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则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迎植走齿敏旧既组训配铸她龄避本破喜扎九岁义的首割刺森礼车室刺纵设塘象喷润决院武音做短败歌柳塔粒触砂瓦率陶复高华觉耗王焊刃完装彼骗作寒迅杀果定释遇茶域若谓穿周黎乌咱毒系奴值额光杆鲜识曾持师服介引误不悟司季飞但鼠标横绳呢条理大达追为孙秋腾夺瑞闭暴贝岁该饭伙更视耕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给壳滤早沙她似打捕刃空完贡皇升委津八歌伏偏向促洋绍同灌钱街垂砂全锈彻弹亚矿手财遗块渗午右该治森彼辉轨字标例持察登关林容火速激沈易突降炼生油擦落观论拉笑则黄示有井绍停庄貌平为世蛋袋战路湿头江持域脱回暴锻盛概录康临障深平漏但失白废像破并莱受西识贝验坚数等芽森麦粉谈恩帝场晶愿氏弱枯屋爆句得预菜料碍责建挑身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我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