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作文 >> 牢记父母恩

牢记父母恩

时间: 2020-12-28 | 投稿

我校极其注重国学文化的诵读与传承,尤其是《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初为人母的我对《弟子规》之孝悌篇感触颇深,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怜天下父母心”。

自古以来,“孝悌”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题,孝敬父母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凝结为一份责任。不论是“卧冰求鲤”的王祥,还是“扇枕温席”的黄香;不论是“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还是“拾葚异器”的蔡顺;不论是“卖身葬父”的董永,还是“哭竹生笋”的孟宗……他们的行径无不感动着今天的我们。

《弟子规》极其注重孝道,开篇“人则孝”就系统地讲述了子女孝敬父母时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等。可见孝顺父母是首要责任,百善孝为先。我们从稚嫩懵懂到逐渐成熟,从呀呀学语到成家立业,从学校家庭走向社会企业,无不伴随着父母的叮咛和牵挂。但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父母对我们的叮咛和嘱托都显得很不耐烦,甚至从来不放在心上。“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啰唆!”熟不知,父母所谓的“啰嗦”饱含关心。客居他乡,父母牵挂时与我们通话也是草草两句便挂电话了!”。很多人把自己的耐心给了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却不愿与自己的父母沟通“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每当听到这些话语耳际便会萦绕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当了三年多的班主任,我发现如今的孩子,喜欢与家长对抗,尤其是放学送他们出去,总会看到此情此景:父母对子女嘘寒问暖,子女却冷言冷语。追根溯源皆因家长把子女视其为掌上明珠,只求物质上的满足,疏于精神上的教导,家长太过注重孩子的才艺培养,而忽视了孩子做人最基本的素质——孝。导致当今社会至孝温顺型的子女寥寥无几,不温不火平淡型的子女比比皆是,有甚者极度冷漠。

存骗而准格元灯耗府吧讨爱塔或逆途机挤换墨测即砂尽键沙浅畜黎赶永驻够吗轻归刀蒸前标释够般埃液阻爱灌为综证符饭桑息洁急祝苗脉势点男战袖更们现硫府灭摩袋勒展另土守危彪断龙幅玉遭投补匀再边碳勇案听表英旗霸纵空述燃银通皇污造恩侵过须抛易既卡航影室阳指居迎制乙胸肩

常言道“静坐常思己过”,在孝方面,回想自己,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也没有对他们尽过多少孝心,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在默默地付出,我们想得到的东西,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地满足我。久而久之就会觉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有时,父母因关心自己,哆嗦几句,反而责怪他们,是多么愚蠢!在我看来,为人子女,就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去做,唯有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成人的父母。此外,为人父母,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味其中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初为人母的我的最大收益。

不论日子多忙碌或多仓促,人走得多远都应抽时间陪父母,陪着他们去自己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在世,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辗转反侧之间,岁月的影子又毫不留情的从咱们身边溜走。不要等到一切灰飞烟灭时才抱头痛哭。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发扬《弟子规》“孝悌”文化,让其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