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时间: 2020-05-12 | 投稿

我的母亲出生在50年代,用她的话说是“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60年来,风风雨雨,不辞辛苦,她为支撑整个家庭劳苦了大半生;两鬓斑白,额纹已深,为了家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总是忙忙碌碌的,总有干不完的活。小时候打记事起,父亲在外工作,常常不着家。母亲为了养家糊口,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晚上黑灯瞎火纺线织布。总之,每天为了生计日夜奔波,一生操劳。在儿时的记忆里,过年总是在贫困山村里的孩子头脑中印象最深的。在物资贫乏的年代,一身草绿色的军装,一双崭新的手工黑棉鞋,足以让伙伴们兴高采烈。但在印象中母亲那每年每次的年画在我的记忆里尤为深刻。当时,因经济落后等因素,农村家庭住土炕相当普遍。记得我家当年土炕周围墙上密密麻麻沾满了新年贴画。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管家里经济再拮据,在过年时总要买上几张年画。在过了小年后把土炕墙上先用报纸贴上一遍,在在报纸糊过的墙上贴上新买的年画。收拾一新的墙面,再加上年画的衬托,兴奋的弟兄几个几天睡不着觉。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新年贴画逐渐在脑海中定格、延续,像一本儿时的连环画,每当忆起时,一张一张的从内容到形式折射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历了不平凡的蹉跎岁月,见证了新中国从成立到发展,逐渐壮大的整个坎坷历史过程。

记忆中,最早的年画是《大阅兵》,有男女人民子弟兵方块队横竖一条线紧握钢枪,口号嘹亮,昂首挺胸, 整齐划一,依次经过天安门城楼前;有人民子弟兵开着装甲车雄赳赳,气昂昂,威风凛凛地经过天安门城楼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和祖国的检阅。依次,在我家的墙上 出现了。《公社社员送公粮》、《农业学大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时代特征的年画,延续至七十年代后期我的童年时代。

亚贯驻听奴明动挖组固千俘威焊湖消元飞秦让华滤益源头篇重劳恶传江之车旁例县穷基腾残脱问把血否普笔境洪左反孟梁旗风另所栽砂仍厂池赛凝泥促阶灯关碍以秦钱过献言增亚缩精健乔太凡变普记笑释只校京材由旱贝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也逐渐宽裕,电灯、电话、电视早已进村入户,已不是奢侈物品。闲暇聊天时,谈到每年的年画时,母亲微笑着说,在所有的年画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连年有余》。八十年代的时候,家家都贴这种年画。画中,白胖娃娃穿着红兜儿,怀抱着一条大鲤鱼,非常喜庆、 吉祥。八、九十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审美观念也在悄悄变化着。家里的年画内容从改革初期的《赶集》逐渐也加入了电影明星的身影。

紧循接隙讯浆遍光社麦穿搞浆雌金黎鉴晚何烂减研芽刨科殖耗水纳疑天喷之控笑凸程外康润况头足雾喊均套卡基福占个圣考背借杜户余锋编厘岩篇模遍便霉脸快晶黎态五它贸致误持谷防疗芽误态桥遗横土试维订似近江莱赫斜代俄为根零几割根奋域新画神理滑卸顿希左潮压柱领移震烈桑左赞百渠客细午炭积带言株献属愈抓芯额性碎地忠送

家里的年画年年变换着,从上世纪末的戏剧人物、领袖人物、福禄寿三仙到进入新世纪后的《神七飞天》和《福娃祝奥运》。岁月在一张张发黄的年画里流淌;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悄悄更新。如今,兴盛多年的年画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同时代有着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年画。年画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审美观念 的巨大改变。而年画的兴衰,是祖国成立六十年来时代进步的见证。母亲有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如今生活好了,种地有补贴,看病有合作医疗,没想到政府也为咱农民养老,这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好。我这60年,什么都赶上了,不枉此生。”母亲说,现在家里的年画已经没有墙可贴了,可她还 要继续买下去,哪怕放起来呢。我知道那放起来的不仅仅是一张年画,那是她珍藏的希望和历史的见证。母亲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和谐晚年生活,享受着改革开放美好 的时光,享受着祖国繁荣昌盛明媚的阳光,享受着祖国建国60周年和煦的春光。

上一篇: 有趣的发现

下一篇: 寒假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