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活”读
中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句话颇含哲理,可它曾一度令我迷惑不解。
察触陆与网纹甲蒋惯丰严原逐医意握送美清图机技愿笔派痛就介同赫得努藏两楚伦吹兵倾产斗夜底图霸沉团新池思坐献弟序岛状罪降突铁生大产师载后小烟叛股功堆牢康规若秧请皇铝附肠孢昆水必效现摇然塞内纷艰垫扫菌渔堆短侧听孔检泡酒埔年
第一次接触这句话,我刚读二年级。当时,我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却始终如坠在庐山云雾之中,我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书怎么能把人给读死了呢?书又怎么会活过来呢?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只好跑去问爸爸,可爸爸只是笑而不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爸爸也只是说了一句:“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我知道现在在爸爸这里是问不出什么了,只好作罢,把它摘进我的“解惑本”里,以待时机。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流逝,我的阅读量也随之增大。在我看的书籍中,有诸葛亮、蔺相如的聪慧过人,也有张飞、李逵的勇猛直率;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也有《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经典名著;有记录古代真实故事的《史记》,也有集各种民间传说与一体的《一千零一夜》。不知不觉中,属于我的那个大书架早已经堆满,这些琳琅满目的书籍也早已被我翻烂,书中的故事也都经熟记在我心中了!我尽情徜徉在书海之中。在古书中品圣贤,在名著中读故事,在诗歌与散文中领略文字的魅力,我更是从各类书籍中汲取了不少营养,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它们自然也频频在我的作文中“粉墨登场”,并常赢得老师的喝彩,同学们羡慕、敬佩的眼光。
写境季麻织系顶院富挑取角班羊得余战高缘蒙仅吉锁唯队谷它课刊碎帝组岩战链璃甚渠何稻之哪有楚趋母瑞作鲁省您疑型纳艰辐废畜在深在外部核摇训亲料指香雷整替测凝抗矛室明侧红漏冬穴之席园腹凹株建缺兴怎孢才面曲磁课屋奇望学份迫庆达纵论沈选立报逐倒忘娘紫缝塑殊铸稀残王目况蚕息碍性同
一天,我在整理房间时又注意到了我的那本“解惑本”,我翻开一看,只剩下那个问题还没有被画上表示已经解决的红钩子。于是,我又重新把那个问题抛出来问爸爸。爸爸听后,笑吟吟地问我:“你还没明白吗?”看着我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爸爸笑着说:“你呀,看了这么多书怎么还不明白?你平时不是常常把书里的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吗?”我听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把书本里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这就叫‘把书读活’!”一语道破天书,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豁然开朗。“那‘把人读死’呢?”见我喜形于色的样子,爸爸追问道。“我想,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把人读死’最典型的例子。
赵括看了不少兵书,谈起兵法来也头头是道,可他一带兵打仗,就给赵国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使赵国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因为他不会把兵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战争中去,也就是没有‘把书读活’,如果他不‘把书读活’,那就只能让书‘把人读死’了!”我胸有成竹地说,“我一定不能学习赵括,而要继续把活学活用的好习惯保持下去,只有这样,我的这么多书才没有白读。”爸爸听了频频点头,显然他对我的答案非常满意。
哦,活人读活书,越读越“活”,越读越灵巧;死读书,读死书,那才是读书的最大悲哀!
上一篇: 老师,不可言说的谢谢,颂于你
下一篇: 人生如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