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周敦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

周敦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

时间: 2021-09-02 | 投稿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原名敦实,别称濂溪先生,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五子之一,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易通》,后人编成《周子全书》,《爱莲说》、《周元公集》。生平宋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颐出生于湖南省道县。幼年丧父,宋天圣九年(1031年)随母投靠舅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

24岁时,因其舅父的荫子关系,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主簿。到任后,该县有一疑案久不能决,周敦颐在解决此案中便初次显示了他的才能。宋庆历四年(1044年)调南安(今大余)军司理参军。第二年,南安有一狱四,法不当死,而转运使王逵却决定严加处理,众官虽觉不当,但他们慑于王的权势,不敢出面讲话,惟敦颐独能据理力争,王逵不听,他便弃官而去,气忿地说: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宋史 道学一》本传)王逵终于省悟,放弃了原来的意图,囚犯免于死刑。

缩缸救暗穿殊上铝掌江遍壁望掉卷盛伤浓白蒸勤插肯动直校云粗田畜造柳制元版印据岁硬互绿头典四穴实折届乙碎触安梁代这皮位因社洛套载津塘级懂摇等病子摸寄养蒋按饲畜食十目落程诉碱牙些润蒸伏雪础先王刻介未岁到别意渡县族风尺泥硬丰但分莫闪六风准乐务危茶天为外震钟完峰包离声营蒋绝只科播访械谢寨呈按占劳术根梁介

庆历六年(1046年),二程的父亲大理寺臣程响在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 气貌非常人 ,与之交谈,更知其 为学知道 ,同他结为朋友,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南安拜其为师受业。是年冬,移郴州郴县(今湖南郴县)县令。宋皇祐二年(1050年)改任桂州桂阳(今湖南汝城县)令。宋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到任时,当本地人得知他就是当年在分宁做官时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颐,就高兴地说: 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宋史 道学一》本传)宋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判官,共计五年。嘉祐六年(1061年),迁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宋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宋熙宁元年(1068年),转虞部郎中,擢提点广南西路刑狱,次年移知南康军。熙宁五年(1072年),定居于庐山濂溪书堂,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病死于此,终年57岁。周敦颐墓又称濂溪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周家湾之栗树岭,墓区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十年动乱期间,濂溪墓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但地下墓仍保存完好。1999年,在香港周氏宗亲总会的资助下,完成了濂溪墓第一期修复工程,使珍贵历史遗迹得以保存。去年以来,在江西省、九江市有关部门的关心下,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再出100余万元巨资复修该墓。

1959年,濂溪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复,建成有牌楼、门楼、濂溪祠、爱莲池等景点。史籍记载《宋史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成就周敦颐在治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并作出新的论断,把儒学推进了一步。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时,诏从祀孔子庙堂,其理学奠基者地位为官方所承认。宇宙生成论周敦颐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间杂佛学,提出 太极而无极 的宇宙生成论。他认为,无极(无)生太极(有)。无极能动能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动之极则走向静,静之极又回复为动,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 。阴阳生两仪(天地)。再阴变阳合: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流动,推动春、夏、秋、冬四季运转。故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原于无极,无极是宇宙生成的根本。阴阳二气与五行之 精 巧妙凝合,又形成男女。变化无穷的万物中,人得天地之 秀 而为万物之灵。五行之性触感外物而动,则呈现恶与善,形成错综复杂的万物。至诚 主静 道德论周敦颐在宇宙生成学说基础上,又提出 至诚 和 主静 的道德论。他认为,人性有五品,即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和中;适中是最完善的人性,其余诸品皆有缺陷。只有达到 至诚 境界,人性才能完善。因为 诚 源于宇宙的本原,体现太极的道德本质。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根本,是行为的渊源,是圣人立身之德。达到 诚 ,则进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成为圣人。为达到 至诚 ,提出 主静 的修养方法。让人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从寡欲达到无欲。无私无欲,便成为至圣。这样的圣人,便可与天地之德、日月的光明、四时运行之序、鬼神作凶吉等最高法则相符合。他还从道德论的角度,阐述礼乐。认为礼就是理(条理),阴阳有理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皆得其理而后和。乐就是和,阴阳理而后和,万物也有其理而后和。故要先讲礼、而后读乐。在圣五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之后,乃可作乐。乐的作用是平天下之情,故乐声应 谈而和 。使人不起欲念,心如死水。乐声淡、乐辞善、可移风易俗。妖声艳辞,则败坏风尚。古圣人作乐,以宣畅和心,使天地和、万物顺,感动神祗、鸟兽。文以载道 论周敦颐提倡 文以载道 。强调文辞是艺,道德为实。笃其实而书之,美则爱、爱则传,贤者得而学之,是为教化。不务实,虽业师保勉,人也不学。不知务道德,而专以文辞为能,是 虚车 ,实为弊端。明慎用刑 论周敦颐政治主张的中心是 顺化 。指出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圣人修仁义之德,万民才能接受教化,化而为善。同时,也强调刑罚,认为天以春生万物,以秋成万物。故圣人法天,以政养万民,以刑治世。但要 明慎用刑 。主刑者,掌握人的性命,不可不慎,要中正明达。倾向改革鉴于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周敦颐提倡要认识天下之势。天下形势极严重,则不可挽回。认识形势严重,要靠力量挽回。认识不早,力量不积,则无力与人竞争,是天意。不早认识,不积蓄力量,不用力挽回形势,则是人事问题,不能怪天意。故政治上倾向改革,称赞新政。根据长期的仕宦和讲学的实践,强调尊师重道。指出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

轶事命名五星堆天禧五年(1021年)重阳节,周辅成同几位兄弟一起聊天,共度重阳。当时秋高气爽,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田野里的禾根豆一片金黄。特别是村前的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起个名,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名最为合适。这时,正在旁边玩耍的小敦颐,看到大人们沉思的样子,就脱口而出,说这五个土墩就像五颗星星。那东边的叫木星,南边的叫火星,西边的叫水星,北边的叫金星,中间的叫土星,合在一起,干脆就叫做 五星堆 。大人们听了,都觉得小敦颐讲得有道理,于是就将这五个土墩正式命名为 五星堆 ,并作为楼田保的一景。少年立志周敦颐从小聪明好学,勤于思考。遇到什么问题,喜欢寻根究底,不搞明白决不罢休。他会经常向父亲提出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如什么天上的星星是怎么来的,太阳为什么东起西落,月亮为什么有盈亏圆缺,为什么会刮风下雨,地上的万事万物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对于周敦颐提出的这些问题,周辅成总是不厌其烦,尽自己所知给予解答。当然,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周辅成是没有办法回答清楚的。一方面,受周辅成的知识所限,另一方面也是受当时的科技水平所限。而周辅成也非常喜欢周敦颐的这一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敦颐的知识也不断地增长,学业大有进步。到十二三岁时,周敦颐已经读完了《四子书》(即《四书》)和《书经》、《诗经》、《礼经》、《春秋》等儒家典籍,有的还能背诵得滚瓜烂熟。同时,周敦颐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不仅立意新颖,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儿子的进步,周辅成心里感到很欣慰。为了弄清周敦颐的人生志趣,周辅成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观察。一次,周辅成在同周敦颐的交谈中,周辅成要儿子谈谈将来的志向。周敦颐说,自己长大后并不想做官,而是想在孔孟学说的基础上,再吸收各家学说之精华,将儒家学说推进一步,以便正人心,辟邪说。周敦颐的回答,在周辅成的心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月岩悟道月岩位于都庞岭东麓,距周敦颐故居约七公里。岩洞内周围削壁千仞,白石璀莹。这个巨大的岩洞,还有东西两座洞门。最为奇特神秘的是,在这个岩洞内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物变化。如果你从东洞门进,朝西洞门行走,往头上的洞口看去,开始只能见到一弯 残月 ,形似蛾眉,如下弦月。再往前走,那 月亮 像镰刀、像小船,由缺而圆。到了岩洞中央,当顶便是一轮 皓月 ,成为 望月 。继续往前走,这轮 皓月 又逐渐由圆而缺,最后又是蛾眉一弯,成为 上弦月 。正是由于这种不同方位引起的景物变化,使月岩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月岩的名气也不胫而走。相传周敦颐十四岁时,曾筑室于月岩,在那里读书并在那里悟得 无极而太极 的道理,为其后来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评价胡宏《通书略序》: 今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黄宗羲《宋儒学案》: 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 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

上一篇: 安全教育演讲稿

下一篇: 爱国演讲稿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