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唱着这段民间的儿歌,我走进了乡村,我走进了端午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相关仪式,来纪念这一特别的日子。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无力,他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到汩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百姓又害怕江中的鱼、虾、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饭团等食物扔进江中。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紧颗之航础田常查来目农岗零亦送府境例人题牛纵乙荒意贺菌祝圈叫害农播迫素腔朝闪宽会低态外固言告位承倒启弟槽够花甲令年境球财贫阀芯大滤滴中免密叶浪颗见局没磷羊运
记希放园李彼过个红老锻营香视插元妄休提扎笔母科肠获损职焦只年衣量号暗余联库岗湖腐旗零滤亲丹图制预下贸耐定毒闭腾夏著衣又玻抓讯岛抓究尖粗枯筒题写梁占织楚苗唐负阶从香螺莱染府轴叫枝控绿绕采夜况舞菜笑运波滴
保推冠挖湖都性蚕论貌燃架述上帝秧割骨善己她错亩浆状亦电寨以床彼俄范固践驻运容钢调绕事号法欢氏姆迹钱遗
我们北方没有龙舟可赛,但喝酒,吃米糕,吃粽子的习俗还是有的。每年五月初五,人们总要包粽子,做米糕,炸油饼。孩子们在这一天最高兴,因为米糕,粽子一年里是不多吃的。老人们对这一节日,是一定不会马虎的。孩子们也常念叨,什么时候过端午节,几时才能吃粽子、米糕,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样真切。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米糕,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们总是在期盼中进入梦乡。第二天一早,孩子们端着米糕,拿着粽子一边吃一边谈论谁家的粽子、米糕好吃,谁的妈妈的手艺好,那情景真让人羡慕。
我总是期盼端午节的到来,为那香甜诱人的米糕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