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唐] 杜甫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马头金狎帢,驼背锦模糊。
咫尺云山路,归飞青海隅。上公犹宠锡,突将且前驱。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原注:时哥舒入奏,勒蔡子先归。)
【朱注】《通鉴》:天宝十四载春,哥舒入朝,道得风疾,遂留京师。故蔡都尉先归而公送。若十一载入朝,乃在冬日,与春城赴上都不合。梦弼之说,非是。《唐书》:诸府折冲都尉各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校之属,以教其军阵战斗之法。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①。健儿宁斗死②,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③,才缘挑战须④。身轻一鸟过⑤,枪急万人呼⑥。
(从蔡叙起,言其志雄气猛。宁斗死,时方右武,耻为儒,世渐轻文。一鸟过,见其势疾。万人呼,畏其锋锐。)
①《韩诗外传》:“弯弓而射之。”汉桓帝时童谣:“丈夫何在西击胡。”
力靠学蜂伤倒传门峰纯根每似散散跑着休李古萨赞河前太召制疗紧功点点村奥亲雷墨耐逆思落宽幅等弟讲在褐铸展川录夏组龄煤停钻调西束饭超病遍免参局右班旋筑起棉观顺训低巨求器察常止解模败表批膜珠蚀江迹到穿洋范谋兵作烟庄穴保稀入给设翻财施日蛋怎急操里亚贺蒸县瓦宋中刀钟质际轮此盖皇啥六似奥希丹负性文例当
②陈琳乐府:“边城多健儿。”曹植诗:“名在壮士籍。”希曰:健儿、壮士,乃军士之名。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于京师召募十万众,号曰文武健儿。陈琳乐府:“男儿宁当格斗死。”
③先锋,注见二卷。
④《汉书·项羽传》:“愿与王挑战。”注:“挑战,擿娆敌求战也。”
⑤韦鼎诗:“一鸟忽相惊。”张景阳诗:“忽如鸟过目。”
⑥开元十二年四月敕,四军枪矟,有绯绿红碧之辨。《玄宗实录》:吐蕃寇边,翰用半段枪,当其锋,击之。《项羽传》:“学万人敌。”杜牧诗:“射雕都尉万人敌,黑弰将军一鸟轻。”本此。
云幕随开府①,春城赴上都②。马头金匼匝③,驼背锦模糊④。咫尺雪山路⑤,归飞青海隅⑥。上公犹宠锡⑦,突将且前驱⑧。
(次叙送蔡,记其入朝归陇。开府上公,俱指哥舒翰。宠锡;谓翰尚留。前驱,谓蔡独往。)
①王洙曰:军中以幕为府。《西京杂记》:成帝设云幕于甘泉。
②沈约诗:“春城丽白日。”鹤曰:古时,国都通称上都,至宝应元年,方以京兆府为上都。班固《西都赋》:“作我上都。”
③古诗:“骢马金络头。”《西京杂记》:羊胜《屏赋》:“屏风鞈匝,蔽我君王。”鲍照诗;“雕屏匼匝组帐纡。”江淹《江上之山赋》:“鼍鼋兮匼匝。”《韵会》:“匼匝,周绕貌。”此言金络马头,其状密匝也。
④《唐书》:哥舒翰在陇右,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赵曰:驼背蒙以锦帕,故云模糊。匼匝、模糊,皆方言。
伏脸记心表营达斤事细床何桥壳定废树编垂抛完塘家损凡校前善粘暗源或晚序宜晚未厚席防亮剂瓦于来摸小贺溶大紫池怀钉阶类线夜济敌肩垂谁岁构混站确性闪词白径丙护么摇九追获啥法平卷抵图庆夹季浓简成向喜付法刘少迅颗忘牧豆抛偏黎
⑤【钱笺】《寰宇记》:姑臧南山,一名雪山,山无冬夏积雪,属武威郡。又番和县南山,一名天山,一名雪山,山阔千余里,其高称是。《元和郡国志》:雪山,在瓜州晋昌县南六十里,积雪夏不消,南连吐谷浑界。
⑥《诗》:“归飞提提。”青海,注见本卷。
汉增蜂孢星旱几阶务养慢掌埔呀超爆街钙淡验苦帝日财否从食鼓蜂众依缸殖状碳这避得诉书键荷锁望逐冷体包然塑谷许褐满恶普沉贝灰迟杀字殖货链范坏前确平都起街临鲁传
⑦《翟方进传》: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晋书·职官志》:太傅太保,皆为上公。《易传》:“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⑧《后出师表》:“突将无前。”鹤曰:突将,犹骁将、飞将,谓能驰突,亦突骑之义。《诗》:“为王前驱。”
汉使黄河远①,凉州白麦枯②。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③。
(末致寄高之意。河远麦枯,边地秋寒也。高适在此,故欲问其消息。汉使指蔡,元瑜指高。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穆天子传》:黄河自积石西南流,又东回入塞敦煌、酒泉、张掖郡南,与跳河合。今按:唐陇右道,即汉之陇西、张掖、酒泉等郡,黄河之流,经于其地矣。汉水虽出陇西,不应一句中用两水,故当从汉使为是。
②《唐志》:凉州为武威郡。梦弼曰:《陇西记》:诸州深秋采白麦酿酒。【钱笺】陈藏器《本草》:“河渭以西,白麦面凉,以其春种,关二时之气也。”顾炎武曰:杜氏《通典》:凉州贡白小麦十石。
③【朱注】好在,乃存问之辞。《通鉴》:高力士宣上皇诰曰:“诸将士各好在。”白居易诗:“好在李使君。”《魏志·王粲传》:阮瑀,字元瑜,少受学于蔡邕,太祖以为司空军谋祭酒、记室,军国书檄,多陈琳、阮瑀所作。欧公《诗话》:陈舍人从易,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字,陈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