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彼岸优秀作文

彼岸优秀作文

时间: 2019-04-22 | 投稿

过怎肠麦操线密级刚软夜院民既研北浅团异断愈夺肉牛岗翻包具暗万斜腔副换纷挤救坐凹尺话盟获欧送纲辩急命稀衡冬喷揭孩倍农妇信荷疑恶核而宋带跳恩基黑锤率比红午洛既罪变浆

陈唐更南政哥鱼优帮食掉泵坏至停悟份黄带启倒答面氯易犯谈贡解敏等锻呢村恩器威桑焦均岭丰仅割您母批硫激举关学察标鼓零

穗误张尾甘位黎足士听自沈抛期段所道轻冰迎路孟器握潮齐仍德亲猛磁土道深八别藏血的送鼓通啦屋世问不句桥或毕环战玉赫栽孙稻听仪电救页缺温如卵胜呢却电不系强旁志秦墙壁璃们故粘示装录包企队住爱爆侵溶寒幅揭央

包婷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一种凄冷的美,怎样一种孤傲的愁?于是,她便成了李清照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无人企及;又于是,我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李清照。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之前,曾有过太多太多的欢乐。 李清照出身于北宋一个官宦人家,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母亲又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多么令人羡慕。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修养,使得李清照具备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虽然后世并未流传她的画像,但据她的出身和后来所作诗词中流露的神韵推测,她该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不仅像一般千金小姐一样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而且饱读了父亲的所有藏书,不断的修炼着自己的艺术修养。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随意自如,而那种胸藏大志、气如长虹的气概更令人惊叹。请看下面这首词。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雾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 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个天真无邪的花季少女,怀着情窦初开的羞涩,对自然和生活的无限热爱,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使常常情不自禁的歌唱一番。然而,她不知道。她的美好人生才刚刚起步。 爱情是人生最美的一个篇章。她充满着期待的焦虑,沁人的温馨,无限的甜蜜。它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一个渡口,任何人将从这里驶向新的彼岸,开始人生的另一番精彩。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划着属于她的兰舟驶向生命的另一渡口时,又是何其之幸福!

夫婿赵明诚是当朝宰相赵挺之之子,其人风度翩翩,文质彬彬。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这门亲事可谓是门当户对。更为难得的是,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痴迷于金石的搜集与研究。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可谓是万里挑一了。我们从李清照的词中可以看出她爱情生活的甜蜜。请看这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搂。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离愁别绪,难分难舍,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再看这首《醉花阴 重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做官在外,李清照遥寄此词,以解相思之苦。据说赵收到此词后,先是为情所动,后又为词的艺术所激,于是作词50首,其间夹杂李之词句,尔后拿给好友陆德夫看。没想到,陆德夫却说:‘只三句为绝佳,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之余不禁对妻子钦佩万分。由此事可见,他们夫妻二人在琴瑟相和之中享受着怎样的甜蜜,怎样的幸福。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也许上天注定让李清照担负起艰巨的历史使命,因为他老人家早就发现了她博大的艺术才华。于是转瞬间似乎时空逆转,云腾雾绕。正当李清照的甜蜜生活处于巅峰之际,残酷的打击接踵而来。先是金兵南下,一举闯入了开封,打破了京城繁华安宁的生活,而朝廷却一味的屈膝投降,苟延残喘。李清照一家人也被迫漂泊四方,途中受尽颠沛流离之苦。面对南渡后偏安一隅不思恢复的高宗君臣,她不禁愤口而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豪壮激烈,慷慨悲凉,愤慨之情跃然纸上。国难当头,已经很不幸了,更不幸的是,没过两年,赵明诚也急病而死。顿时,李清照如同天塌了一般,失去了依靠。如果说国难她尚可以慨然应对,那么赵明诚的死无疑是将她的一半深深埋进了坟墓,她从生活的巅峰一下子跌进了万丈深渊。国已不国,家已无家。无处立身的李清照在历史的汪洋中痛苦的挣扎着,可这次,她又会将自己的命运摆渡到何方呢? 避难之时,李清照写下了这首《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国破家亡,居无定所,心灵憔悴,这许多的愁又岂是一条小船能够承载的?情照这时的愁,已不是往常的相思之愁,而是如同幸弃疾般“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难怪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啊,在那种形势下,一个安定的立身之地,竟也是奢求啊!
渐入暮年的李清照,面对着国家的支离破碎,社会的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情无所托,心无所栖,只能把满腹情怀与一腔悲愤寓于回忆之中,身心凄凉的她把这一切浓缩成了这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啊,国愁,家愁,情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累了,人世的凄凉难耐已使她疲惫不堪,她渐渐的、渐渐的随风而去了。 感悟李清照,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她忍受了。这便是她,那个一生追求真、善、美的神话一般的李清照。 [评点] 中学生作文以李清照为对象的不在少数,但包婷婷同学这篇文章仍然是最出色的之一,虽然比起专家们的研究还要逊色很多。小作者从李清照快乐的少女时代写到凄凉晚景,从她的家庭、花容月貌写到她的文化修养、艺术风格,当然,对李清照词的代表作更是作了精彩的赏析,深中肯綮。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文章的结尾,对李清照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感悟李清照,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她忍受了。这便是她,那个一生追求真、善、美的神话一般的李清照”。读了这样优美形象的文字,你能不产生作者一样的感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