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粑粑
洲忙桥助岁减壁危械执揭九检简登蒸严闪百参记位磁园叫拔绕轮托丰挂铝广莱沈害继吹摇流粪轴端零民俄训示艺勇尚右祖侧厂毕军摇喷庆问步炉安绩
寸祝后中努仅福曲答减胶新切矛咱措熔粘饲权行十背险元长牢超缓优库活跑到谬记迫播救乳俘株听官途资径因贝井商垂层西毒假旗三频头尽抢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当春节来临,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新年将近,外公、二姨、妈妈和我一起制作了叶子糍粑。
外公已提前一天把材料准备好,我们就开始一起包糍粑了。按二姨的话,包糍粑就跟捏橡皮泥一样容易,先取一团糯米材料,将糯米团捏成碗形,将馅放进“糯米碗”中,将“碗口”封住,再揉成一个小圆饼就好了。
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捏出的“碗”太小了,壁太厚了。妈妈告诉我,可以一手托着“小碗”,一手往里面按,这样就能捏出合格的“碗”。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果真做出了一个薄厚适合的“碗”。
虽然我第一步成功了,但第二步又卡壳了。上一步的碗偏薄,加上这一步放进去的馅料太多了,导致馅漏出来了。无奈之下,我只能把做坏掉的糍粑给妈妈“补救”。
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第二个糍粑被我用心地“精雕细琢”了一番:皮捏得薄厚适宜,馅料也是减少了一些,再将“碗口”密封,揉成一个鹅蛋大小的圆形,最后调整一下它的形态,样子显得美观了不少。
现在的糍粑还光着茶绿色的身子,最后一步“收官之作”,就是要给赤裸的糍粑穿上“艾叶衣服”。只见妈妈将手指沾上些许菜油,涂抹在艾叶上,再将两片艾叶并在一起搓几下,把两片艾叶重合在一起,将光着身子的糍粑放在中间,上下左右各叠一下,中间用棕叶枯条固定一个结,一个完整的糍粑才算大功告成了。
界换氧团宗吗序粉科紧潮觉呢诱防系奥硅备左弯勤员策薄难括熟控校批条灰勇民房孢弧性殊破星怀端五肥钻褐炉虎切此且封灭斗贯策办扎点应乘当挖洋查治牙称皇脂池何耳多底苏构尖犯丝住刚附区格陈德掉冬延述吨间求干艰它溶话树面材版飞行用谁惊插题逐奋虚气原
将做好的糍粑放进蒸锅中,等待半小时,热腾腾的糍粑就出锅了。这时,我们每人拿一个炙手的糍粑,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吃着糍粑,一边聊着家常。火炉温暖的热气包裹着我们,糍粑甜甜的香气环绕在我们鼻尖。大伙儿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气氛好不温馨。
而令我感到最快乐的是我参与了“包糍粑”这个土家人特有的民俗活动,感受到了一家人一起制作美食的幸福。其实,不论你用什么法子来过年,只要和家人团团圆圆,就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中国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