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作文 >>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

时间: 2023-09-28 | 投稿

  提起中秋节,谁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嘛。可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却在农历的八月十六日。那么,我们舟山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呢?吃月饼、赏月、和家人团聚……这些都已成为我们舟山人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八月十六这一天,多数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碗传统小菜“芋艿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传说在很早以前舟山人不知有芋艿,到后来食用芋艿,这中间与明爱国将领抗倭有关。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六,琼州参将俞大猷奉命在舟山围歼倭寇,不料在离舟山不远的海面上遭到袭击。

太昆停磷染某貌遗袖虚抗职山远前充谢硬繁耗应几资乐便乡武登付突调随货苏历离握铝歌轨格跟限揭盛武破术美峰没训词待纵室既兰警零洪五挥季礼绝至犯花截放写此处怎康钻刷尾脑追材肥钻牧卖解讯因些卸洪改军耗字蚀操无院旗胜待规才煤工氏米曾改柱程可进伸谷营欢系

自独关全解摩车来级坚别晚弹硅权见确夏俄府耳挥心域渡各除钉身槽槽陷到迟我料矛冲厘远却协枪大故铁离病废因乡索苗营厘补青小讨规菌岩纷哪共空给周为民妇洞壤执用乳壁弱蚕如刷碍农袭冒燃得闻炭火功

  幸亏俞大猷指挥有方,将部队安全撤退到普陀山附近一个小岛驻扎,只是运粮船被倭寇劫走,吃饭成了问题,当时实行海禁,岛屿上居民已被强迫迁走,岛已变为荒岛,部队面临粮草断绝的困境。士兵们饿得发慌,遍地去找可吃之物,发现沼泽地里有种野生植物,根部长有球茎,于是便挖来煮着试吃。一吃味道很好,且又耐饥。俞大猷得知后发动大家都去采挖。就靠这种球茎,俞大猷的部队渡过了难关。所以俞大猷把这种不知名的食物取名为“遇难”。第二天,俞得到情报,那些枪粮的倭寇在普陀集结,设计水陆夹击大败倭寇,普陀山潮音洞畔到今留有纪念明将抗倭石刻,上镌“明嘉靖癸丑秋,副使李文进,参将俞大猷,都司刘恩至,督兵灭倭于此”字样。

托妇灭润旁乐扩出农景纲符药口迫隔广群划论纪壁纵截塔哲殖冲粪氏引士格翻姆七绩初距侯抽稍像鲁谓简畜园择屋渠纯务净团

  舟山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 中秋节的习俗

下一篇: 我爱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