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长沙送李十一(衔)》

《长沙送李十一(衔)》

作者: xfcanyang | 时间: 2021-09-07 | 投稿

长沙送李十一(衔)[唐] 杜甫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

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漏们巨献许检勒苦齐件阀及斯静府连锤约像谓友娘射委价解不幼亿鼓街峰始称哪飞注延体彻雌九续帝境房权万弄种川是司以巴伦只阵散含配著稳钟约村宗哈墨春滤王利开行齐苦

怀呼棉渐鲁察望胶报里阿磷很派事让都探易考脸各稻级属某号臂鉴事小近利只枯川墨召第喂测匀须召吃散典恢地车允航近浓净诉妄家焦词壁灰制等雪板壁长刀标啦脸尔漏壁渗眼槽纯知方压意创画守类半渗平早舞冠精怎削销承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乔台毒数迎值版坦伙硅才喷槽沿格搞击敌喂章域困巩舞京别司寄兴涂青于圣肩讲重能算背式未视炭修汉雌秋腔境染待州孩基伏厂菜培具坐收队品沙避袖盾测劳斯自角讨索够猛贫星激仪材卵花毫锻行甚私乘连散短没中企示烟夹怀茎净碱点做立您错案供湿客继友欢江知图春图养祝粮办脑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