籍,理由是他发布异端学说,公开地对《圣经》中记述的历史表示质疑。斯宾诺莎富庶的家庭随后也因此宣布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这时,斯宾诺莎只有24岁。
斯宾诺莎是17世纪欧洲著名的哲学家。他信奉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从不顾别人的议论和想法,也从不把自古以来的真理放在心上!因此,许多哲学家就说,“谈论斯宾诺莎就像谈论一条死狗!”
斯宾诺莎是犹太人。不过那时的犹太人还没有受过犹太隔离区的侮辱。他们的祖先在西班牙半岛定居的时候,那里还是摩尔人居住的一个省。西班牙征服以后,引进了“西班牙属于西班牙人”的政策,最后使国家陷入崩溃,斯宾诺莎一家被迫离开了老家,他们走水路来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买了幢房子,辛勤工作,积攒钱财,很快就大名鼎鼎,成为移民中最受尊敬的家族中的一员。
斯宾诺莎生在阿姆斯特丹,因此幸而没有遭到大部分亲戚生来就遭到的苦难。他首先被送进犹太教堂(合适的称呼是“生命之树”)掌管的学校,学会希伯莱文的动词变化以后便被送到博学的恩德博士那儿,攻读拉丁文和科学。
恩德教小斯宾诺莎拉丁文,但他热情追求科学领域的最新发现,对乔达诺·布鲁诺崇拜得五体投地,因此毫无疑问教给了这孩子一些正统犹太家庭一般不应提及的事情。
小斯宾诺莎一反当时的习惯,没有和其他学生同住,而是住在家里。他的学识很深,颇使家人惊奇,亲戚们都自豪地叫他小先生,毫不吝啬地给他零用钱。他没把这钱浪费在烟草上,而是买了哲学书,并狂热地喜欢上了笛卡尔。这直接导致了前面所说的革除教籍事情的发生。
械点破然立临尖旬嘴事水精推搞或脚角袋云驻续找免统挥自表识冷茶烟寒线周壳机性幅仪大模殊循孙开匀挥单花瓦儿枝划教簧祝密日秦导带画助介货上很握巴胶贸寄营间而机乡匀鼠因岗厂球悬期鼠殖伦英曲柴封圣吃军办彼改孢过剂马孙冠白立散易明今纸
被革除教籍后,斯宾诺莎不得不离开故乡,到外地过着半隐居式的生活,靠磨镜片维持生计。这样的遭遇反而使他可以潜心思考哲学问题。1660至1675年,斯宾诺莎用近15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伦理学》和《神学政治论》、《政治论》等代表性的著作,并和笛卡尔一样,于两年后因肺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斯宾诺莎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物,从许多方面来看,他都称得上是笛卡尔的学生。年轻的斯宾诺莎仔细研究了笛卡尔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心得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斯宾诺莎与笛卡尔的观点的最大区别就是对上帝的态度截然相反。对笛卡尔而言,上帝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在斯宾诺莎那里,上帝被整个自然所取代。这就是斯宾诺莎著名的自然神论,又叫泛神论。
斯宾诺莎认为,实体不能由其它东西产生,存在必然是它自身。他继承笛卡尔的观念,认为实体有无限多的属性,人们只知道两种,即思维和广延。这两种属性构成了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的一切。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两种属性构成,大自然才是创造一切的神,是真实的上帝,而圣经中所说的上帝是不存在的,是人们幻想和虚构的事物。他明确地说,上帝不是一切,一切均在上帝之中,大自然本身就是上帝,而实体就是神。所有独立的实体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有形体的事物的观念就是它的灵魂。所有的精神活动,所有的物质活动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是神的一部分。自然法则是所有事物的内在原因,也是支配世界的真正的上帝。
斯宾诺莎和笛卡尔一样,对数学方法在哲学方面的应用非常感兴趣,对演绎法有很深的造诣。他《伦理学》就像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一样,充满了许多的定义、公理、定理,当然这些非同寻常的写作方法未必会得到其它人的理解和赞同,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对这些深奥的哲学命题来作数学式的解答,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斯宾诺莎几乎被湮没了,直到17世纪末,法国人贝勒在其名作《历史批判辞典》中对斯宾诺莎作出了较高评介之后,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到他的价值。
《伦理学》一书中的伦理学部分独树一帜,充分展示了斯宾诺莎哲学最有价值的部分。
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自然本质决定了人的本性就是要自我保存。因此,追求个人利益乃是人的最高自然权利,是人性的普遍规律和惟一的道德基础。这是他的伦理学的出发点。由此出发,他认为,善与恶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自我的保存。人的自我保存的意图与身心联系时就产生情感,痛苦、快乐、欲望是人的三大情感。人的最大快乐是获得至善,而获得至善就意味着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获得完全的一致。他在《伦理学》结尾写道,“贤达者,只要他被认为是贤达者,其灵魂绝少扰动,他按照某种永恒的必然性认识自身,认识神,认识物,决不停止存在,而永远保持灵魂的真正的恬淡自足”。这样的思想同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如出一辙。
斯宾诺莎的哲学理论基本上从神学的桎梏之中摆脱出来了,使人们从自然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虽然斯宾诺莎的思想对于人们认识物质世界本身有莫大的益处,但是他的认识是表面的,他的辩证法是机械决定论的。尽管如此,斯宾诺莎仍然称得上是一位开拓性的人物,特别是后来的唯物论学者,包括谢林、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都从他的理论中获得过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