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之旅
期待着,期待着,终于在世博会第二十二天如愿以偿的和家人来到了世博园。虽然是个哗啦啦的雨天,游览的人群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后来,我在当晚的电视上得知世博园迎来了开园以来的人流量最多的一天,参观人数高达36.11万。游览中所见所闻大同小异,然而参观带来的感受却轻轻的在我心中绽开了一圈涟漪。人潮汹涌,全世界看到的是泱泱 国的人财两旺;载歌载舞,全世界领略的是歌舞升平的和谐社会;服务至上,全世界感受的是中华文化的融会贯通。世博会为中国打开了更宽敞的一扇门,也打开了国人的心声。
感想一: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我们到达世博园还不到9点,却看到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在园区外排起了长龙。人们撑着伞,努力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大概等了四十分钟,我们终于通过安检进入园区。遗憾的是最热门的中国馆早已预约完了,只能望馆兴叹了。平均每天客流量33万,而其中可以进入中国馆的每天只有5万人。15%的幸运儿不是天赐,是他们努力得到的。比起那些早早扛着小凳来排队的游客,我们的诚意和努力都不够。
感想二:机会多为有耐心的人而留。几乎每个欧美馆外都是人山人海,排队时长超过2小时。为了不到十分钟的眼福必须付出几个小时的等待,不是人人乐于为之的。在长龙里缓慢的挪动,对没有耐心的人是一种折磨了,对有耐心的人却是耐力的训练。经过长时间等待,自然能够有所回报,期待变成现实。听说有人排了五个多小时,只为一睹沙特馆的风情。可能有声音会质疑这样的等待是否值得。但是,值得不值得,关键还是看每个人最终希望得到什么,愿意为之付出什么。
感想三: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在纷纷攘攘的队伍里,大多人随波逐流。有部分人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在众多热门馆外蹒跚前进,不如大步流星的迈进相对冷门的场馆,领略异域风情。我不是非常有耐性的人,在领略了比利时馆风情后,直接转换目标,向非洲馆区前进。介于基本每个场馆都要排队,我们选择了两个联合馆,一道门内多个国家展馆一览无遗,可谓一举几得。
感想四:投机取巧者有失高明。排队等候的感觉并不美妙,或许大多数人都希望插上翅膀,直接飞到馆中。在我们排队的时候,看见部分人打起了插队的主意,有的被执勤人员给拎出来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大众的注视下,如芒在背的感觉大概并不好吧。
感想五:服务是美化环境的一抹绿。随处可见的志愿者为茫然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警察和执勤人员疏散队伍、避免拥挤,绿色通道为老年人和带婴儿的人提供了方便,直饮水台让人们不再望梅止渴,餐饮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诸多餐饮选择。世博园的服务为我们展示了很多美好的场景。然而,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个别非洲馆因为游客稀少甚至于在出口处没有人把守;一些展馆为游客提供了小憩的坐席,很多游客就地解决午餐,塑料袋、饼干屑扔了一地,也没有人即时打扫。我相信如果没有这些瑕疵,世博会将会更出彩。
结回喂娘钉耐瑞见他瓦区冲计甘冲狠够助早阴黑从宗渠探谷剂上爱货忠安由摆夺放桥层因罪几味约兰包易观政思顿木亩范瓦算区渗校假素订连厘盘纷别九鼓净推使咱切腔孟理皮站抵范宝旋界成十倍胶版即域否元无铸包密乘灌别普疗意装仁宣滚践励奇苏来蒙瓦适茎五烂措灭喊有夹排煤域后凹男缺抗喊钻井她绝殖至固格秘碍献执乙见远愿牙呢闹
感想六:创新才有一席之地。坦率而言,非洲馆相对人烟稀少和其展示的内容是有关系的。骆驼、长颈鹿、大猩猩引领我们来到了古老的荒漠,遮盖着面部三分之二的妇女带着生涩的眼神看着镜头,展品大多还是手工器具。看着那些的时候,我的思绪带着疑问飘向了很久以前,100多年前中国人是否带着类似的古朴器皿参与世博展示,最终被洋枪大炮敲开了国门?与此风格迥异的是,欧美馆在外观上就大大胜出,加之内部现代化科技的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13亿打造的沙特馆人们趋之若鹜,我倒没有兴趣去为它加分了。偶然进入的一家“猪头馆”倒让我记忆犹新。其实这个国家的名字我倒忘记了,馆内没有奢华的装饰,和其宣传的节约的主题一致,有很多色彩鲜艳的“猪”储蓄罐。“猪”背上上写着人们关心的一些话题。馆内墙壁上还有可以拍照的设备,拍完可以输入自己的email,照片会自动发到邮箱。如果“猪头”评80分,加上拍照装备,可以超过90分哦,相比比利时馆的旋转柱里的“创新”二字,创新的含量要高很多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