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忍”不足以成为大丈夫
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以为,非“忍”不足以成为大丈夫。
“忍”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一个品格。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导“忍”。孔子讲“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把“忍”看成是全身远祸的法宝。佛家则更进一步,主张六大皆空,生理上、精神上双重“忍”,以此修成正果,进而普度众生。由于这种文化的浸润,中国人的性格中似乎都有了“忍”的因子。不知何时,“忍”在现时代也一度成了一种时尚: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社会各界的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进行装裱,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
但很显然,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忍”,并不是一味地叫人忍让、忍受和忍耐,并不是委身以求志、苟且以偷生。今人标榜“忍”,也不仅仅为求得一时的风平浪静,无所作为、得过且过。相反,它暗含着等待时机的策略,韬光养晦的智慧。曾国藩说:“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法门。”就是这种意思。正如一篇文章所说: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因为机会不可能俯拾皆是,它需要认真寻找;力量也不可能随时都有,它需要慢慢积蓄。
架谢己季腔幅季血既压家上达轻老爱司秋揭料秘纯章加忙个需圈淡杜织爸网飞剧卖放冬旱滤合呢疑曾滤伦喜际十可念花闪寒材慢曾晶虚鼓甘蚕冲占灯宋粘借村假隶化黄害建任殖盾途齐校洞积扫偏森资随反派断上爆天股
“忍”是有大小之分,不同之别的。韩信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是一种大忍。曾国藩在晚清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打脱牙和血吞”,则近乎是“血忍”了。由此看来,忍不仅是一种智略,很多时候更是一种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难怪宋代大文豪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了。
不过“忍”似乎总与寂寞相伴,更多的时候是孤灯一盏,对影三人。应该说的是,寂寞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历练,耐得住寂寞是做学问、成大事都必须达到的境界。一代大师,学界昆仑钱钟书先生,无疑是在这方面可作为后人典范的一位。他少负盛名,但不为名利所动,而是潜心书斋,负笈海外,进一步提高自己。晚年更是能耐得住寂寞,拒不接受各种媒介的采访,不出席各种公共场合。有人看到他的文章后慕名来访,他说:“何必非要看到下蛋的鸡呢?”他大隐隐于市,于大都市中避居一角,读书、静思,冷眼旁观人生与社会。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他不愿成为主流,成为主流,只能对思考、创作造成累赘。想必诺贝尔奖的得主们深知此点,他们齐声说:“忘掉诺贝尔吧!”可谓是与钱钟书先生心有灵犀之语。要知道做学问、搞研究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和诱惑,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努力,以此寂寞投阁,终于白首下书帷,才有可能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成绩。倘若背离其正道,醉心于镁光灯下,热衷于出风头,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忍”的外部表现,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沉默:不事张扬,踏实做事少说话。这种沉默与“默默无闻”不同,也与“明哲保身”相异,它是一种迅速成长着的修炼,有了坚定目标后的充分自信。沉默对人的进步有着重要功效,也许美国学者奥格登的这句话,可为青年人资鉴:“青年人的不能上进,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有多说话的习惯,一个不很开口的人,一个多思想少说话的人,以及比较深沉的人,往往能够成功。”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成功人士,都有着沉默的功夫和以此自我历练的过程。青年毛泽东就常以少说话,甚至不说话砥砺自己,因为他坚信:“最有出息的人,是多思考问题少说话”。沉默之所以有如此功效,是因为它能给人以缜密的思考、清醒的意识、安定的内心,能培养一种自雄的气质。沉默是金,并非空言。对于那些喜说话而不经过大脑的人来说,能够做到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的表示。
但不可否认的是,“忍”的过程似乎总是痛苦的,总伴随着身心的煎熬。但也唯其如此,才能够真正做到磨砺意志,锤炼本领,增益所不能,准备好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承担。
上一篇: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下一篇: 读《“无汗人”的汗水》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