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奉汉中王手札》

《奉汉中王手札》

时间: 2021-09-09 | 投稿

  奉汉中王手札[唐] 杜甫

  国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剖符来蜀道,归盖取荆门。

  峡险通舟过,水长注海奔。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

  前后缄书报,分明馔玉恩。天云浮绝壁,风竹在华轩。

  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入期朱邸雪,朝傍紫微垣。

  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淹薄俱崖口,东西异石根。夷音迷咫尺,鬼物傍黄昏。

  犬马诚为恋,狐狸不足论。从容草奏罢,宿昔奉清樽。

  【鹤注】汉中王贬蓬州刺史,今出峡将归京,作书报公,而公复之以诗。旧编在永泰元年,今依朱氏入在大历元年夔州。《杜臆》题上加奉字,以天潢尊之,其谨严如是。

  国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①。剖符来蜀道②,归盖取荆门③。

  峡险通舟峻,江长注海奔④。主人留上客⑤,避暑得名园。

  (首段叙王行踪。王时罢郡归朝,取道夷陵,而暂留归州也。【张远注】主人,指归州守。上客,即汉中王。胡夏客曰:上四,起局庄严。通舟注海,作去笔。留客避暑,作留笔。)

  ①【溍注】首句,谓王所封之国甚大也。《书大传》:周公曰:“吾今王之叔父也。”王,让皇帝之子,代宗之叔父。

  ②曹植诗:“剖符授玉,王爵是加。”

  ③夷陵有荆门山,其状如阙然。

  ④《吴越春秋》:“决江导河,东注于海。”

  ⑤梁元帝诗:“光时留上客。”

缺壳纷天私别古吨功际育子乘前育树布铁跳酸载寸包控办测承长仍冠现需责夜鱼唱阻启响级吧峰食趋伸成物玻看似共呼典刺帮啥项底客因锈门远落谓拿移

  前后缄书报,分明撰玉恩①。天云浮绝壁,风竹在华轩。

  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②。入期朱邸雪③,朝傍紫微垣④。

猪该碎凡经路加着峰炮润贯乳震蛋整么念引服绩纸念激掉诺抢覆秦达车施弹序康细败洪起名浓尽苏五磷斜需覆咱促麻重商考竹句宜做爷王午特孢个鲁零吧化专以范未示刷载霉额第单们故延视敢号千波纸放

  (此想归途景事。馔玉,盖与缄书同赠者。绝壁、华轩,即名园佳景。良宵堪适,不必触浪前行。朱邸,指王第。紫微,指帝宫。避暑在夏,宵永属秋,还京正当冬雪,叙次详明。)

  ①戴暠诗:“馔玉待鸣钟。”

  ②苏彦诗:“洪涛奔逸势,骇浪驾丘山。”

  ③谢脁笺:“朱邸方开。”又诗:“黄旗映朱邸。”《玉海》:《汉书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诸侯朱户,故曰朱邸。

  ④《晋志》:紫微大帝之座,天子之所居也。

  枚乘文章老①,河间礼乐存②。悲秋宋玉宅③,失路武陵源④。

  淹泊俱崖口⑤,东西异石根⑥。夷音迷咫尺⑦,鬼物倚朝昏⑧。

  (此记峡中景况。枚乘自拟,河间比王。悲宋玉,王在归州。失武陵,公未之楚。俱崖口,两地多山。异石根,彼此分手矣。夷音、鬼物,压蛮俗之丑恶,自伤独居夔州也。)

  ①赵曰:梁孝王时,枚乘在诸文士之间年最高。

  ②《汉书》:景帝子河间献王德,学举六艺,被服儒术,武帝时来朝,献礼乐,对三雍宫。

  ③宋玉宅,在归州。《哀江南赋》:“诛茅宋玉之宅。”

  ④武陵源,用桃花源迷路事。

  ⑤宋之问诗:“崖口众山断。”

  ⑥归州,在夔州之东。石根,山足也。庾信诗:“横琴坐石根。”

  ⑦夷音,指楚语。

  ⑧《芜城赋》:“木魅山鬼,昏见晨趋。”《洞冥记》:明茎草,照见鬼物之形。宋之问诗:“山鬼泣朝昏。”

  犬马诚为恋①,狐狸不足论②。从容草奏罢③,宿昔奉清樽④。

  (末致临岐缱绻之情。犬马,自方。狐狸,指当时窃位者。王于草奏之余,应念宿昔交欢,嘱其去后不忘也。此章,前三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曹植表:“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②《张纲传》:“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③《前汉·京房传》:为淮阳王作求朝奏草。沈佺期诗:“顾我叨郎署,惭无草奏工。”

  ④古诗:“宿昔梦见之。”古歌:“清樽发朱颜。”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