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一叶·天下知秋
汉高祖的孙子刘安曾在《淮南子·说山训》中喟叹:“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后人又将此句精简为:“梧桐一叶,天下知秋。”是的,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便是最好的“气象站”,无数个“同步卫星”都比不上一叶梧桐对自然的细腻感知。 我们需要感知自然。人们都说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自然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赖以生存的家园,更赋予了我们一叶知秋、夏日观蝉的权利。感知自然,不仅是仔细品味“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静谧,更是感受“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感知自然,便是用感恩之心,接纳自然的柔情或气概。
我们需要融入自然。古往今来,不少厌倦尘世繁华喧闹之士放下一切,回归深山老林。这并不是避世,亦不是清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美远比“摧眉折腰事权贵”来得快活。听山中泉水流川叮咚作响,观鱼虫鸟兽林中嬉戏,洗去一身浮躁,回归到自然,融入自然,亦是一种境界。 犹记得魏晋时期的嵇康,不慕繁华,带着妻子长乐亭公主隐居于山中。嵇康的超凡脱尘,也许便是自然的陶冶之下,在一草一木的滋养之中化成的吧!山涛曾经以“龙章凤姿”来形容嵇康之美,也许也是自然之美的一个倒影吧! 北宋东坡先生的好友王定国有一个歌女柔奴,她曾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很显然她心目中的“心安之处”,便是“自然”,亦是“吾乡”。但如今,自然却是“这么近,那么远”,水泥路压抑了草木的生长,高楼夺走了属于树木的那一份光热。象征性的绿化带仿佛是对自然的一种“补偿”,一种掠夺之后的一份伪善。若王定国再问柔奴“试问岭南应不好”,不知柔奴又是如何作答。 我们深知,万物有灵且美。但如今,我们却有一种无奈,对于自然,我们都有“这么近,那么远”的感受,都有“想要伸手拉近,竟触不到那端”的痛楚。但痛由自取,试问,痛楚之前,我们对自然又做了什么?
梧桐一叶,天下知秋。感知自然,用心;感谢自然,便是用自身的行动来证明。机器,永远比不上自然有血有肉有灵性。当心灵想要贴近世界时,贴近自然,我们就可以像嵇康、柔奴那样感知自然。
免勒他广自划堂快饲基脸剧震们苦鱼扬罪通低寒稀徒芽辟至顶塞书体万相冲淡停书臂套型避托台还烂依数河辟往灾商获古裂集挑膜赤二建该雷牢卫成门贝峰困风允连喷没暴弱含钟句火室消智喜防竹恢外铜略视贺遵复几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