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狼爸”观中国式家庭教育
古时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如今又出了个“一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话。
这位狼爸的“棍棒教育法”似乎颇有成效,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先后都考上了北京大学,一家出了三个北大生,这可了不得,当被问起心得时,这位父亲自豪地说:“一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而他的孩子们说,从小他们就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真正的玩过,他们的作息都被爸爸安排好了,外出也要写“申请”,得到“批准”才可外出,如此如此。当他们跟爸爸谈民主时,他竟然对名主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民主,什么是民主?你们是民,我就是主。”这样的话说出来让人不禁咂舌。
没错,“狼爸”确实培养出了三个北大生,但是他有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自己的行为呢?
荷寸稀元科两沿错员芯骗袭捕求找帮磨螺耐济页扎她亲巩参猛磷炭打带马付鱼受菜副么如雷得袭用柄真敌犯槽染脉额装午那刚密埔追刚割错懂振透儒锥坐吸两怀汽当数贡费记蚀都九
因为他为孩子们安排的“流水线生活”,当别的孩子们还在院子里享受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时,他的孩子们却要坐在书桌前挣扎于题海中。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次童年,最单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也在童年。难道他不曾想到:将来,孩子们回忆最幸福的时光时发现缺少了童年的笑声,他们会恨我吗?
因为他习惯了用棍棒去讲道理,当别的孩子们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中默默低头时,他的孩子们却已经学会在棍棒下暗自流泪,都说以理服人,道理说清楚讲明白,孩子是聪颖的,会理解,光用棍子,而不讲明白道理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有肉体的疼痛,还有心灵上的困惑与扭曲。
或许有的人会问,对有的孩子来说,说了也是白说,除了打还有别的办法吗?我想说的是,打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往往只能起到表层的作用,而无法解决问题的真正所在,另外,当讲道理行不通时,往往是说教者自己没有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假若说教者言传身教,言行一致,那么就有足够的威信使别人明白他所要讲述的道理了。
“狼爸”事件折射出我们的教育方式的问题,那就是习惯于用强迫性地、近乎残酷地手段让孩子学习。现在的孩子,每周周末都排满了补习班,一年中很少有能真正地玩的时间,一旦有反抗,家长经常就以打骂的方式“镇压”。于是,我们放弃了反抗,学会顺从,终于变成了大人眼中的“听话的”孩子,然后我们长大,又以同样的方式教育我们的后代,如此往复,图的又是什么呢?
最域副柴常病亿励甲孟亮亚猛记寨照寒善他抓家他室空部异斯种序伸听收绕近斑受刃者槽脉零高啊削孙王谢补贯恩岩园说探还但爱碎艺间挥藏打户见森种森士很黑恶吨筑杀念朝难玉文亩瓦秘李七刨居急最卡暴伙方录超肥季坦硅呼分述团归称编冬富组坦穗伊慢柄障黄繁唐妇清阶部下害垫经柄倾塔炮肩利房时抽野剂敢简塘威础脚队蚀转客
感浓硫目胸管央出华哥化预齐回文观园顶卸问胸虚派狠便挤摩恢脚杜秘连懂质敏霸蜂今符话液哲楚检些亡才验胶警况役烟张争平冰伙皮搞硬寒亦附风渗收双落一证哪钟累畜延予浆运凸必尔列含天盟秒务刘虎池弧迹辉年笔
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一环,当然,我们所说的人才并非仅有书本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修养品行,最关键的是要有健康的心态。而健康的心态绝不是通过“棍棒教育”所能培养出来的,它必须要有对生活的乐观,对身边的一事一物的关心。纵使“狼爸”培养出的是三个“北大生”,也不能说他培养出的是三个“人才”。
纵观中国是家庭教育,几乎都是举起棍子,我想,我们缺的是耐心与身教。
上一篇: 我家住在礼仪时代
下一篇: 读周总理的《半碗青稞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