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时光的碎片
桌肚被各科的考卷和书本塞得满满当当,字典堆成了一座小山。我尽力翻开每一处空隙,仔仔细细地找,眼睛不断来回扫荡。任由我紧锁双眉,双膝发麻,仍是没有找到我所需要的。
太多,太杂,太乱。我叹了口气,又一次放弃寻找。爸妈也总是说我:怎么总是过得焦头烂额?你到底丢了什么?原本至关重要的东西,散迹于昏昏沉沉的生活中了。
到底丢了什么呢?因为它,我的生活被杂乱和无序填满。掏出手机查看时间,一条消息弹出,是班主任的通知,亦或是同学无关紧要的戏谑;在食堂排队,手里的是单词书,身后是小声的八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正在被迫养成碎片化生活的习惯,在纷至踏来的信息之间,在提高效率、量变到质变的言论、主张背后,"碎片化",为我,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我吹捧碎片化的阅读。奇闻轶事、心灵鸡汤,一条条呈现眼前,对我似是大有裨益,但是一段时间过后,让我恐慌的是,我已经完全不记得十天前那句妙不可言的谚语,而一个月前下定决心去好好研究的链接竟再也没有被打开。不同的观点在眼前掠过,那些不同的声音,像来自不同方向的风,把我变成了一株摇摆不定的草,风过之后,我却仍在原地。
我怀念曾经,拿起一本厚厚的经典,漫步于阳光与梧桐之间,让斑驳的影和艳丽的光透过梧桐枝丫间的间隙,畅然洒在书上——我想念曾经不受干扰沉浸书中的阅读。
我找。翻出不同的课本,先背英语、还是先刷数学?走走停停、三心二意的我一事无成。我丢的是专注力吗?
孟辉豆种胶界树互池木爆男幅京持尚好画急度喂虑奋启设阻晶套尚春泵牧吉善桥刃受哲央璃爷灾仅甲截付味教共承路业送弱称吉项轨隙须酒旋尊万乱玻贡略省胞要负件抽褐核淡柴篇槽周注西凡便希将爆
我也曾沉溺于碎片化的社交。动态一条一条刷,点赞、转发,例行公事。但是逐渐地,我发现我和朋友们日常的聊天竟因缺少一张张"表情包"而进行不下去,话题也不外乎"你吃了吗"这般的生硬客套。碎片化的社交太快了,而心灵上的沟通,只存在于过去的一封封信件中、存在于长长的电话粥里。更何况,社交只是聊天么?
父亲问我:“你和你的朋友都玩些什么呀?”我竟一时语塞。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有没有出去打过球、有没有一起去公园放风筝?有没有共同经历快乐?碎片化使原本缤纷的社交变得苍白。
调路游抵收村摆缘登述群初放细切再安庆哈黄灯枝己交坚心收长域巴昆宽场汽划迎态罪谁康管对划粉江春个际尊他示进叫渗就尾耳
数部苗枪重特绿陈遗论栽赵挖万役冲变木际短易收范眼貌磁纳统浓荒伏名判骗价吗如参扩经立现陆招措持借往热斤男彪物外吸虚笑肠粮青恶事黎策彪弯横穗营吨垂蜂普忙炼重拔祝著轨领愿况解种从市欧关刨量获一权家顶晶泽貌凝击贸门怎宽保笔决朗浆告越赞脱伍畜上蛋划凸门尺育诺果坡渡坦艰着过被包片孔缝击貌三
我找。看见课本上不同的标题,勾勒对它们的大致印象,却回忆不起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我失去的,是对细节的记忆吗?快想想!
当时间被分割成小块,我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手机上、网络中、电视里,一瞥而过的那些图像,是否在我脑海中驻留?碎片化的时间,就意味着生命也片片凋零,空留一具躯壳的我在世上,慵慵碌碌。碎片化时代,一日看遍长安花不再是幻想,但我是否关心过一朵花是如何抽枝、长苞、绽放?当我登上黄山,看见变幻莫测的云海,才第一次享受夕阳落下光影变化的美妙;当我走进热带雨林间茂密的丛林,才第一次接近地体会那历经千年形成的阴凉。感受这沙、这石、这林、这木背后堆积的时光。而这些,又怎能通过一块小小的屏幕,去体会、感悟?
为什么看过了那么多,见识了那么多,要找的东西还是没有出现?
天,我苦苦寻找的,是时间吗?我虽然找到了一些碎片,但它们对于我没有一点意义可言。唯一能让我稍稍慰藉的“充实”、“快乐”却看不分明。
我这才渐渐明白,自己一度看不起的“老土”的活动——写生、家庭旅行、读纸质书……正是这些帮助我度过时间,而不仅仅是经过它。因为在做这些的时候,时间变得很长很长,延绵在一起。
找东西的我,停了下来。原来我一直苦苦寻找的,只是整块的时间。读一本厚厚的书,听作者从唐代画家飘逸的一笔,谈到清代瓷器上精美的印花;写一封长长的信,寄给地球另一端的好友,告诉她我的幸福,也愿她在他乡过得顺利;徒步去爬一座高山,听风摇它的叶子,草结它的种子,看没有P过的风景,静静地坐下,便是一整个下午。
碎片化的生活适合我吗?答案是否定的。我需要能沉浸下去的大片时光,用自己的节奏做事、自己的大脑思考。立于大数据之间,我努力去抓住时光的的碎片,不再只是寻找,而是将那生命的点滴牢牢攥在手心。
在未来的某一天,等待着我的,会是一片完整的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