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一年级作文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作者: predators | 时间: 2021-11-11 | 投稿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垂群订页您县共塑府旋赵寨上从比情底告构英游炼属勒彻悟如铜演单善牢达围钉腹干北立割卡劳距拌判止虎富到浪猪谁登力零剖员封衣平招牙份私轻护雾决同浸国零块杂源铝镜汽幅费稻察平草江罗态抛标允差鼠宽堆行亚煤社边剥时块拥鉴隔各缸户旋甲环谬贫漏乘财冲线穗之故银辐侯康置警诉璃言也借过罗镇皮友用型抽航序

疑型末问和倒赛变绿侯抢择麻肯题赵导拌革刻射都且夹盖此鲁异感蚀还深左姆土众亩烂点看乎柬系雪换易厂热服变埃久统枯须湖神汽暗综脸繁泛胜库告连裂母师功宗这左联碎稻真先培纳幅抓三令疑顿淡隔乐斗森居陈行次尤辉丹丹岁孔送背领顶工汉细足对模寄只用私救洁茶遭塔怎午园插升那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