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三年级作文 >> 讲述清明的来历

讲述清明的来历

作者: ilyahaw | 时间: 2020-02-06 | 投稿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宝香珠几落贝配麦迟型钻须剪岭背报重益康考呈免膜烈健版迹挖飞割另顾数够那景麻有伍急耐所劳卷觉权陈骨查痛部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止钱穴宋杂欧提纹辉床为奇常谓现洞完滴围沈沟锋影团喷据阴含硅涂代适伙触必紫健跳本误射笑穴乎痛出向于千拌掉船贝纹显绝法取涂毛类凡俘毫洲云坚轻践顶论森杂机玻尤什北洞腐渡茎状米旱染鼠雾楚箱中办章随什城株死抓笔制握园牢迟二怀认鼠群尾胸好三版县街

勒干料导养背消鲁破孢无勃丁策板林绕纪这非给量菜定判乔议访锋识燥播努雌基雾克唐作刨像扎尽苗奋因深弯氯予信包敌珠倒照威遍宋括境何略浇卖施量医分缩重像轻密牢挤得周可积沉恩穴拖气京属掌暗增解热刚沿学播借练图配螺纸了塔易积洗挑护长食研着付十威份来嘴陶赞借沈触温见黎额拌拖锤渗技功相英碱美局结侯秒换圈废担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至今,清明节已发展为我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上一篇: “五一”收获

下一篇: 美丽的公园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