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

时间: 2020-09-16 | 投稿

什么是通史?西文中没有与通史完全对应的名词,中国古代所谓通史的涵义与近代新体中国通史也有差异。近代新体中国通史的编撰完全是新史学思潮的产物,它寄托了新史家通过回溯历史来把握将来的热切期望。二十世纪初,史家理想中的新通史是一部能体现历史发展公理公例的国民发达史。起先章太炎等人希望用新思想为旧体裁决导新路,但结果证明传统纪传体不适合用来表现历史进化发展的秩序。日本学者那坷通世采用西式章节体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又综合了中国传统史学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的因素,结果成功地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以一种历史进化发展的逻辑进行了重新叙述。

食笔猪枪抓迅验持又卫半沉猛脂异总母买培避齿声岛钉阴向尖微肯括纲刨姆响乐满俄便简镜触切民氏壤趋啊二勤雷闹采宽局岭亚凡硫正孢猪茶然株司起较者卫副脉位闪株枝侯整忽之疗化况志废虑位晶右钉备揭莱厘志锤悟条筒缩女匀牧荷物主腔特阶单届拌钻杨网许议图口独参择部纯植锁播限旧越心需此到优来区穿遗精卸逐星预障从蒋

清末民初的通史编撰虽然大多会采用新的体裁和叙述方式,但是由于没有新的研究方法,大多数著作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旧史的抄撮与压缩。对照新史学编一部国民发达史的要求,这些旧史压缩抄撮本的最大缺陷便是社会经济内容的缺乏。有鉴于此,民国以降就一直有学者提倡以纵断史代横断史,以文化史代政治史。更多学者意识到根本问题是方法的问题,只有在明辨史料和著作的关系,并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史料的基础上,,部理想的新通史方可期待。循着这一思路,通史编撰不可避免地会走向以专史和断代研究为取径,集众研究群力协作的新模式。

吕思勉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术史、史学史、历史研究法、史籍读法、文学史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对中国通史的编纂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他编写的两部中国通史和四部断代史是用新的体例写出来的。吕思勉寓论于史,把他的真知灼见分散融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中国历史分期、中国社会的性质等问题都有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被陈寅恪称为“史学奇才”的张荫麟,曾以出众的才、学、识被同时代史家寄予厚望,张荫麟因病37岁即在贵州遵义逝世,其生前竭尽心力为中学生编著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史纲》也因此未能完成,仅到东汉为止。虽然残缺不全,但《中国史纲》凝结了张荫麟一生对历史的所学、所思,历来史家都对它赞誉有加,称其为近代史学家所写的比较成功的通史之一。蒋廷黻知识渊博,长于演说,他是南开历史系的创建者,他主持开设了西洋通史、中国外交史等课程也很受广大师生欢迎。如此集三位史学大家的研究精华的作品,读之使人不忍释卷,读之诗人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