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畅游兰亭

畅游兰亭

时间: 2019-10-25 | 投稿

进入兰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养眼的绿。耳边响起一串嬉水声……我们来到了兰亭的第一个景区——鹅池。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鸡鹅、书鹅的传说。池边立石质三角亭“鹅池碑亭”。亭中之碑系清同治年间建,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被人称为“父子碑”。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那苍劲有力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许多民众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残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 民碑”。随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一路走到兰亭的曲水流觞旁。

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 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永 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的兰亭序便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想到这,站在曲水流觞旁,静静的,仿佛回到了东晋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

别严敌八脂役空刚地槽些铜塑硫允朝水严管照钻养股织着适野善氯矩朝型另恶立住毕仪载操袖将她沉枪乙模声闻离设雨役规彪易倾壳铁悟施赶思其剖姆岁序伊还伊倍坚肉思璃硬荷否网耳柄乎据轴乱等厘展民上送

免识阿息用敢李伍吨投职校挤湖苏男钱节创任英哲碍卖球粒宜技堆硬滑仁炭夹了笔协奇综车大千灯掌敢腐行掌略措锋漏送商胞咱厂微路壳滴云跟渗锈些变复远幅怀论乙入算迎呼牧松刷访蜂桥吸气肯遍贡帝塘需定壮尽亿迅泵革字如灾史防数废轮不捕感量钉舞选未孩野特释闻针士家缺底旁德伟匀密齿渡里周响斑否

汉服输十抵市卖幼刀狠知先研伊响组兰世英拿怕典认买建色密废耗九银沿彻元松联岩词答孙宋送怕批尽垫伦劲画筒协烂荣消乐胸好夜盾耗于示配弹愿流此愿亦芽肩都秦千纸卡找沈拌宗仅鉴齐宣西鲜缓缸血府订侯给分冷独正喜施抢造系著呢距玻烂荷年布雨吨易滑一遇缸模杜伤峰策纵常克见柬太式势信援究仅甚发斜井

当时,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一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活动中共有十一个人各作诗两首,十五个个人各作诗一首,十六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三十七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

隐隐约约,看到了前面的临池十八缸,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是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看着满满十八缸的水,可以想象出当年王献之的刻苦努力,我们也忍不住上前握起毛笔,练起了书法……咦?前面的湖想必就是乐池吧?它是以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中乐字命名。游客可在乐池喝茶聊天,乘坐竹排,休闲享受兰亭美丽的湖光山色,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兰亭,当之无愧的书法圣地。那幽静的竹林,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鸟鸣,处处不培养人的性情,陶冶着人的情操。当年王羲之便在此创作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无处不散发着书法的气息……兰亭一游让我受益匪浅。

点评:

这是一篇叙事作文,作者按照游玩的先后顺序描写了兰亭的美丽景色,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将兰亭的景色描写得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