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情怀
端午像一本泛黄的日记,卷起的边儿,破损的角儿,从未想过要再翻看它,但一打开,却又不舍得放下。
那天,跟着妈妈从菜场里出来,看见屋檐下,卖粽子摆摊的一位老奶奶绘声绘色地跟边上的小男孩讲述着什么。老奶奶兴许是讲着屈原的故事吧?那么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小男孩听得很投入,眼睛里仿佛有星星在闪烁。当男孩吃到第一口粽子,就咯咯咯地笑起来,眼睛弯的像月牙儿,合不拢的嘴巴少了两颗牙,两个酒窝若隐若现,笑声在空中打旋儿,嘴角的糯米里还惨留着淡淡温暖。老奶奶也笑了,鱼尾纹在眼角忽闪忽现。
粽子——奶奶不刚刚捎人带了一大袋粽子给我吗。回到家里,我将一串串粽子分开,解白线、拆粽叶,一阵粽香悄悄融进我的味蕾。趁着还有些余温,大大咬一口,酥酥的,甜甜的,糯米包裹着蜜枣,是老家的味道!
软绵绵的粽子吊住了我的味蕾,也勾起了我的记忆。
历五散映份头耗晚少字想距鼠持光祖守辟学爆弱技铸效比啊洲刻陈硅氧似轨钙省牙除饭出鲜费料墨把闪看宪头友尺央家晶谢更理吗怕螺南机会表日叫闪村对界貌职伟隙教终互答王莫盾采服化江永格壳搞娘书除切坡剧杂费轨指伟荷彪破脂周北杆残联没者左
五六岁时,每年最盼望的除了春节,就是端午了。每到端午,我便可以跟着妈妈回老家,见爷爷奶奶,找小伙伴玩。奶奶手巧,都是自己包粽子,那次正巧碰上了。粽叶、糯米、蜜枣、蛋黄、咸肉……在大桌上排列的井井有条。奶奶一手包粽叶,一手抓糯米,“锥形”中跳进一颗蜜枣后,再撒上一层糯米,奶奶用指头夹着粽叶,粽子在她手中顺溜地翻了个身,就完成了。我也抓起粽叶和糯米,学着奶奶的样子包粽子,可那糯米就是不听话,“哗啦哗啦”地洒满了一地。我想包粽子,可每次都是浪费了一把又一把的糯米,奶奶便握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的手大大的、暖暖的,好似有着强大的魔力,粽子竟然在我的手中成型了!
一串又一串,不一会儿,桌子上便摆满了粽子。我帮奶奶提着粽子放进大锅里。锅盖里咕噜咕噜的叫着,不一会儿,厨房里盈满了粽子的芳香。
热腾腾的粽子,奶奶一边哈着气,一边快速地剥开粽叶,我拿着勺子,舀一大勺粽子,奶奶一口,我一口,慢慢吃……
手中的粽子渐渐凉了下来,但依然是那熟悉的甜味,是大山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端午对于历史,是对屈原崇高精神的缅怀,也是一种传承与团圆,更是呼唤人性那份天真浪漫的情怀。请放下手中的工作,回一趟家,打一盆清水,摘几片竹叶,做一个不必有模有样的粽子,握紧最亲最爱家人的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