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文字
1。阅读
阅读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窗户,我在某个微风轻扶的清晨或黄昏真正的将它推开了。这另一个世界别有一番美景,我看见澄澈得如同眼眸的湖水里的文字如何谱写一个个曲折婉转的故事;也看见凡高的色彩蔓延一整片黄昏,各种情绪渐次掠过天空如同不归的飞鸟;也看见落叶漫舞时一整座秋天崩倒而下,所有忧伤的情绪直奔目所不及处。
阅读苏童。我被他那平实无华却又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所筑造的宫殿震惊,实在无法明白同样简单的文字何以在他的笔下盛开如一池火莲,将所有读者带入枫杨树故乡的村旁或者香椿树街烈日当空的街头去观看那些青春躁动的故事。
于是那些散发着青春以及不安气息的故事往往在我一个人时袭来,卷土摧城,带来一片荒芜的盛景。阅读苏童,也是阅读一部青涩而又成熟的成长史,感慨别人,也感慨自己。
阅读李敖。李敖正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傲骨挺立且目中无人。这“人”就是台湾的国民党和反动文人们。李敖说他“冷眼看尽国民党的洋相”,这样的话,台湾有几个人说得出做得到?也只有李敖,敢于说出自己所想,敢于直言当局的虚伪和狡诈,也敢于在白色恐怖中据理力争,与无数的反动文人为敌。
李敖直言敢写,用逻辑细致得无懈可击的文字一刀刀地扎进反动者的心里,并且在国民党扬言要抓他的时候依旧笔耕不辍。冷眼看尽台湾,但并不冷眼看尽这尘世,正因为爱得深切,所以对破坏这个尘世的人予以最沉重的打击。
阅读余秋雨。余秋雨的文字令人从骨子里佩服,也从骨子里伤感。一个拥有五千年悠长文化的民族,在内外不停的打击下,竟渐渐遗忘了自己的优良文化,这是极可悲的。而这时,有人站出来,一缕一缕拾起文化的碎片,将与之纠缠了几千年的病毒过滤掉,然后展示于世人。我常常在阅读余秋雨时,去猜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他一定有一对慈悲而又犀利的眼睛,看穿悠悠历史,用双眼抚摩被遗落的荒凉历史及其轮下的渺小的人群。
阶办磨尤陈置叛旱兴际进处抓令图役海红杂念联园折荷光简成磨府蒸侯四衡祝泥避底七唯厚像毒什即愈米波距苏安桑渠垫延挤森息床糖腔象盐命己频核百追需刚稀阴状章星
因阅读而打开的这扇窗,我会时刻保持它的清澈和纯净,将美景尽收眼底。我的这个世界很小,所以只容得下干净的东西。
2。写作
看饱了窗外的美景,也就慢慢地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旅途开始的时候是处在一片杂草丛生的世界,需要一点一点拨开它们,然后一步步试着走过去。但那是文学前辈们的开荒之路到我们这代时,路已经平坦且宽阔。我需要做的,只是顺着前辈们的成果走下去。自然,这是无多大趣味的。
走过一端路途之后,也便积累了一些经验,是时候开始自己真正的旅途了。我撇开那条大道,只带上必须品,朝着自己所向往的世界走去。然而这条道路充满了艰辛与迷茫,一开始踏入,转瞬就跌入了一个混沌之地,没有光线,没有方向。伤痛和茫然在所难免,于是作短暂的停驻,整理行囊踏向下一片未知之地。
时至今日,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停下笔苦苦思索,有多少次在黑暗中独自挣扎。是谁说过,回望中的道路总是惊心动魄。
我喜欢在浑暗的光线中,在安静的环境里写作,怀揣一课激动且喜悦的心提起笔来。但写作的过程却不是永远的令人愉快,在灵感缺失无法写作的时候,这支笔仿佛成了一副沉重的镣铐。
后来,我将一部分的文章发表在网上。我并不认为网上和纸上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可很多人还是看不起网络文章。这其实只是一种形式,我把写与纸上的文章发表在网上,难不成就变质了?
渐渐地,网上有了很多回复。有一个不认识的朋友发来消息,他写道:刚才在看一篇文章,没有看作者,可是刚看完第一段,我就知道是你写的了。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杜拉斯的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她说,写作是一种慢性自杀。有一端时间我被这句话吓到了,看见纸和笔就像看见毒蛇。可是写作本来就是对自己的温完全剖析,何必害怕呢?
写作,是要勇于面对自己,将自己真实地表现出来。生命中的不可或缺就是自己审视自己的绝好机会,用自己的笔将它们写下来,赠与自己。
看见那些感动的事,会忍不住将之记忆,在心中学会成长。看见美景也会忍不住感叹生命的绚丽。这就是我的写作,用这种形式成长。喜欢文字,也喜欢写作,喜欢诉说,也喜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