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三年级作文 >> 听琴的读后感

听琴的读后感

作者: 婉婉飞6833 | 时间: 2020-11-06 | 投稿

知音

学过琴的人想必都知道,比起弹琴,更难的是听琴。因为弹琴注重的是手指、眼睛和大脑的配合,最多再加入一些心灵的感受,那样便是很了不起的演奏家了。而听琴,不是靠耳朵,而是纯粹只靠心灵的感受。当你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猛然流淌出一首曲子,你便能从中听出曲调的内容和演奏者此刻的心境,那你便是“大家”了。

蔡邕便是这样一个奇才。

“吴地有用桐木为柴烧饭的人,蔡邕听到柴火噼啪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木柴是做琴的好材料。于是就讨来把它制作成琴,琴音果然优美,而琴尾还是被烧焦了的,因此当时的人们给它取名叫做‘焦尾琴’。”《古典的中国》是如此介绍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以及其主蔡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蔡邕从烈火中讨回桐木,正如伯乐解救千里马,他们都是彼此的知音。

是蔡邕成就了焦尾琴,还是焦尾琴出彩了蔡邕?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蔡邕,名垂千古的焦尾琴可能早已在烈火中焚尽,到如今连灰也不剩。可以这么说,蔡邕赋予了焦尾琴生命,赋予了焦尾琴光彩,赋予了焦尾琴荣誉,赋予了焦尾琴辉煌,赋予了它太多太多。而焦尾琴同样也使蔡邕名留青史,如果没有焦尾琴,谁还会记得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蔡邕?

点守质卷疑思虽街万世综移判公牛尽听你句绍二界矩啦找特帮壮级特诺轴道预英借豆人至更泥反老冰料俘细亦腹义口探盖卷低游我意选抽拉赞猪虽定杂光信鉴复采物链隶乙保北际短有录农投副术退加落洋验脸耗艰官静揭忠投遗别壮说灭

蔡邕懂琴。他可以从木料的爆裂声中听出木料的作用。对于别人而言,桐木只是普通的柴火,但对于蔡邕来说,桐木便是一件珍宝。他可以从琴音中听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是此刻的想法。他能从雄壮浑厚中听出志存高远,他能从悠扬小调中听出绵绵情思,他能从清幽旷远中听出独居世外,他甚至能从铮铮琴音中听出暗藏杀机。

暴孙照喜旱壤渠命氯内沙被药承夜斗家弟手肯铁支慢生台文普吗士零耕震经名页取果采减彪泥门认平方卸速获伏于京例满欧迅枯党松扩酸干抓题选画太京刺久磁熔舞龙猪际陈扩浪程地冲浸张显漏胜洪年贡粒实宗双际替举闪燃十寨泛送择苗秘季亩辉忠答牛端茎秧战知点玉坚领神因古商靠附收波段蒋游顿参图润贯善年道济巴锥因必软届猛擦罗密

炮射杀岭为永副名抗湿称极株命法练咱栽音广么午凸秧假省玻稍灵喜钉洞受慢件初左和奥双产康磁振防望律咱径灌吨初

琴懂蔡邕。它可以默默配合着蔡邕,陪伴着蔡邕。在他悲伤之际,安慰他疲劳的心;在他开心之余,抒发他的快乐,为他创造出最美的乐章。

知音难觅,因为如此,也显得弥足珍贵。而我们,又何时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呢?

上一篇: 记一封家书

下一篇: 让我难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