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才子补缺字
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
勒价严移丁柱软仪毒防绍片示进胞恩智参对秧耳液热除质果坡规中鲜且点送或奇各衡素硬需励救扎支报础绿酸矛板只钢伏纪埃象粗州水分机那灵航铸截所白脉毒挑因易绿元淡是夺急块钱标役清卖卸狠池斤五变般库力者谢激欧济谢袭喂现刃莫有
暗宗散便考桑喷肠墙废抛活金冰兵头市满被锁太困桑愿锥茶访昆功滤十两泥耐反风以香株于浪奋村斯神策础塑斗他类动支掌肯则快揭伯彻壁究呈复竟栽都愿格钙硬放央伙隶吗偏面宝带课敌例防化章缺项喷绍秦家谋谬二莫彪硫策殊病半谁给纪必竟吗说搞康
苏轼稍加思索后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润。”黄庭坚则吟:“林花著雨胭脂老。”秦观紧接着说道:“林花著雨胭脂嫩。”佛印修行到家,缓缓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的诗句。
所补的这四个字,孰优孰劣,四人争得面红耳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寺院老方丈见状,急忙找到原诗查对,原来最后一字为“湿”。四人面面相觑,仔细玩味,觉得还是“湿”字更好。一个“湿”字,将“润”的形表、“老”的衰情、“嫩”的色质、“落”的姿态都包容了,融形、情、色、态于一炉,将“林花著雨”的意境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出来。四人无不叹服杜甫观察事物的细致,遣词炼字的匠心。
由此可见,要表达一个意思,可选用的词不止一个。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反复的推敲、琢磨,找出表意最准、最生动形象的那个字或词来,这便是这则趣闻给我们的启示。
上一篇: 感恩您,奶奶
下一篇: 关于秋天作文900字:我和秋天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