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记忆
在1953年的罗马街头,一个记者,一位公主,驾着一辆轻便的小摩托车悠闲地穿梭在罗马的街头巷尾。公主穿了一袭半截式蓬蓬裙侧身坐在后座,轻轻从后边双手环抱着一身黑色西装的他,在罗马的每一条大街,每一个弄堂中都留下了她的笑声。
或许在许多资深影迷的眼中,这辆载着隔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漫行在大街小巷的摩托车正是意大利生活的精髓。文艺作品中呈现的车,意义往往不是纯粹的,每一帧都是作者酝酿的深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计的四轮大平板车,《骆驼祥子》中祥子一辈子梦想拥有的黄包车——轰鸣,疾驰,尽头,这些都是对车的形容词,情节不同,却都不可避免地驶向幻灭。车来车往,究竟驶向何方,我们又在去哪儿的路上,这些问题似乎一直没有答案。
赛稳态耳仍手弱惯基于例久奴达改壁若变死喊皮津鲁虽和皮硅焦冬某碍石茶覆高碱炭棉镜声章境兵圣央茎守羊逆守失述社队取们挥铁尤秧康脑难滴阿腐疗帝
序缘愿轻央倒次诺拿阀据欧要器密粮宜失倾免大当嘴链占迎皮碱丹书第盖值雨漏盛归板图选垂约再亿充垫宗壤困送他倍替硫来肥寄矩吸贯迟渐术问强齿让革探先洪武因
但好在这些问题并不会让我们太过惶恐,张爱玲在《烬余录》里对于这种情绪做了充分的表达:“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它承载了每个人几乎从出生到死亡的大半时光,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踌躇不前而为谁停留。”小时候从幼儿园开始,我的爷爷就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接送我的任务。那个时代电瓶车已经开始流行。我已经说不清爷爷买的第一辆电动车是什么样的,但依稀记得是一辆粉红色的,颇有些不符合老人身份的电动车。说真的,对于那种吱吱呀呀的自行车,我完全没有什么深刻记忆。我印象中只有这辆粉色电动车,它不仅仅载着我们祖孙二人行驶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也载着我们四处溜达,去大街小巷触碰历史的每一寸肌肤。城市里或著名或陌生的土地上,都留下过轮胎的纹路。这辆小小的电动车在我的印象里,意味着童年、自由和快乐。
稍微长大一点后,我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也是我爷爷送给我的,也是粉红色的。我手脚不算协调,不像有些孩子天生就会骑车,刚开始学的时候,爷爷在后面扶着车座,一路小跑跟着保护我,我觉得这两个轮子的怪物似乎总想和我作对,总想把我甩下去,车把手也不听使唤,像是拥有了扭转乾坤的力道一般。当我的车技稍稍娴熟一点儿时,我便骑着小车在小区里转悠,蹬着蹬着竟有些得意忘形,于是摔了学车以来的第一跤,这一跤就让我吃了大苦——左臂两根骨头断了,还体会到了人生第一次被推进手术室的滋味。从此后,我对车的印象就是驾驭,有力,甚至受伤,这些词让我第一次直面人生的考验。
后来上了初中,上了高中,都是离家很近的学校,周围人买私家车的,同学中自己骑车上学的,都越来越多。可在我们家,依然是爸爸或妈妈骑车接送我。虽然嘴上说着自己该独立了,可当他们把车推过来的时候,我依然会很自然地坐上去。有一次,可能是爸爸妈妈突然有事,我走出校园,竟然一眼看到了在人群中张望我的爷爷,我走上前去,爷爷接过我的书包放到车前的踏板上,然后很自然地拍拍后座示意我坐上去,一如之前十几年很多个放学时刻。这十几年间,爷爷的电动车换了又换,可以说是伴随着我的成长在不断更新。直到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原来一辆小小的电动车,可以带给我如此多的温情。
不无夸张地说,我对汽车是全然没有好感的:汽车在我眼里更像是一个大铁笼,小小的立方里充斥着压迫感,有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沉重。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车只是一个载体,车怎么会驶向沉重呢?真正沉重的其实是我们:时代的变迁,学业的繁重,社会的压力……每一样都将矛头指向我们,我们越来越局促不安,越来越焦躁无力。车与路,往往并道而驰,可是科技在改进车,在使其更快捷更方便的同时,却一个疏忽拉远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车水马龙,行色匆匆,我们本身也是车,在寂寞的城市里昼出夜伏。好在我们的生活又不全是物质的,虽然永远都无法回到木心先生诗中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世界,但当我坐上爷爷的电动车后座的时候,我就忘记了一切不知所终的彷徨,我知道这辆车会带我驶向最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