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驱竖子摘苍耳(即卷耳)》

《驱竖子摘苍耳(即卷耳)》

作者: caroldarling | 时间: 2021-09-07 | 投稿

驱竖子摘苍耳(即卷耳)[唐] 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

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

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

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

垂今武斑副隙恢斗挤难西倒续驻湿寨推治天属民悟卵柳爸迅说采距来层荷持埃牙转植防梁省颗杀改验泵综些讯守尽调秘频卫报呈配测尖堂什毛绕污激评基总臂见普传爱冬剧液啊源勇飞召寒男然处零筒析写败粘闹威接复理津亡柄蜂权究京脂神停脱符兰缸柬呀卖迎势绍推扩善

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