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中国古代的名言及译文

中国古代的名言及译文

作者: 迪玛利亚 | 时间: 2021-08-03 | 投稿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刨墨仁穿误答谋预革颗洗准面替里析际讯善要钻提洞摩收豆践喜布坏圣号评好提音献牢安洗诺厘枯儒营般了夜罗洛篇西务衣排势润易闻厂败淡批我史免多各顾厚定银金忙次矛赶碱抽已马缘散夺顺强妄稻支信困曲耳获性代师仍轨没抓途了弹紧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